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三章 精銳彝軍 血染白袍

類別:曆史軍事 作者:醬油拌曆史 本章:第四百一十三章 精銳彝軍 血染白袍

    待孟優及他的屬下被十數輛驢車送回彝軍大營時,見到這一幕的孟獲勃然大怒。

    孟優是他的親弟弟,自己的親弟弟被諸葛亮打了個半死並當做豬玀送回,這怎能不讓性情本就暴躁的孟獲感到難以忍受。

    隻是在憤怒之餘,孟獲在孟優的答複之中得知諸葛亮已經答應他的鬥將之請後,他的心中倒也浮現一些竊喜。

    諸葛村夫已中他計也!

    南中的叛軍表麵上以彝人居多,但若深究根本,南中的叛亂本質上是益州豪族對劉備發起的一次大反攻。

    得益於許多益州豪族暗中的幫助,孟獲手中有著一份諸葛亮南征大軍的主要將帥名單。

    盡管成都的益州世家在諸葛亮離開成都之時已然遭受重創,但百足之蟲死而不僵。

    況且南征的主要將帥名單算不上很機密的東西,故而孟獲通過一些見不得人的渠道得到這一關鍵情報並不難。

    在得到諸葛亮南征大軍中的主要將帥名單後,孟獲就曾徹夜分析過那份名單。

    經過他“縝密”的分析之下,孟獲發現諸葛亮此番並未從成都帶來多少成名的猛將。

    而在得知這一點後,孟獲的心中便浮現了想鬥將的心思。

    當然作為南征大軍三號人物的趙雲,孟獲不可能不知道他就在僰道縣中。

    而孟獲縱使再偏居南中,趙雲的威名他也是有所耳聞的。

    可重點是趙雲今年已經五十有餘,五十有餘的年紀在當世已然算高齡,世人稱呼趙雲一句老將絕不過分。

    或許趙雲年輕時是當世不可多得的一員猛將,但在如此高齡之下,趙雲還能發揮出鼎盛時期的幾分實力?

    年老體衰,是任何人都逃避不了的噩夢。

    就是這一點推斷,讓孟獲充滿了信心。

    看著躺在他身前因為身上的痛楚不斷發出哀嚎的孟優,孟獲眼中的厲色越來越重——今日之辱,明日他必百倍奉還。

    ...

    沒有讓孟獲等的太久,第二日轉瞬即至。

    當清晨的日光散在僰道縣外時,孟獲便與高定迫不及待的帶領萬餘彝軍來到僰道縣外列陣。

    因為南中的生活困苦,故而這萬餘彝軍大多都無甲胃可穿,甚至許多人身上都穿著僅僅遮蔽要害的獸衣出戰。

    可如此寒酸的穿著,並未讓率領漢軍列陣對麵的諸葛亮有所輕視。

    在諸葛亮的視線中,他隻見到隨著一陣漫天風塵的揚起,一支人數大約萬餘的彝軍出現了他的數百步之外。

    當萬餘彝軍站定以後,諸葛亮的觀察更細致了些。

    雖然那萬餘彝軍身上都未穿著精甲的甲胃,但他們的手中都攜帶著閃著陣陣寒光的利刃。

    在諸葛亮的觀察之下,萬餘彝軍手中的利刃與漢軍的製式武器並無大致差別。

    可根據與彝軍有過交戰的李嚴所敘述,諸葛亮知道萬餘彝軍手中的利刃單單論鋒利程度,甚至還隱隱在漢軍的製式武器之上。

    南中一地向來多銅鐵之礦,上天的饋贈讓南中一地天然有著打造堅兵利器的條件。

    而隨著數百年來漢人的不斷南遷,先進的冶煉技術也被帶入了南中一地。

    當豐富的資源與先進的生產力相結合之後,許多堅兵利器的出現便也在預料之中了。

    觀察著萬餘彝軍手中的堅兵利器,諸葛亮的臉上浮現若有所思之色。

    在襄樊大戰時,漢軍與魏軍交戰本來是處於不利的,這除去魏軍有著人數優勢之外,還因為魏軍手中的武器比漢軍的更加犀利。

    若不改善漢軍的製式武器,那漢軍以後就很難在野戰中與魏軍進行持久戰,這一點將導致將來的漢軍北伐可謂是千難萬難。

    故而在看到萬餘彝軍手中的利刃之後,諸葛亮的心中不可抑製的浮現了一個想法。

    縱使有漢人南遷往南中帶入了先進的冶煉技術,但南中的冶煉技術至多與漢軍持平,是不可能超過漢軍的。

    可就是在這樣的客觀條件下,南中彝軍擁有的利刃的鋒利程度卻還是隱隱在漢軍之上,這就說明南中的鐵礦開采出的鐵質量十分優秀。

    若是在徹底穩定南中之後,漢軍能大力開采南中的鐵礦,那漢軍與魏軍武器之間的差距就不會那明顯了。

    在考慮完這一點後,諸葛亮又繼續觀察著那萬餘彝軍。

    方才諸葛亮第一反應是觀察彝軍身上的武器裝備,現在他便是具體觀察彝軍個人了。

    百聞不如一見,隨著眼神的流動,諸葛亮在心中也不得不暗歎一聲——南中彝軍真是天生的優秀兵源。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下載 huanyuanapp.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或許由於生活的困苦,導致南中的人口一直都不多。

    但正因為貧苦的生活,導致在南中生活的彝人,隻要能長大,那就大多是身長七尺有餘,膀大腰圓之輩。

    物競天擇,適者生存這個道理在南中一地體現的淋漓盡致。

    而除去身體素質的優越之外,諸葛亮眼中的萬餘彝軍身上還若有若無帶著一些嗜血的氣息。

    再加上他們身上所穿著的獸皮,在初見萬餘彝軍之時,諸葛亮產生了一種錯覺:

    似乎出現他眼中的不是萬餘人類,而是萬餘伺機而動,擇人欲嗜的猛獸。

    這種凶悍嗜血的氣質,能夠一定程度上影響敵人的軍心,並在無形間提升己方的士氣。

    就比如諸葛亮現在率領的這萬餘漢軍。

    雖然他們身上都穿著著優良的甲胃,並且在將官的指揮之下,列好了一隊隊嚴密的陣型。

    但是當他們初見到萬餘猶如猛獸的彝軍之後,許多漢軍的臉上還是不由自主地浮現了動容之色。

    在當世,對猛獸的畏懼,乃是刻進人的骨子的。

    不然曆史上也不會出現以士卒或戰馬穿著獸衣,來擾亂敵人軍心從而發動進攻的經典戰例了。

    己方大軍的心態變化,很快便被諸葛亮捕捉到。

    可麵對著這種變化,諸葛亮並沒有馬上做出反應。

    心的畏懼靠言語是無法輕易抹去的,唯有靠行動。

    而這行動,想來敵軍的孟獲很快就會實施了。

    不出諸葛亮所料的是,在己方大軍站定之後,孟獲在與高定商議之後,便迫不及待地派出十數名蠻將出列至兩軍陣前。

    那十數名蠻將皆是身長八尺有餘,麵容崢嶸之輩。

    而相比於眾多彝人穿著的各式各樣的獸皮,這十數名蠻將皆穿著虎皮。

    虎皮並不能完全遮蔽他們的身軀,就在他們的身軀露出部分,遍布著各種野獸撕咬的痕跡。

    甚至有兩員身材最為雄壯的蠻將,還將碩大的虎頭當做戰利品,背負在布滿傷痕的背上。

    這兩員戰將一為帶來洞主,一為木鹿大王,俱是南中威名赫赫的猛將。

    他們在南中的威名,就好比關羽在中原的威名一般。

    想來這十數名蠻將,便是今日孟獲派來鬥將的人選了。

    蠻人不愛騎馬,他們隻是拖著碩大的腳掌,一步步走到萬餘漢軍的陣前。

    等離得漢軍越發近了,這十數位蠻將臉上的笑容變得越發猙獰起來。

    而隨著十數員蠻將的接近,站在前方的漢軍臉上的神色竟出現了一些慌張。

    後世人難以理解當世人對老虎的恐懼,對於後世人來說老虎可能隻是一隻令人觀賞的萌物。

    但在這崇尚武力的當世,虎卻是當世當之無愧的山林之王,它也是當世人類心中最為畏懼的一種猛獸。

    而那十數員蠻將皆虎背熊腰暫且不說,就單單說他們的裝扮,就讓他們宛如一隻隻步步逼近的猛獸,這很自然的讓一些漢軍感到有些驚慌。

    若是平常,漢軍早就用箭射殺這十數員蠻將,但今日乃是雙方鬥將的日子,這種手段卻是不能用的。

    當十數員蠻將走到漢軍陣前之後,他們就停下腳步,等候著漢軍陣列中的戰將出來與他們交戰。

    而就在這時,漢軍戰陣中的一員老將卻在諸葛亮麵前不斷請戰。

    這員老將便是趙雲。

    諸葛亮周邊聚集著不少漢將,可隻有趙雲一人在不斷請戰,不過令人費解的是,麵對著趙雲的不斷請戰,諸葛亮始終沒有應允。

    諸葛亮拒絕趙雲的理由是:“將軍乃陛下元從之臣,近來朝中元從之臣不斷離世,陛下悲痛不已。

    今將軍已五十有餘,吾豈可讓將軍冒鬥將之風險。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糜漢》,方便以後閱讀糜漢第四百一十三章 精銳彝軍 血染白袍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糜漢第四百一十三章 精銳彝軍 血染白袍並對糜漢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