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六章 不法則罪 昭烈之風

類別:曆史軍事 作者:醬油拌曆史 本章:第一百七十六章 不法則罪 昭烈之風

    在等待糜暘歸來的時間之中,在劉備王命之下,上萬漢軍在城外臨時搭建起一個大帳。

    在大帳搭起之後,在各自將校的指揮之下,上萬士卒分布大帳周圍守衛。

    而在城外的百餘公卿大臣,亦被劉備迎入了大帳之中安坐。

    雖已經到春季,但成都城外的天氣依舊寒冷,劉備並不想讓他的大臣們,繼續站在寒風之中。

    隻是在讓諸位大臣進入避寒的大帳之中後,劉備自己卻帶領著諸葛亮來到了大帳外的田野邊上,看著田畝中的百姓勞作。

    許多在田畝中的百姓注意到了劉備與諸葛亮的到來,但他們並不知道這兩人的身份是什,隻知道不遠處被眾多護衛守衛的這兩人,身份一定很不同尋常。

    在意識到這點後,許多百姓紛紛不敢直視劉備與諸葛亮,他們將所有的目光都注視在腳下,專心著忙著自己的事。

    眾多百姓一俯一仰之間,汗水從額頭低落在腳下的田間,這辛勞的一幕落在劉備的眼中,令其的心情變得很好。

    劉備手指下方的百姓對著諸葛亮言道:“中平以來,天下喪亂,孤一直以為,天下之所以會發生動亂,乃是因為民心亂了。”

    “而那些便是民心!”

    劉備的手指指向百姓手中的稻苗,對著諸葛亮言道。

    對於劉備此語,諸葛亮的臉上浮現笑容。

    諸葛亮對著劉備一拜道,“若非有大王,益州今日不會有這番場景。”

    諸葛亮的話讓劉備放聲大笑起來,劉備眼中流露笑意對諸葛亮言道:

    “孔明,縱使孤有匡濟天下之心,但若是沒有孔明的經世之才襄助,孤亦無法取得如今這番功業。”

    在笑完之後,劉備看著眼前勞作的百姓,他好像回想起他的小時候。

    他對著諸葛亮繼續言道:“孤自幼早孤,那時涿郡時常有異族擄掠,母親不敢帶孤外出勞作。

    因此孤從小與母親以織席販履為業,生活十分艱苦。”

    “那時候,孤就想著,要是有田地可以耕作自給自足,那孤就心滿意足了。”

    “後來世事變遷,孤應國家相召,從軍為國家效力,及至今日。”

    “當年的一懵懂孩童,成為了今日的漢中王。”

    說到此,劉備的語氣中充滿了不可置信的語氣。

    哪怕是在說他自己的親身經曆,他也沒想到自己今日會取得這樣的成就。

    在天下三大諸侯中,唯有劉備才算得上少時窮苦之輩。

    曹操雖出身閹豎家庭,但曹家在曹騰開始便是巨富之家,從小衣食不愁。

    孫權雖年幼喪父,但他有個好兄長孫策,在孫策的照顧下,他從小亦沒吃過什苦。

    或者說在當初割據天下的十八路諸侯中,誰的出身會比劉備更窮苦呢?

    “但孤雖然如今貴為漢中王,孩童時的夢想卻依舊沒有忘。”

    “當年之劉備,猶如今日之眼前百姓,所求者不過薄田幾畝而已。”

    “有此,心足安定。民心安定,天下就安定了。”

    “隻不過讓孤不明白的是,如此淺顯的道理,為何有些人就不懂呢?”

    說到此的時候,劉備的笑意已經消失不見,他的臉上已經掛上冷意。

    “當初季玉治益州,妄施德政,以小恩小惠拉攏人心,用美好高位尊寵臣下,導致益州諸豪族紛紛僭越法度,積重難返。

    “孤自入主益州以來,訓章明法、勸善黜惡、儒法並用,多次宣明己心,想的便是益州士族豪族能與孤一起同舟共濟,共同興複漢室。”

    “但人心難測,無論孤如何作為,依然還是有些國之蛀蟲,仰仗名望,做出殘民自肥之事。”

    “荊益兩州雖廣,但國力卻遠遠不如中原、河北二地。”

    “在此情況下,若是再有人損公肥私,耗費國力為己用,那孤是無法與曹操匹敵的。”

    “孔明,你說這些人,該不該殺呢?”

    說到最後,劉備看向諸葛亮。

    麵對著劉備的詢問,諸葛亮給出了他明確的態度。

    “亂法害民,自然當殺。”

    諸葛亮並不是酷吏,他一向反對擅殺,亂殺,但如果對方真的觸犯法律,諸葛亮亦不是心軟之輩。

    見諸葛亮這說之後,劉備從懷中取出一份奏表,交到諸葛亮手中察看。

    諸葛亮在取過劉備手中的奏表後,細細看了起來,而後他的臉上顯露了沉重之色。

    諸葛亮在看完後,眉頭緊蹙,他對著劉備言道:“不曾料到,周仲直清名之輩,竟然會放縱族人如此行惡。”

    劉備聽完諸葛亮的感慨後,輕笑了一聲。

    “以往周氏子弟多有違法亂紀之舉,那時孤隻以為周群有管教不嚴之過,但如今看來,並非如此。”

    “這封奏報乃是益德之前呈報於孤的,孤在得到此奏報後,曾派禦史到當地去探查過。”

    “去年,孤命益德暫不回閬中,而轉向漢興郡駐守,為的便是讓周群以為有機可乘。”

    “果然在益德不在閬中之後,周群所為愈發過分,近乎猖狂。”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

    “如今其種種所為,孤已經無法忍受。”

    劉備說完這句話後,有侍衛來報,說是周群已經被糜暘帶到,現正在大帳之中。

    在得知這個消息後,劉備轉眼看向諸葛亮,對他說道:“走吧,將一些蛀蟲清除,孤才好入城。”

    說完後劉備便帶著諸葛亮回到了大帳之中。

    當劉備回到大帳之中後,他便看到了站在帳中,身上不停散發酒味的周群。

    而大帳中的群臣在看到劉備回來後,紛紛對著劉備行禮。

    在諸臣的行禮之下,劉備越過周群來到大帳中的主座之上。

    在劉備來到王座上坐好後,他伸手虛扶,讓大帳中的群臣紛紛起身。

    在諸臣及周群起身之後,劉備將目光注視在周群之上:“仲直,聽聞你今日染病在身,怎的還飲酒?”

    周群方才在府中喝了不少酒,他身上的酒味在密閉的大帳之中,誰都能清晰的聞到。

    劉備此言一出,大帳內便窸窸窣窣響起了議論聲。

    今日是劉備王駕歸來之日,按禮製,他們身為漢中王的臣子,都應該出城迎接。

    而周群之前曾向諸葛亮稟明他今日染病,不能前來迎接。

    這件事,因為周群的聲望,所以不少臣子是知道的。

    可沒想到的,染病不能外出的周群,卻能在府中飲酒。

    到了這一步,任誰都知道,周群今日假意托病故意不來迎接劉備。

    劉備似在詢問周群,但其實是在直接拆穿周群的真麵目。

    麵對著劉備的詢問,周群默然不語,隻是對著劉備俯拜。

    不辯解,不承認。

    劉備自入主益州以來,雖頒布《蜀科》以嚴法治理益州,但他寬仁下士,對益州士族一向很禮敬。

    他大量擢用原劉章部下文武官員,用人不疑,讓他們人盡其能。

    所以按照劉備以往的作風,他是不會貿然派人帶兵闖進府邸捉拿他的。

    而劉備會有此舉,斷然不會是因為他今日沒來迎接他。

    所以周群想來,劉備是出於其他的原因,才會有此舉。

    在不知道原因之前,周群覺得自己最好便是保持沉默。

    反正就算被劉備知道了他今日是假意稱病不來迎接他,以劉備的仁義,他也不會對他太重處罰的。

    看著麵對自己詢問默然不語的周群,劉備臉上並未浮現慍怒之色。

    而大帳中的眾臣也不理解,為何劉備會突然讓糜暘領兵將周群帶來城外。

    所以帳內的諸位臣子,也都沒有出言斥責周群。

    劉備取出方才給諸葛亮看的那封奏報,他命身旁的侍者將這封奏報送到周群手中。

    當侍者手中拿著奏表來到周群身後,周群起身看向劉備,他見劉備示意他展開看看。

    在劉備的示意之下,周群展開了奏報。

    周群在剛看到上麵的內容之後,他臉上就浮現了驚懼之色。

    張飛給劉備的奏報中記載的不是旁事,正是周群家族在閬中一地的不法之事。

    而在周群臉上浮現驚懼之色後,劉備又取出一封奏報。

    這封奏報乃是禦史上書給劉備的。

    在周群看完張飛的那封奏報之後,劉備命侍者再將這封,禦史通過調查得出的奏報遞給周群。

    周群在看完這封奏報之後,他臉上的驚懼之情愈發濃厚,他的臉上甚至已經出現了冷汗。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糜漢》,方便以後閱讀糜漢第一百七十六章 不法則罪 昭烈之風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糜漢第一百七十六章 不法則罪 昭烈之風並對糜漢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