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五章 益德急智 群情激湧

類別:曆史軍事 作者:醬油拌曆史 本章:第二百七十五章 益德急智 群情激湧

    張遼大軍的動向一直都在漢軍探子的監測之中,所以當張遼大軍在偃城安好營帳後,漢軍大營中的關羽便得知了這個消息。

    當得知張遼的大軍已經到來後,在大帳中的關羽馬上看向張飛。

    而見關羽的目光朝他看來,張飛會意的大笑一聲,而後便提著長矛領著數千漢軍走出漢軍大營,快速的朝著偃城而來。

    因為這場仗是關羽堅持要打的,加上劉備十分相信關羽的能力,所以盡管劉備的禦旗還插在漢軍大營中,但是劉備在數日前就已經回到襄陽。

    劉備將近六萬漢軍的指揮權,全權交到關羽的手中。

    而劉備回到襄陽,還有著另一層原因。

    張飛率領的漢軍,隻有五千之數,而且絕大部分是步卒。

    縱算張飛是萬人敵,他也不可能靠五千漢軍,就擊破張遼的大營。

    所以張飛率領五千漢軍來到張遼的大營之前,目的隻有一個,那便是引誘張遼的大軍出營。

    【講真,最近一直用換源app看書追更,換源切換,朗讀音色多,.huanyuanapp 安卓蘋果均可。】

    這樣的任務,張飛在以往做過不少,而且成功率一直都很高。

    當張飛率軍來到張遼的大營前後,他的到來很快被魏軍的斥候報給大營中的張遼等魏將。

    而張飛的到來,亦將在議事的魏軍諸將的注意力都吸引到他身上。

    畢竟張飛來就來了,他還特地在大營外,讓五千漢軍一起叫喚著要張遼出來送死。

    能被張飛所看中的漢軍,別的本事不一定有,但是嗓門定然是不小的。

    因為背後就是偃城,所以張遼將主帳特地安在偃城的外圍。

    他想的是若漢軍突然襲營,他可以更快速的做出反應,這是他身為當世名將的自信與底氣。

    但就是他的這層自信與底氣,在碰上五千嗓門不小的漢軍之後,有些事就變得很順其自然起來。

    例如在離營外漢軍不遠的主帳中,魏軍諸將可以對營外的陣陣漢軍罵戰聲聽得頗為清楚。

    “張遼小兒,速速出來領死!”

    “什召虎,隻不過是一插標賣首之人而已!”

    “張氏假子,竟如此膽小乎?”

    ...

    一句句不堪入耳的話,在傳遍魏軍的主帳的後,瞬間讓所有人的臉色黑了下來。

    而其中作為被漢軍主要辱罵對象的張遼,無疑他的臉色最為難看。

    當世與後世不同,在以孝治天下的當世,罵人時很少會辱及父母的。

    雖然辱及別人父母是殺傷力最大的一種方式,但是有些觀念已然深入當世人的心中,很多人是不會輕易拿人的父母作為辱罵對象的。

    盡管身處亂世,但當世人的道德還未完全崩壞。

    但這不代表當世人罵人沒有其他,可以與辱罵父母有同等殺傷力的罵人方式。

    例如攻擊一個人的名聲。

    許多在後世人看來根本不會引人大怒的激將法,在古代往往有著奇效,最根本原因在於古代與現代人的觀念不同。

    三國時期,人是很看重名聲的,甚至在許多人眼中,名聲便是他們的生命。

    由張飛所主導的這句句辱罵聲,表麵上看不痛不癢,但是實則每句都化作一把利刃,往張遼的臉麵狠狠戳去。

    這種羞辱在曹魏諸位大臣中,估計隻有賈詡等寥寥幾人才能忍受,反正一向性情剛烈的張遼肯定不在那幾人中。

    而張遼是一軍主將,主將的臉麵被辱,那等於是全軍受辱,所以這時大帳中的其他魏將臉上也都變得十分難看。

    有些性情急躁的將領,已然出來對張遼請戰。

    能跟隨張遼遠征的大多都是宿將,張飛這明擺著就是激將法,眾人不會不知道。

    但在古代激將法往往能成功,一個是古人愛臉麵,另一個便是激將的人,都會適當放出些許破綻出來引誘敵人。

    在大帳中的魏軍諸將看來,縱算張飛是在用激將法誘敵又如何,畢竟他目前所率領的隻有五千漢軍,而己方的兵力是他的數倍。

    再加上偃城周圍並無密林可以隱藏大軍,所以有些魏將才會如此義憤填膺的請戰。

    隻是在聽到部分大將的請戰之後,雖然張遼的內心中也很憤怒,但是他還是克製住自己的情緒。

    若說他這時隻是一員將率,那他的請戰情緒隻會更高漲。

    但現在他是一名統帥,他的一切決策攸關著麾下三萬大軍的生死,所以他就不能衝動。

    更何況還有著張合與徐晃的例子擺在那,血淋淋的例子這更讓張遼心中多了一層清醒。

    誠然張遼的過往戰例大多是奮勇當先,才能屢立奇功。

    但世人隻見到張遼在大戰中的悍不畏死,卻忽略了他每次在悍不畏死之前,都會經過精密的謀劃。

    隻有在張遼覺得有可乘之機時,他這隻老虎才會毫不猶豫的亮出他的獠牙。

    所以麵對著諸將的請戰,張遼卻選擇斥退諸將。

    甚至為了眼不見心不煩,他連出營見張飛的心情都沒有。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麵更精彩!

    在張遼選擇對張飛的罵陣視而不見後,護軍杜襲亦對他的這種做法公開表示支持。

    因為杜襲一定程度上代表著曹丕,再加上張遼的威望很深重,所以請戰的魏軍諸將就漸漸息了請戰之心。

    一眾魏將在有意的克製之下,都對營外傳來的陣陣辱罵聲,當做聽不到一般。

    他們在張遼的主持下又開始進行議事。

    大軍剛剛到達,還有許多要事需要商議。

    隻是樹欲靜而風不止,魏軍大營外的張飛,見他身後的三千兒郎辱罵許久,眼前的魏軍大營還像一個烏龜殼一般不打開。

    他提著手中的長槍,駕著胯下的戰馬在魏軍大營前徘回了兩圈,歪著一顆豹頭不知在想著什。

    但就在不久後,一向有急智的張飛就又想出一個妙招。

    類似的妙招,他曾經對張合用過。

    當初他率領一萬大軍奇襲宕渠,一開始守衛宕渠的張合也是不敢大意。

    但在他用出這個妙招後,再穩重的張合也氣到暴跳如雷出來主動攻擊他。

    計不怕老,懂得靈活運用即可。

    因為張飛心中已然有新的計策產生,所以他便令身後的五千漢軍兒郎先暫時停止辱罵,隨後他命人回轉大營去尋找幾位伶優前來。

    伶優便是古代的戲子。

    因為古代的娛樂活動十分貴乏,所以許多達官貴人身邊就有養著伶優用來排憂解乏。

    甚至在一般的鼓吹儀仗隊中,便有著兼職伶優的人存在。

    前幾日劉備在離開大營時,劉備聽從關羽的建議,將一切能證明他身份的東西都留在了漢軍大營中。

    劉備是天子,他身邊是跟著一支鼓吹隊伍的,現在那支鼓吹隊伍正在漢軍大營中。

    而在張飛等著伶優到來的時間內,大帳中的魏將聽到了營外的辱罵聲已然停止。

    這一幕讓大帳中諸人心中都長出了一口氣。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糜漢》,方便以後閱讀糜漢第二百七十五章 益德急智 群情激湧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糜漢第二百七十五章 益德急智 群情激湧並對糜漢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