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七章 滿殿皆驚 帝王舉劍

類別:曆史軍事 作者:醬油拌曆史 本章:第三百八十七章 滿殿皆驚 帝王舉劍

    在大殿中正在激烈辯論的時候,糜芳卻在一處偏殿中焦急的來回踱步。

    在今日一早起來梳洗之後,糜芳本來想馬上出發。

    盡管他沒有糜竺的口才,但他卻比糜竺臉皮厚。

    糜芳都想好了,要是在大朝會上有人攻擊他的兒子,那他就胡亂攀咬,徹底將今日大朝會的這潭水給攪渾。

    這也是以糜芳的智慧,能想出來的最好的辦法了。

    就是之前糜芳在荊州時都將做生意的重心放在江東,否則的話糜芳不介意來個故技重施。

    隻是在糜芳抱著“視死如歸”的心態要離府之時,他卻收到了糜竺的召喚。

    在糜竺的召喚下,糜芳立即就前去拜會他。

    拜會糜竺之時,糜芳見糜竺竟然也已經梳洗完畢,穿上朝服。

    糜竺的身體糜芳是知道的,所以糜芳情急之下就要詢問內中緣故。

    不過糜竺並沒有給糜芳這個機會,他隻是讓糜芳先行一步,憑借他的印信押運些東西到皇宮中。

    並且糜竺還特地囑咐,當他派人來時,糜芳就要立即帶著這些東西上殿。

    盡管隨著糜竺的種種吩咐,糜芳心中的疑慮更深。

    但是糜竺的吩咐,糜芳還是不敢違抗的。

    於是便有了如今偏殿中的這一幕。

    糜芳看著偏殿中被他放置在一旁的幾個上鎖的大箱子,他眼神中的疑惑之色越來越深。

    能被糜竺如此看重,視為可以為糜暘翻盤的物件,肯定是關係重大之物。

    隻是那箱子中裝的到底是什呢?

    一方麵擔憂大殿上的情勢,一方麵內心中又有著許多的疑惑,這讓糜芳整個人都顯得坐立不安。

    就在糜芳心中的不安的情緒越來越深重的時候,一位著急趕來的小黃門衝進了這處偏殿之中。

    在這位小黃門衝進來看到糜芳的那一那,他口中立馬發出一句帶著氣喘的話語:

    “太仆,陛下召你入殿。”

    當聽到這句話後,糜芳整個人瞬間停住了踱步。

    他先看了看那位著急趕來的小黃門,又看了眼角落的那幾個箱子,一句更為急躁的話語從他的口中發出:

    “來人,來人,快將這些箱子抬上殿!”

    ...

    大殿中,兩派大臣的辯論依然在激烈的進行著。

    庭辨對於任何大臣來說,都不是一件輕鬆的事,要想不貽笑大方,激烈的庭辨勢必要耗費許多心神。

    對於文臣來說,庭辨就是專屬於他們的戰役。

    一言可斷人生死,這便是當世庭辨的重要性與凶險。

    以糜竺的口才與閱曆,他是不懼怕任何形式的庭辨的。

    但是在激烈的庭辨之下,他本來就靠藥物勉強維持的心神,更是在快速的消耗著。

    這讓糜竺顯得越來越力不從心起來。

    一些細密的冷汗開始在糜竺的額頭浮現,而且正在變得越來越多。

    他原本挺立的身形,也在漸漸變得不穩起來。

    糜竺這時感覺到很疲憊,他的眼皮正變得越來越沉重。

    隻是糜竺知道,無論是為了大漢,還是為了糜暘,他現在都不能倒下。

    幸虧早在剛才的時候,他就建言劉備派人去召喚糜芳。

    想來糜芳也快到了吧。

    就在糜竺腦海中的這個想法浮現的不久之後,在大殿之外立馬響起了謁者的高昂讚拜聲:

    “太仆糜芳奉詔求見。”

    當謁者的高昂讚拜聲傳入大殿中時,本來還在激辯的大殿內正在慢慢變得沉寂起來。

    眾人都知道,糜芳是方才糜竺建言劉備召來的。

    糜竺在正在庭辯的時候突然有這種請求,本就容易引人遐思。

    眾人可不會以為,糜竺是想召來糜芳給他自己壯膽。

    糜竺突然有這請求,必定有著更深層次的原因。

    正因為知道這一點,由於無法判斷出糜竺所準備的後手是什,所以無論是懷抱著怎樣的態度的大臣,都不約而同地停止了口中的口若懸河。

    這時候靜觀其變,對於在場的任何人來說都是最合適的。

    而劉備在聽到糜芳到來後,他也用若有所思的目光看向糜竺。

    他感覺到今日的糜竺,似乎是要做一件了不得的大事。

    隻是出於對糜芳的信任,劉備也沒有多想。

    “準。”

    威嚴的允準聲從劉備的禦座上傳遍整座大殿,在這聲允準聲之下,糜芳便一路趨行的從殿外進入。

    在糜芳趨入的時候,他背後還跟著一些虎賁抬著幾個木箱隨他一起進入。

    這反常的一幕,立即引起了在場所有人的注意。

    眾人都不知道糜竺的葫蘆到底賣的什藥,隻是看著那些上鎖的木箱,一眾益州大臣內心中就隱隱有著不安浮現。

    世人皆知糜氏兄弟豪富,但糜氏兄弟總不可能公然抬著一箱箱金銀珠寶來賄賂他們吧。

    而糜竺在看到糜芳身後的那幾個箱子時,他越來越蒼白的臉上浮現一些喜色。

    看著那些箱子,糜竺的腦海回想起了當初糜暘在離開成都前,對他講述的一件事。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麵更精彩!

    本來講究凡事留一線的糜竺,覺得他可能一輩子都不會有動用到這個秘密的時候。

    但是既然人家都圖窮匕見了,那他也不是好欺負的。

    糜竺示意糜芳讓身後的虎賁將箱子就地放下,然後他深吸一口氣,用著身體中為數不多的力氣看向益州大臣中的中堅人物譙瑜問道:

    “譙中書方才所言左將軍之新政,引起各地的人心浮動。

    甚至還引得南中諸異族覺得有機可乘,從而認為不可施行新政,是否?”

    聽到糜竺這問,譙瑜的臉色瞬間黑了下來。

    好熟悉的問話套路,剛才糜竺對劉巴就是這問詢的。

    結果在劉巴應承之後,得到的下場卻是不忍直視的。

    因此當現在糜竺如此問譙瑜之後,譙瑜的心中難免會浮現疑慮。

    隻是剛才劉巴同樣麵臨的問題,譙瑜現在也正在經曆著。

    這是庭辨,每位大臣所說的每句話都攸關個人榮辱,大庭廣眾之下,又豈能推翻自己剛才所說的話?

    況且在糜竺的抗辯之下,許多益州大臣的觀點基本都被駁倒。

    唯有這一點以事實而發出的看法,就算糜竺及眾多支持糜暘的大臣的口才再好,也未曾輕易駁倒過。

    可以說以目前的情勢來說,這一點論據是眾多益州大臣現在,唯一能阻止糜暘新政的可能了。

    在這樣的情況下,譙瑜又豈會輕易放棄這一點呢?

    所以在糜竺的問詢之下,哪怕心中再不情願,譙瑜還是點頭應是。

    而在譙瑜點頭之後,糜竺臉上的笑意更甚。

    欲先取之,必先予之。

    之前陛下與丞相予的夠多了,現在是他取的時候了。

    在心中的這個想法浮現之後,糜竺馬上轉身對著劉備一拜道:

    “臣有證據可以證明,南中之騷亂,及各地之動亂,與左將軍之新政無絲毫關係,乃是有些心懷不軌之大臣暗中操縱所致。”

    當糜竺的這句話說出來後,不說譙瑜等益州大臣感到大驚失色,就連劉備與諸葛亮也立馬用驚訝的目光看向糜竺。

    益州眾大臣大驚失色是因為,糜竺道出了他們內心最深的隱秘。

    劉備與諸葛亮感到驚訝是因為,他們了解糜竺的為人,糜竺手上若沒有鐵證在手,是不可能在大朝會上說出這樣的話的。

    而若是糜竺有這樣的鐵證在手的話,那無疑他們今天要辦的事就簡單了許多,甚至所能帶來的壞影響也會被降到最低。

    劉備不顧益州眾大臣驚慌失色的神情,他的眼神中流露出期待之色,看向糜竺言道:“糜君所言可是屬實?”

    劉備雖是問話的語氣,但他的眼神一直不停地在糜竺與那些箱子上流轉。

    很明顯,他是看出什了。

    不過在劉備的問話之下,感到驚慌的譙瑜也稍微恢複了一些冷靜。

    誠然糜竺的話確實嚇了他一大跳,隻是對於如此嚴重的指控,糜竺勢必要拿出鐵證來。

    盡管譙瑜也知道那些箱子裝的東西很可疑,但譙瑜自問自劉備入主益州之後,他及一眾益州世家都十分小心謹慎。

    在這樣的情況下,糜竺要想在短短數年時間收集到所謂的鐵證,那根本是難如登天的事。

    糜竺有可能是在詐他們。

    反正沒有看到鐵證之前,譙瑜都不能輕易的被糜竺所嚇到。

    在這樣的思量之下,譙瑜在眾多益州大臣的目光矚目下,硬著頭皮問糜竺道: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糜漢》,方便以後閱讀糜漢第三百八十七章 滿殿皆驚 帝王舉劍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糜漢第三百八十七章 滿殿皆驚 帝王舉劍並對糜漢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