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一章 內撫生民 外討不臣

類別:曆史軍事 作者:醬油拌曆史 本章:第四百零一章 內撫生民 外討不臣

    長安作為當世與洛陽齊名的兩大古都,它的規模是十分大的。

    鼎盛時期的長安城,有12座城門及8條主要街道,其中最長的街道長達數千米。

    盡管後來長安城久經戰亂,許多建築都遭受到破壞,但它的基本格局並未受到改變。

    在當世的長安城中,宮殿、貴族宅第、官署等建築占據全城麵積的三分之二,而它們都大多集中在長安城的中部與南部。

    至於長安城中的市場,則全部集中在城內的西北方向。

    由於長安城往來的商人過多,故而時至今日,長安城的西北角足有九座占地甚廣的市場,時人稱之為“長安九市”。

    長安九市的設立,代表著長安商貿行業的發達,也代表著當權者對商業活動的管製。

    而這層管製,卻從另一方麵讓華安收集情報的舉動更為便利。

    因為長安九市都集中在一起,那一旦某個市場中出現不同尋常的事,那這件事很快就會傳遍九市的任何一處角落。

    華安所開的藥材鋪並不大,他所開的藥材鋪也不在九市中最繁華的那幾座市場當中。

    華安不想太過顯眼。

    可是盡管他的藥材鋪所處的地段不好,但在商人的口口相傳之下,他很快就從其他的商人口中得知了魏軍正在大肆購買藥材的消息。

    或許目前魏軍的這副舉動,還隻是在那幾座最大的市場中進行著。

    但在華安有心的打探之下,他知道魏軍大肆購買藥材的舉動,很快就會波及到他所在的市場。

    魏軍的這一點異動,讓華安在無人之時,激動的猛拍雙掌。

    他先期所做的一切準備,都沒有白費。

    但十數年的囚禁生涯,早就讓華安養成小心謹慎的性格。

    他知道情報有時候就是一把雙刃劍,若是在某些方麵出了差錯,那很可能會導致糜暘做出錯誤的判斷,這一點是華安不願意看到的。

    所以華安並沒有第一時間,將他打探到的情報著急的送往梁州。

    在接下來的一段時間內,華安利用他八麵玲瓏的手段,不斷穿梭在長安九市中,進一步打探著魏軍的舉動。

    “魏軍購買的藥材,大多是治療外傷的。”

    “諸市正要求各藥材鋪盡快補齊貨源。”

    “有些想囤積居奇的藥商,被魏軍捉走生死不知。”

    ...

    種種消息或在華安的打探下,或在華安的親身經曆下被他所得到。

    商人的身份讓華安打探起情報變得如魚得水。

    因為共享情報對於商人來說,是很重要的一種盈利手段。

    唯有時刻關注政府的第一動態,才能為自己謀取到最大的利益。

    再加上華安乃是土生土長的徐州人士,他那一口純正的中原口音,更不會容易引起人的懷疑。

    東海糜氏當年能成為徐州豪商,發戰爭財當初便是他們最重要的錢財來源之一。

    在有著這種家傳之下,對於出身東海糜氏的華安來說,他想從眾多複雜的商業情報中,得出他想要的那個答桉並不難。

    而在心中的那個答桉漸漸成型之後,華安就立即回到了自己的藥材鋪之中,召來了他的一位從弟。

    身居敵境,刺探情報,這是一件極為危險的事。

    對於這樣危險的事來說,尋常的下人可以看情況就地招募,但身邊必須得跟著一兩位完全信得過的族人。

    在這位從弟來到身前之前,華安對他耳語了一番。

    等華安耳語結束,他的這位從弟臉色已經變為駭然。

    看著從弟臉上駭然的神色,華安表示理解。

    但他卻不擔憂這位從弟,會因為心中的害怕,而做出一些他不願意看到的事。

    背叛家族,是當世做人的底線之一。

    也不是說任何族人都肯定不會背叛,隻是會背叛家族的族人,早在當年魏軍的強壓下離開了他們。

    華安看著從弟臉上的駭然之色,他語重心長的對著從弟囑咐道:

    “一定要將這個消息帶到少族長口中。”

    華安口中所言的少族長便是糜暘。

    糜竺去世的消息,之前早已經通過特殊的渠道被華安知道。

    被華安知道的,還有糜竺臨終之前的遺言。

    糜竺臨終之前,指定糜芳為糜氏的下一任家主。

    本來按常理來說,糜竺死之後應當是糜威繼承家主之位。

    但是兄終弟及在當世也是被認可的一種繼承方式。

    再加上糜威主動放棄繼承家主之位,所以現在糜氏一族的家主便是糜芳。

    而所有人都知道糜竺之所以會指定糜芳繼承他的家主之位,為的是將來將糜氏家主之位,順理成章的傳給糜暘。

    故而目前所有糜氏族人,都會在私下尊稱糜暘為少族長。

    聽著華安言語中的凝重語氣,華安的從弟慎重的點點頭。

    他的點頭代表著,他會用生命為代價,順利地將這個消息帶到糜暘的耳中。

    在對著華安點頭之後,華安的從弟便帶上了一些盤纏,然後在當日下午便出了城。

    出了城之後,華安的從弟快速的朝著梁州而去。

    沒有攜帶任何隨從,是怕隨從不可靠。

    沒有將情報寫在信上,則是為死無對證上一道保險。

    當糜暘的族人被他接回季漢開始,他們就是糜暘手中最可靠的一張底牌。

    ...

    在離長安千之遙的沔陽縣縣府中,糜暘站在一旁的高樓之上,看著下方的眾多民眾。

    這座高樓乃是當年蕭氏掌控縣府時所建。

    蕭氏之所以會建這座高樓,無非是為了民變之時,縣府中的兵卒能夠登高觀察敵情。

    可以說蕭氏修建這座高樓的本意,就是為了能更好的鎮壓當地民眾。

    或許在當初高樓建好之後,蕭氏先祖也曾踏上這座高樓,一邊欣賞著自己的傑作,一邊用鄙視的眼神俯瞰著,下方被他當做泥濘的民眾。

    隻是當今日糜暘帶領著法邈站在這座高樓上時,盡管他的眼神也是俯視,但他的眼神中卻充滿著自豪與喜悅。

    因為今日是沔陽縣府,按照均田製發放一應田畝的日子。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糜漢》,方便以後閱讀糜漢第四百零一章 內撫生民 外討不臣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糜漢第四百零一章 內撫生民 外討不臣並對糜漢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