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六章 高台受賞 升階封拜

類別:曆史軍事 作者:醬油拌曆史 本章:第一百四十六章 高台受賞 升階封拜

    在劉備發出這道著急的王命之後,劉備身旁的尚書馬良已經快速寫好了劉備的王命。

    一名衛士取了王命後,就趕緊快步而出,朝著城外而去。

    在劉備衛士風馳電掣般離去之後,廳中眾臣都不明白是什樣的大勝,能讓漢中王離座而起,並且讓他這著急召糜暘來江陵。

    劉備見廳中諸臣臉上都帶著疑惑之色,他也知道短短“孫權敗逃”四個字,不足以表達糜暘的大功。

    因此他喚馬良上前,而後他將手中的糜暘戰報交給馬良,令他在眾臣麵前將糜暘戰報中的內容讀出來。

    馬良在不久前剛被劉備從左將軍掾提拔為尚書,作為漢中王國中僅有的五位尚書,馬良的官職與身份不可謂不貴重。

    如今君王離座,尚書讀報,這兩件不同尋常的事,都代表著糜暘此次立下的功勳有多大。

    馬良來到廳中諸臣之首,他從劉備手中接過糜暘的戰報。

    他剛打開看了一眼,臉上就浮現了莫大的驚訝之色。

    馬良的驚訝之色久久無法散去,而後他強壓心神,開始在大廳中當眾朗讀起糜暘的戰報:

    臣糜暘報:建安二十四年十二月二十日夜,臣命平寇校尉關平率部五千,夜襲吳軍北營。

    因吳軍無備,我軍順利趨至北營。

    至北營之後,我軍是用火攻,敵軍不備,得以火燒連營。

    大火蔓延之下,吳軍死傷萬數,哀嚎遍地。

    又吾親率蠻兵,潛行山林,夜入險地,得五溪蠻相助,至公安港口之外。

    我軍行跡隱秘,吳軍不知,我命五溪蠻憑高擊之,吳軍大潰,陣斬敵將宋謙。

    據港之後,為亂敵心,以火焚港。

    大火滔滔,敵舟船器械,水步軍資,一時略盡。

    後臣領蠻兵以騎代步,疾行至吳軍大營與關平合兵。

    因輜重要地被焚,敵軍軍心大潰。

    臣督促諸軍四麵蹙之,吳軍土崩瓦解,又死者數萬。

    鋒刃所及,熾火所焚,前無生寇。

    權因夜遁,割須棄袍,僅以身免,拖一筏渡江。

    吳軍屍骸漂流,塞江而下。

    公安一戰,臣斬蓋、欽、泰以下三萬餘級,其餘赴水溺斃者兩萬餘口,逃匿山林者五萬餘眾,十萬吳軍,幾乎一空。

    焚船六千餘艘,糧草百萬餘石,獲財物山積,不可計數。

    雖未擒權,然權猾虜,仰仗國富,數起賊心。

    今一戰,江東數年積攢,掃地無餘,權之部曲,成鬼行屍。

    公安要害,國之關限,失之非徒損一郡之地,荊州可憂。

    權幹天常,不守窟穴,而敢自送。

    前日守之,乃為國家。

    然久守必失,且城中糧草不足,故主動擊之。

    臣雖不材,奉王上恩德,憑奉威靈,以順討逆,猶如神助。

    今雖立功,誠皆聖王神武遠振,臣討有罪,得效微勤。

    當馬良用抑揚頓挫的語言,一句句朗讀完了戰報中的內容之後,廳中瞬間陷入了鴉雀無聲之中。

    此刻馬良的臉上都是潮紅之色。

    一方麵是糜暘取得的戰果太輝煌了,一方麵是糜暘寫的這封戰報,令人有熱血沸騰之感。

    廳中諸位大臣,盡皆震驚地看著馬良手中的那封戰報。

    廳中諸臣都是見多識廣之人,但麵對超乎意料之外的事時,他們還是難以臉上的震驚之色。

    之前關羽水淹七軍,威震華夏時,他們在得到這個消息後,也是這個表情。

    這時在大廳中,有兩個人臉上浮現著怎也掩飾不住的自豪之色。

    一人是糜芳。

    當群臣紛紛將目光注視到糜芳身上時,他驕傲的抬起了他的頭顱。

    沒錯,我就是糜暘他爹。

    還有一人便是劉備。

    劉備看著廳中眾臣臉上那久久不能平靜的神色,他雖然已經坐回了王座之上,但自豪之色還是顯於臉上。

    這就是吾從小帶在身邊調教的子侄。

    不鳴則已,一鳴驚人。

    現在劉備終於體會到了,當初孝武皇帝在得知霍去病建功之後,為什會那興奮了。

    因為這種從小養成一個名將的成就感,實在是讓一個帝王都無法控製住內心的興奮感。

    而在瞬間的鴉雀無聲之後,大廳中爆發了一陣激烈的討論聲。

    廳中的大臣們紛紛都在探討著,該給糜暘什樣的封賞。

    糜暘這一戰不僅僅是擊退孫權那簡單,那是把江東給打的元氣大傷了。

    此戰之後,江東的國力短時間內會淪落為三家最弱。

    此戰之後,孫權至少五年內無法對荊州起覬覦之心。

    五年的時間,足以改變很多事了。

    在群臣的激烈討論聲之下,許多將軍稱號開始不要錢般的冒出來。

    什鷹揚將軍,戮寇將軍,威遠將軍等等各種雜號開始出現。

    甚至到最後,平吳將軍的稱號成為了大家的共識。

    至於糜暘的年紀問題,已經被廳中眾臣習慣性的忽略了。

    二十歲雖然有點年輕,但當年孫策就是差不多這個年紀,被漢帝使者封為將軍的。

    大不了加個行字。

    廳中諸臣之所以會如此群情高漲,最大的原因是糜暘此戰打出了漢軍的威風,打出了漢軍的驕傲。

    身為大漢臣子的他們,每一個人都與有榮焉。

    最後黃權出來對劉備建言道:“公安一戰,大漲我軍威勢,糜主簿居功至偉,大王應大肆封賞。”

    “曹操此次攻我荊州,仰仗者無非與孫權結盟,引為臂助而已。”

    “今若高調封賞糜主簿,一可揚我軍威風,二可滅曹操誌氣。”

    “孫權已潰敗,他再侵我荊州已然無用。”

    “或許以此可迫曹操退兵。”

    黃權的建議令劉備深為讚同。

    他本來就有大肆封賞糜暘之意。

    現在黃權又給封賞糜暘加上了一重軍事意義,這更讓劉備心急想早日見到糜暘。

    倒不是說現今的劉備怕了曹操,隻是經過漢中一戰後,益州的國力已經有所衰退。

    荊州今年又持續了好幾場大戰,現今正是需要修養的時候。

    劉備現在心情極好,他對著黃權言道:“可。”

    至於如何封賞糜暘,劉備心中已經有了打算。

    ...

    當李嚴領兵到達公安城外之後,他便看到城外焦黑,倒塌的吳軍大營。

    憑借著多年領兵的經驗,他能猜測出,原本城外已成廢墟的大營,是如何廣袤及嚴整。

    但現在在糜暘的一把火之下,全成枯木了。

    而張包三將則是臉上皆是嘖嘖驚歎之色。

    得好好學學,以後行軍紮營時,務必要防備火攻。

    自李嚴率領援軍到達公安已有數日。

    在這數日之中,李嚴因為位分最高,所以接掌了公安主將的身份。

    糜暘並沒有因為立下大功而居功自傲,對於公安主將的虛名,他並不看重。

    【講真,最近一直用野果看書追更,換源切換,朗讀音色多,.yeguoyuedu 安卓蘋果均可。】

    公安並沒有委任縣令,所以李嚴這個公安主將得軍政一把抓。

    而戰後公安城的重建工作,城外數萬吳軍屍體的處理工作,以及春季將到,開春安排農業生產的工作,全都順理成章的落到了李嚴的身上。

    因為政務繁忙,這一陣李嚴幾乎日日熬夜。

    幸虧李嚴政治才能上佳,所以處理這繁雜的政務起來,倒也是條理分明。

    在李嚴的主持之下,公安一切正在朝著正軌而去。

    這幾日,張包幾員小將一直纏著糜暘,讓他講講當夜的所有經過。

    現在張包幾員小將,已經快成為糜暘的迷弟了。

    糜暘不勝其煩,將關平推了出來打發張包幾人。

    麵對著老大哥關平,張包幾人可不敢放肆。

    而在糜暘麵前甘為副將的關平,在張包幾位小輩可是盡顯老大哥威風。

    隻是張包說的一件事,倒是令糜暘頗為上心。

    那便是譙周幾人又開始作妖的事,對於這事,糜暘明確表明了他的態度:“還當治之。”

    就在糜暘與張包幾人在公安城中,吵吵鬧鬧度過一段時間之後,劉備的使者終於來到了公安城中。

    “察糜暘殊有大功,得王命之日起,領有功諸將北上江陵受賞。”

    在得到這個王命之後,糜暘立即開始安排北上的事宜起來。

    而諸事宜之中,本來最重要的莫過於報上公安一戰中的立功將領名單。

    但這件事,糜暘之前已經夾雜在戰報之中了。

    身為公安一戰的主將,在守備公安這數月來,何人該賞,何人該罰,都在他的那份名單之中。

    這是糜暘籠絡人心的絕好時機,也是專屬於他的權力。

    在這件事早已做好的情況,目前最緊要的事,便是押解罪犯俘虜北上一事了。

    其中罪犯便是劉闡,而俘虜的代表卻是呂蒙。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糜漢》,方便以後閱讀糜漢第一百四十六章 高台受賞 升階封拜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糜漢第一百四十六章 高台受賞 升階封拜並對糜漢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