第一百三十二章 敗機已現 荊北大營 (推書《三國之銀狐》)

類別:曆史軍事 作者:醬油拌曆史 本章:第一百三十二章 敗機已現 荊北大營 (推書《三國之銀狐》)

    吳郡全氏,指的乃是吳郡錢塘全氏。

    全氏在當代有一個傑出的人物,那便是家主全柔長子全琮。

    全琮字子璜,年少時就有仁義傳播,好賑濟災民。

    全琮之父全柔曾使全琮,攜帶數千斛大米到吳縣進行交易。

    等全琮到吳縣後,將他所攜帶的米都散盡,帶著空船回到錢塘。

    全柔對此感到大怒,全琮頓首解釋道:

    “愚以所市非急,而士大夫方有倒縣之患,故便振贍,不及啟報。”

    因此事,當時中州士人避亂江東,投奔全琮有百餘人。

    對這百餘士人,全琮散盡家財,與共有無,遂顯名遠近。

    因為全琮的名聲,孫權任用全琮為奮威校尉,授兵數千人。

    後來全琮討伐山越立下戰功,更是命全琮為偏將軍。

    可以說吳郡全氏與吳郡陸氏,因為各有著全琮與陸遜這兩位傑出代表,所以已經漸漸發展成了,江東中有數的世家豪門了。

    而糜暘給孫權寫的信中內容是什,能夠令孫權感到驚怖呢?

    糜暘在信中羅列了,現今各位江東諸將的生平履曆。

    而其中履曆之詳細,連孫權都感到心驚不已。

    最重要的是,在詳細羅列出了江東諸將的生平事跡,引起孫權的一些疑心後,糜暘在最後留下了這一句話:

    今我軍形勢大盛,且深知你軍上下虛實。

    先前呂蒙、全琮之進獻奪荊之策已不可行,汝何不早退?

    這句話表明了糜暘的目的。

    糜暘有這舉動並不奇怪,當年曹操南征孫權時,孫權也寫過類似的書信給曹操,向他分析利害令其退兵。

    但令孫權感到驚怖的不是糜暘的目的,而是糜暘是如何知道全琮曾經向他獻計過的!

    隨著孫權派呂蒙進攻荊州,孫權認為糜暘猜出呂蒙之前有向他獻計並不難。

    但重點是全琮,職位如陸遜一般在江東一眾將領中不高不低,且戰功都是通過討伐山越而來,最多隻能算顯聞江東。

    往日中這樣的將領在江東中不知凡幾,糜暘為何會注意到他?

    而且,全琮向自己獻計,趁關羽北上之際奪取荊州這事,根本沒幾人知道。

    那時全琮在向孫權上書後,孫權因為與呂蒙早已經商議好偷襲荊州的策略。

    所以為了不走漏消息,他將全琮的此番上書按下不表。

    按常理來說,旁人絕無可能知道此事。

    何況千之外的糜暘。

    孫權並沒有懷疑為糜暘所擒的徐詳,因為不說他現在生死不明,就是全琮上書這事連他也不知道。

    這件事糜暘會知道,很可能是全琮告訴他的。

    想到此,如何不讓孫權感到驚怖!

    江東各大世家互相聯姻,百年交好,早就形成了一個政治聯盟,牽一發而動全身。

    例如這吳郡全氏與陸氏,就是世代交。

    當初全琮押送數千斛糧食到吳縣販賣,要賣給的主要也是陸氏、張氏這幾個交好的世家。

    全琮雖位分與一眾淮泗將領相比不算高,但其乃是出自江東大族,這樣的人,要是通外敵了,那引發的後果是巨大的。

    而且現今全琮的父親全柔,任職桂陽太守。

    要是吳郡全氏真的通外敵了,桂陽若失,則長沙也難保。

    在建業時,因為時有流言傳起,孫權早就覺得江東世家開始不安分了。

    在來公安後,因為糜暘能知道呂蒙病重的消息,這一點已經讓孫權的內心感到不安。

    這足以證明江東大軍中,此刻有內奸。

    現在在糜暘這一封信的誘引下,孫權那心中的疑心就開始如快速生長的藤蔓,瞬間爬滿了他的內心。

    怪不得,本來一切進展的很順利,可是突然的關羽就識破了他的計策,並且當機立斷派糜暘南下守備公安。

    怪不得,呂蒙之前一直鮮有敗績,可自從來到這荊州後,卻連戰連敗,敗師喪將。

    怪不得,之前北伐合肥,建業城中鮮有流言流傳,但如今卻因為伐荊州而流言廣布。

    原來,這一切都是因為他麾下有大臣,與荊州關羽暗通款曲的緣故。

    在疑心大起之下,孫權不禁細細將以往的所有事,按照他的理解給串聯起來。

    最後他在心中得出了一個,他認為最符合事實的結論。

    想到此,孫權心中不禁冷笑連連,他的眼中也流露出了莫大的寒意。

    在孫權心中,他最忌憚的並不是曹操與劉備,而是境內那些生懷異心的江東世家們。

    因為那些江東世家,是可以直接威脅到他的基本盤的。

    孤已經如此信重彼等,彼等還要通外敵。

    當初通曹,今日通劉,真是一群養不熟的白眼狼呀。

    就在孫權將冰冷的目光看向全琮時,正要下令拿下全琮的他,突然意識到了一件事。

    若是全琮真是關羽在江東的內應,那全琮當初為何還要建議他奪取荊州呢?

    且糜暘為何要在信中將此事言明?

    難道他就不怕自己因此對全琮起了疑心,而拔除掉他的這個臂助嗎?

    難道當時全琮是在關羽的授意下,試探自己才向自己上書的?

    難道是糜暘百密一疏,放下了如此錯誤?還是他特意在陷害全琮?

    可是糜暘知道全琮向自己上書一事是事實,難不成另外知曉此事的幾人,才是真正背叛孤的人?

    因為疑心,種種可能在孫權的腦海中閃過。

    但無論是何種可能,現今大軍中必有不少糜賊的奸細!

    孫權這時看向他身後的江東諸將。

    孫權用懷疑、忌憚的目光掃視著身後的江東諸將。

    這時那些江東籍的將領在孫權眼中,就猶如一支支蓄勢待發的冷箭一般,好似就要等到他放鬆之時,紛紛朝著他的心肺狠狠射來。

    這讓孫權一瞬間成了驚弓之鳥。

    而在孫權如鷹般的目光掃過朱桓及全琮幾員戰將後,心中有愧的他們有些躲閃著孫權的目光。

    吳郡朱氏及吳郡全氏,皆是豪富之家,他們也正是當初與糜芳做生意買的最多的幾家。

    這也不能怪他們貪財不顧大義,隻是江東的兵製是私兵製。

    在私兵製之下,雖然他們的士卒都是他們私人所有,都對他們一個人忠心。

    但相應的,他們也要承擔起他們部下士卒的糧草軍械。

    甚至為了保持這些士卒的忠心,他們的家人也要他們贍養。

    而他們與那些受孫權真正寵信的淮泗將領不同。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糜漢》,方便以後閱讀糜漢第一百三十二章 敗機已現 荊北大營 (推書《三國之銀狐》)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糜漢第一百三十二章 敗機已現 荊北大營 (推書《三國之銀狐》)並對糜漢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