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章 第二戰場 以身為餌

類別:曆史軍事 作者:醬油拌曆史 本章:第二百九十章 第二戰場 以身為餌

    “凡戰者,以正合,以奇勝。”

    這是華夏兵聖孫武提出的一個重要作戰理念。

    雖然這個作戰理念是孫武在春秋時期提出的,但是這種思想是很先進的。

    這個作戰理想的具體解釋是:當大軍雙方交戰進入焦灼狀態時,領兵將領應該在恰當的時機投入機動部隊。

    而這一點若做的好了,那將領後續投入的機動部隊,就會成為獲勝的關鍵。

    孫武這句話中的奇兵,準確來說指的應當是大軍的機動兵力或者預備兵力。

    所以孫武才會在說完這句話後,緊接著說道:“故善出奇者,無窮如天地,不竭如江海。”

    至於許多人將這句話理解為,大軍的主將應該學會出奇製勝,其實也不算謬誤。

    因為善用機動兵力,本來就是一種靈活多變的戰術。

    甚至可以說是古代行軍打仗之中,最為重要的一種戰術。

    隻是孫武所說的這看似簡單的短短九個字,卻成為了華夏數千年以來,無數將領成為名將的一個看似不可逾越的門檻。

    什時機適合投入己方的機動兵力,一次投入多少機動兵力,該動用哪部分的機動兵力,主將一旦要動用奇兵無疑都要考慮這三方麵的問題。

    而這三方麵的問題,則往往是牽一發而動全身的事。

    若有一點決斷錯誤,那都有可能頃刻間引起大軍的慌亂乃至於潰敗。

    這種後果無疑是很嚴重的,一將無能,累死三軍說的就是這種情況。

    正因為後果十分嚴重,所以每當一方主將要動用奇兵時,都會有著很大的心理壓力。

    數萬人的生死,隻在他的一念之間。

    最重要的是,要想不出差錯的動用奇兵,十分考驗將領對戰場局勢的判斷力及他臨機應變的能力。

    而這種能力除去一些天賦異稟之輩之外,大多數將領隻能靠著多年的從軍經曆慢慢培養。

    漢軍主將關羽,正是那大多數將領中的一員。

    關羽自從軍以來,最早是以個人勇武聞名天下,而對於指揮大軍作戰,一開始他並不擅長。

    正因為關羽一開始不是如韓信那般天賦卓絕之輩,所以早期他並不乏被人擊敗的戰例。

    關羽的開始與絕大多數人一樣,但劉關張三兄弟皆是心誌卓絕之輩,堅定的心誌讓關羽十分的好學。

    在一次次的失敗中,關羽不斷的吸取經驗並且不斷的成長著,及至現在的關羽,已然可以打出威震華夏那般令人驚豔的優秀戰例。

    現在的關羽,幾乎就在瞬息之間判斷出當今的雙方作戰局勢。

    而在明了當今的局勢對漢軍有著不利後,關羽命身旁的門下督廖化揮舞起了令旗。

    目前已經展開交戰的漢魏大軍,都隻是彼此的前軍而已,雙方各自還有著數萬預備兵力未曾進入戰場。

    而接下來雙方的奇兵,都將從這數萬大軍中產生。

    當廖化高高揮舞起手中的令旗之後,漢軍的大陣中頓時響起一陣陣高昂雄渾的鼓聲。

    高昂雄渾的鼓聲配合上井然有序的令旗指揮,讓未交戰的漢軍都明白了關羽的意圖。

    而當關羽的指令傳到以糜暘為主將的漢軍後軍時,糜暘的眼神踴躍出升騰的戰意。

    麵對漢軍前軍因為兵器不利,漸漸陷入不利的作戰局勢時,關羽並沒有令他的中軍出擊。

    他反而命令本來掩護大軍側翼的後軍出擊。

    關羽下達這個命令,是有著多重考慮的。

    雖然雙方的大軍還未全部交戰,但是在這廣袤的平原之外,雙方大軍的身形都被雙方的將領看的清清楚楚。

    在觀察之下,關羽知道魏軍中的騎軍目前隻有許褚所率領的三千輕騎軍。

    而那三千輕騎軍在兩軍短兵相接之時,發揮的作用已經不大。

    之前關羽特地讓糜暘領軍保護大軍側翼,為的便是防止曹丕從關中或者河北調來大量鐵騎。

    現在看來在他的計策之下,他的這點擔憂並沒有成真。

    在目前的戰局之中,漢軍側翼的安危是無須太過擔憂的。

    既然如此,糜暘所率領的後軍,便是目前關羽手中最重要的一支機動兵力。

    至於他自己親率的中軍,既是中軍,那不到大戰的最後關頭,當然是不能輕易動用的。

    隻是盡管如此,但是用兵向來周到的關羽還是隻下令糜暘的大軍出動一萬支援前軍。

    雖然關羽心中有想著保護糜暘,但關羽不是因私廢公之人,況且保護糜暘也是在漢軍大敗的情況下。

    現在雙方大軍激戰正酣,勝負尚未明朗,正是漢軍中的每一人拋頭顱、灑熱血的時候。

    在明了關羽的命令之後,糜暘決意率領他所帶來的一萬益北大軍前去支援張飛。

    關羽的命令並沒有點名讓糜暘親自領軍支援,在這種情況下,糜暘本可以指派一員大將領軍前往。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下載 huanyuanapp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麵更精彩!

    隻是糜暘雖然因為經驗的受限,無法敏銳地如關羽那般對漢軍前軍的作戰態勢,做出精準的判斷。

    但是他知道當關羽比敵方先動用機動兵力之時,那自然是己方開始陷入劣勢的時候。

    而在這種時候,他所派出的一萬漢軍,便起到扭轉當前戰場局勢的作用。

    在這種情況下,糜暘必須親自上陣。

    他知道自己不是如關張那般的萬人敵,但他現在所率領前往的一萬大軍,是他在上庸城外一手操練的嫡係大軍。

    糜暘的恩威,早已經深深根植在這一萬大軍心中。

    隻要有他在這一萬大軍陣中,那這一萬大軍就能夠發揮出自身最強的戰鬥力。

    在快速的整軍過後,糜暘令副將張嶷掌管留下的一萬大軍,他自己則親率著另一萬大軍朝著前方的戰場快速而去。

    而當糜暘的大軍動起來之時,這上萬大軍的舉動很快就被張遼所察覺。

    看到漢軍後方的大軍中,有一支大約萬人的大軍,開始緩緩朝著前方行進,張遼本來並無多少意外。

    他與關羽一樣都是擅長指揮大軍作戰的宿將,漢軍的這種反應早在他的預料之中。

    隻是當看到那一萬漢軍軍陣中,打的是糜暘的旗幟之後,張遼及其他魏軍諸將臉上都浮現出忌憚的神色。

    公安、西城、兩場大戰,令當世兩大名將飲恨去世。

    當曹仁這樣在魏軍中有著莫大聲望的大將死在糜暘手中時,這讓魏軍諸將對糜暘心中的忌憚,都快形成一種本能的反應了。

    不久之後,在得知是糜暘親自領軍支援後,臉帶忌憚的朱鑠馬上就駕馬來到張遼身旁,對著他言道:

    “此賊不死,陛下不安,社稷不寧。”

    朱鑠身為曹丕的心腹大臣兼知己好友,他短短八個字道出了曹丕心中對糜暘的忌憚甚至於仇恨。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糜漢》,方便以後閱讀糜漢第二百九十章 第二戰場 以身為餌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糜漢第二百九十章 第二戰場 以身為餌並對糜漢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