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三章 利劍在手 可創生機

類別:曆史軍事 作者:醬油拌曆史 本章:第三百六十三章 利劍在手 可創生機

    時光荏冉,春夏的季節在不知不覺間已然過去。

    仔細算一下時間,糜暘入主南鄭已經過去了五個月。

    現在正是章武二年八月的時月。

    隻是雖然整個梁州已經進入秋天,但是據當地的許多官吏所說,今年的秋天與往年相比一點都不涼爽。

    至少在日間時,他們還是感覺天氣如夏季一般酷熱。

    或許是因為今年糜暘在南鄭的緣故?

    天象有異容易引申到人的身上,這是古代的一種傳統了。

    或許那些當地官吏以為他們私下的一些揣測不會傳到糜暘的耳中,隻是他們卻忘記了現今的梁州可是有著司聞曹這個機構。

    司聞曹雖獨立於州府的任何官署之外,直接受糜暘的指揮。

    隻是要想司聞曹發揮最大的效用,那司聞曹就又要一定程度上融入梁州的政治生態中。

    當世的官員大多還沒有經曆過白色恐怖,甚至漢代的風氣是很開放的,並不會阻止官員將內心中的想法說出來。

    在這種情況下,司聞曹的屬吏,也皆是州朝的官員,而官員之間私下聚會起來,又有什話能瞞得住呢?

    再加上司聞曹除去這點特征之外,為了讓司聞曹能盡快的發揮效用,糜暘對王洪可謂是十分大方的。

    隻要是有利於司聞曹發展的事,王洪要人要人,要錢給人。

    人為財死鳥為食亡。

    金錢開路,細作密布,這是發展情報工作最有效的辦法。

    在糜暘的大力支持下,雖然司聞曹在梁州設立尚未半年,觸角還未遍及到梁州各處。

    但至少在南鄭城中,基本上很難有事再瞞得住糜暘的。

    就如現在糜暘正在手捧著一份帛書,細細看著其中的內容。

    當糜暘在看著帛書中的內容時,整個偌大的大殿中,卻隻有身穿黑色深衣的王洪靜靜地站在他身前。

    今日是他這個司聞曹長史,向州牧糜暘匯報這一段時間工作的日子。

    王洪雖靜立在糜暘的身前,但是他的目光卻一直聚焦在糜暘的臉上。

    他希望從糜暘的臉上看出一些高興的神色。

    之前在糜暘攻打武當縣時,擔任上庸縣令的王洪就經常借著匯報公務的理由,前往武當拜見糜暘。

    他當初這做的理由隻有一個:那便是怕被糜暘遺忘。

    畢竟隨著糜暘的地位越來越高,現在他麾下的良才越來越多,單單論能力的話,王洪自認自己隻有中人之資。

    在這種情況下,王洪覺得若是他不再主動點的話,他很快就會被無形中排擠出糜暘的核心班底圈子。

    這是出身世家的王洪,最不願意看到的事。

    可是以往盡管他經常找機會麵見糜暘,但是在自身能力不足的情況下,他所擔心的事情還是漸漸在發生著。

    王洪知道糜暘是念著舊情,所以還讓他擔著上庸縣令一職。

    隻是舊情總有用盡的那一日。

    就在王洪為此深深擔憂的時候,他突然之間接到了糜暘的召喚。

    在被糜暘委任為司聞曹長史之後,王洪一方麵十分感激糜暘沒有忘記他。

    另一方麵他也知道自己既然成為司聞曹長史,那就勢必要做出一番成績。

    不然的話,他現在好不容易得到的一切,隨時都可能失去。

    在這種心態之下,王洪幾乎是每隔數日都會向糜暘匯報一次他收集到的情報。

    哪怕有許多都是捕風捉影之事。

    今日王洪主要向糜暘匯報的便是最近在南鄭城中流傳的,有一些官員以天象私下非議糜暘之事。

    糜暘手中拿的,正是那些官員的名單。

    細心的王洪在那份帛書中,在每一位參與此事官員的名字背後,都備注了他們是在何時何地參與此事的。

    將近半年的時間,足夠讓王洪的辦事能力越發熟練。

    王洪本來以為糜暘在看到他獻上的名單後,會有些高興。

    可是讓王洪沒想到的是,從他獻上名單到糜暘手中之後,糜暘的臉色始終都很平靜。

    糜暘平靜的臉色,沒來由地讓王洪感到一股無形的壓力。

    在王洪心中有些忐忑的時候,糜暘終於看完了手中的帛書內容。

    糜暘看完之後,他便將手中的帛書放在身前的燭火上點燃,然後扔置至一旁的銅輿之中。

    帛書在火焰的點燃下,很快就開始燃燒起來。

    深藍的火焰跳躍在糜暘的眼中,讓王洪更加看不透他的這位恩主在想什。

    等帛書在銅輿中燃燒殆盡後,糜暘方才開口說道:“防民之口甚於防川,宜疏不宜堵,些許怨言而已,有什大驚小怪的?”

    糜暘澹然的語氣,讓王洪心中咯一下。

    往日身為糜暘好友的他,聽出了糜暘語氣中的不喜。

    而糜暘的話語,也解釋了他為何不喜。

    誠然糜暘設立司聞曹的初衷,是想司聞曹充當他的耳目。

    隻是他的本心是想維護梁州的穩定。

    他不想被人蒙蔽而讓梁州陷入危機之中,絕不是要搞什白色政治。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

    在這種本心之下,糜暘覺得王洪有些小題大做了。

    自他入主梁州以後所做的種種事,的確是會觸及到很多人的利益。

    而那些人明麵上沒辦法反對他,肯定背地會發發牢騷。

    這種人在梁州是很多的。

    縱算是諸葛亮那種一心為公的聖臣,他執政時期都會受到不少非議,何況糜暘呢?

    對於這些非議,糜暘是抱著與諸葛亮一樣的態度的。

    隻要這些非議不會影響大局,那他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相忍為國。

    今日他所做的一切,將來史書自有公論。

    王洪在聽完糜暘的話後,立馬躬身對著一拜,語氣恭謹地說道:“牧伯所言甚是,以後臣會注意這一點。”

    王洪如此說,糜暘的臉色也緩和了些。

    糜暘問王洪道:“軍謀司籌備的如何了?”

    王洪見糜暘問起這件事,他並沒有馬上回答,他在腦中仔細思考過後,方才謹慎地開口言道:

    “軍謀司之司尉臣心中已有所人選。

    隻是軍謀司的設立相比於靖安司更為繁瑣,所以可能還需一段時間。”

    王洪的回答算不上讓糜暘滿意,但也還能讓糜暘理解接受。

    王洪口中的軍謀司與靖安司,乃是屬於司聞曹的兩個部門。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糜漢》,方便以後閱讀糜漢第三百六十三章 利劍在手 可創生機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糜漢第三百六十三章 利劍在手 可創生機並對糜漢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