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六章 九品官人 糜暘北上

類別:曆史軍事 作者:醬油拌曆史 本章:第一百八十六章 九品官人 糜暘北上

    司馬懿看向曹丕,對曹丕問道:“大王可是擔心天下之中,將有許多人會反對大王稱帝?”

    對於司馬懿道出了自己心中的憂慮,曹丕點點頭言道:“當年以先王之威望,都不敢貿然代漢自立。孤剛剛繼承王位,根基未穩,這件事更不能操之過急。”

    聽著曹丕的顧慮,司馬懿自信言道:“大王多慮了。”

    “當年先王未曾稱帝,乃是因為先王雖未有天子之名,然卻有天子之實。”

    建安**時,漢天子冊封曹操為魏公,加九錫、建魏國,定國都於鄴城。

    魏國擁有冀州十郡之地,置丞相、太尉、大將軍等百官。

    建安二十一年四月,漢天子進一步冊封曹操為魏王,邑三萬戶,位在諸侯王上,奏事不稱臣,受詔不拜。

    以天子旒冕、車服、旌旗、禮樂郊祀天地,出入得稱警蹕,宗廟、祖、臘皆如漢製。

    建安二十二年冬十月,漢天子又賜予曹操王冕十有二旒,乘金根車,駕六馬,設五時副車。

    這數年來劉協對曹操的種種賞賜,早已超出諸侯王該有的禮儀規格,那些禮儀都是非天子不能擁有的殊榮。

    甚至早在曹操征討漢中之時,漢天子更賜予了曹操隨意封賞官職,侯爵的權力,曹操的封賞一旦發出,等同天子之命。

    在經曆那些賞賜之後,曹操名義上雖非天子,但實際已經有天子之實。

    魏國名義上雖僅僅隻是一個王國,但從官職、禮製等方麵實質上已經是獨立的一個王朝。

    例如劉備所建立的漢中王國,他王國中將軍最高位分僅僅是四方將軍。

    他想拜於禁為衛將軍,封關羽為荊州牧,都要經過上表漢天子這道名義程序。

    而曹操卻可以直接任命大將軍這種最高軍職,簡直就是將漢家規章製度放在地上踩踏。

    曹操之心,路人皆知,曹操早就做好了篡漢的一切實際性準備。

    因為過往曹操所擁有的種種特權,令曹丕對司馬懿的話微微點頭。

    司馬懿說的是天下人皆知的事實。

    在曹丕點頭之後,司馬懿接著言道:“但大王不同,大王初登王位,沒有先王的蓋世威望。”

    “大王今已經繼承先王的所有權位,自然先王那些屬於天子的殊榮亦將繼承。”

    “先前先王在位時,以先王的威望,他享受天子的所有權利,天下人心中或許有不滿,但亦不敢公然反對。

    但是大王沒有先王的威望,若大王再以王爵享受天子專屬之權力,長久以往,勢必會引起各方不滿,到時大亂將生。”

    “為預防這一點,大王必須要名實相副,既然已經享受天子之權力,不如再建極稱帝,以做到名實一致,徹底穩定天下人心。”

    在說完這點後,司馬懿接著說道:“漢自安帝已來,政去公室,國統數絕,至於今者,唯有名號,尺土一民,皆非漢有,期運久已盡,曆數久已終。

    是以桓、靈之間,有命圖讖者,皆言‘漢行氣盡,黃家當興’。

    今先王克定六州,中原安定,人心思變,早有立新朝之望。

    先王應期,十分天下而有其九,殷勤事漢,群生注望,遐邇怨歎,有周文王之德。

    今大王承基應命,有周武之風,臣愚以為虞、夏不以謙辭,殷、周不吝誅放,畏天知命,無所遲疑也。”

    方才司馬懿先從穩定天下人心的方麵,勸說曹丕稱帝的必要性。

    接著他再訴說曹丕稱帝的可行性。

    司馬懿並不是在大言不慚,目前在曹丕的勢力範圍內,的確有許多人希望改朝換代。

    單單從士人方麵來說,不說司馬懿自身便是出身世家,便是陳群、桓階、華歆、王朗等天下聞名的大名士,之前或多或少都有對曹操有過勸進之舉。

    隻是出於某些原因,沒有公開化而已。

    那些天下聞名的大名士之所以會有勸進之舉,乃是因為在曹操生前,已經斬斷了他們的退路。

    漢高祖於宗廟白馬盟誓,“非劉姓者不得稱王”,這條鐵律被漢室天子守護了數百年。

    就連當初的王莽權傾朝野,在稱帝前亦不敢逾越這一步稱王,隻敢稱為“安漢公。”

    但曹操卻敢於打破這條鐵律,以異姓稱王。

    他的這個舉動早已經讓天下忠於漢室的人痛恨無比,可以說當曹操稱王那一刻起,他曹氏一族就永遠不可能再做漢室的臣子。

    而曹操建立魏公國之後,在數年之間,將本來官籍掛在漢室的臣子,幾乎全部都賜予了魏國的官號,曹操此舉最大的意義便在於逼麾下的大臣站隊。

    一旦臣子掛上魏臣之名,他們對漢室不忠之名就已經無法洗去。

    若是一旦讓漢朝複興,漢天子重掌權柄,對曹氏一族是災難,對那些已經掛上魏臣的大臣來說,亦是所不願意見到的。

    不是沒有人察覺到曹操稱公稱王的真正政治意圖,不是沒有人想維護家族清譽做漢臣,那人叫荀或。

    但荀或後來的結果顯而易見,中原士林之領袖,漢室掌握權柄之實相,最後被逼自殺。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

    在這樣的情況下,對於那些屬於魏臣的士人、大將來說,他們隻能希望魏國能夠代替大漢統治天下。

    唯有這樣,他們將來才不會被清算,唯有這樣他們才不是漢室逆臣,而是輔左聖君建立新朝的開國之臣。

    這便是曹操威逼漢天子讓他魏國亦有三公九卿,亦有大將軍等官職的原因,這便是曹操所用強權威逼出的“人心所向。”

    在司馬懿這說之後,曹丕的臉上已經浮現考慮之色。

    身為魏國太子多年,對於如今魏國上下的人心如何,曹丕了解的不比司馬懿少。

    看著曹丕臉上的考慮之色,司馬懿最後對著曹丕言道:“長文在近幾日,有一新選拔官員之法想獻於大王,有此法在,大王稱帝之舉將再無阻礙。”

    聽到司馬懿這說,曹丕瞬間對司馬懿口中的新選官之法來了莫大的興趣。

    他連忙問道:“是何選官之法?”

    在曹丕充滿期待的目光之下,司馬懿緩緩說出了那五個字:“九品官人法。”

    在說完新選官之法的名稱之後,司馬懿便向曹丕詳細解釋了這九品官人法的內容。

    隨著司馬懿的步步敘說,曹丕的眼神越來越亮。

    曹丕的政治智慧是不差的,當他逐漸了解這九品官人法的內容之後,他便敏銳的發覺到這種新的選官之法,有利於為他選拔大批的人才。

    最重要的是,一旦此選官之法公布出去,他必然得到天下世家大族的積極擁戴!

    【話說,目前朗讀聽書最好用的app,野果,.yeguoyuedu 安裝**。】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糜漢》,方便以後閱讀糜漢第一百八十六章 九品官人 糜暘北上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糜漢第一百八十六章 九品官人 糜暘北上並對糜漢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