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七章 武帝之望 漢軍染瘴

類別:曆史軍事 作者:醬油拌曆史 本章:第四百二十七章 武帝之望 漢軍染瘴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壤壤,皆為利往。

    這句在後世廣為流傳的話出自於《史記》,在後世更是被許多人奉為真理。

    而能影響一個人的利益歸屬的是什呢?

    那便是立場。

    黃巾之亂數十年以來,天下紛爭不斷,爭的也便是立場二字。

    於士徽的立場來說,他當下不可能會退兵。

    於朱褒的立場來說,士徽表達出的堅決抗擊漢軍的態度,讓他喜上眉梢。

    可是於虞翻的立場,或者於孫權的立場來說,士徽的決定無疑是觸及到了江東一方的利益。

    虞翻作為新近被孫權寵信的大臣,也作為江東士族的領袖之一,他都不能坐視士徽在他麵前侵害江東的利益。

    於是在宴會散場之後,虞翻帶著孫桓一同找到了士徽。

    士徽見虞翻一臉沉重的來到他身前,他便知道虞翻來的目的是什。

    所以還未等虞翻開口,他便率先對著虞翻與孫桓說道:“我意已決,還望二君為至尊大業計,莫要掣肘於我。”

    聽到士徽話語中拿孫權的大業為借口,虞翻心中不斷浮現冷笑。

    為的是你士家的大業吧。

    作為一個有見識的士人,虞翻當然知道交州士氏目前名義上是臣服於孫權,甚至於對孫權派去的交州刺史也一直禮敬有加,但這都是表麵功夫。

    交州的軍政大權實際上還是掌握在以士燮為首的士氏一族手中。

    士氏與孫氏,名為君臣,實為盟友。

    在明白這點的情況下,虞翻當然不信士徽這張嘴。

    “既然是為至尊大業計,今形勢有變,將軍當上報至尊,等待至尊的下一步指令才是。”

    既然士徽以孫權為大帽子扣向虞翻,那善辯的虞翻自然也能以孫權為名義,來讓士徽失去出兵的理由。

    虞翻言語上的還擊當然是切中要害了,可虞翻卻忘記了一點,那便是言語再如何犀利,也抵不過人家手中有兵。

    士徽見虞翻已然將話說到這一步,他也不想再說一些場麵話。

    他看向虞翻的眼神冷了下來,隨後他便大喝一聲:“來人!”

    在士徽的大喝之下,很快就有幾名士卒從大帳外跑了進來。

    虞翻看到士徽近乎圖窮匕見的一幕,他的臉上浮現驚色。

    他沒想到士徽膽子會如此大。

    就是剛剛在一旁坐視事態發展的孫桓在看到這一幕後,他也嚇得不禁將手按在腰間的刀刃上。

    他也知道士燮與孫權實際上是平等的關係,可以往士燮表麵上對孫權頗為恭敬,他沒想到身為士燮兒子的士徽,竟然會在他麵前有不臣之態。

    虞翻與孫桓的反應落在士徽的眼中,引得他眼中浮現過一些倨傲之色。

    夜郎自大,講的不僅僅是南中,對於從小生活在交州從未見過外界天地的士徽來說也是如此。

    孫權隻是一個遙不可及的江東之主,對他的威懾力根本就不大。

    士徽從小到大怕的隻有他的父親士燮,可在來之前,士燮是讓他放手去做的。

    有著士燮這番承諾的士徽,又會懼怕誰呢?

    不過士徽雖然倨傲,但他也不是魯莽之人,他現在並沒有與孫權完全撕破臉皮的打算。

    在召見士卒隱隱將虞翻與孫桓二人包圍起來後,士徽並未如虞翻所猜想的那般,令手下士卒對自己拔刀相向。

    處於包圍圈之外的士徽隻是澹澹看了虞翻一眼,而後語露威脅地說道:“建業與且蘭萬之遙,若事事奏報至尊,豈不耽誤至尊大事,還望虞君理解徽的苦心。”

    說完這句話後,士徽讓身前的士卒上前幾步,將對虞翻與孫桓的包圍圈又縮小了一些。

    麵對著數位彪悍士卒的逼近,虞翻一下子冷靜了下來。

    士徽方才那句話其實想說的是:天高建業遠,你二人的安危不在孫權,而在於我。

    什叫驕橫,這便是。

    可是麵對士徽的驕橫,虞翻卻一點辦法都沒有。

    他這次與孫桓一同南下是有攜帶兵馬的,不過孫權為了不引起荊州張飛的注意,隻讓虞翻與孫桓領著千餘吳軍南下。

    而目前且蘭城外,交州兵的數量足有上萬,遠遠在吳軍之上。

    這要是士徽對他有什不軌的企圖,那幾乎是輕而易舉的事。

    至於士徽是否會在事後忌憚孫權的怒火,虞翻對這點並無信心。

    南中瘴氣橫生,水土不服從而橫死,不是很合乎情理的事嗎?

    在意識到這一點後,虞翻身後按住了孫桓意欲拔刀的手。

    止住孫桓想反抗的舉動之後,虞翻不得不對士徽一拜,口中違心地說道:“將軍所言有理。”

    虞翻的這句話代表著,他在生死的威脅之下,同意了士徽的“權宜之計”。

    而在虞翻低頭之後,士徽的臉上浮現了笑容。

    盛名之下,虞翻總歸不是個傻子。

    見虞翻已然服軟,士徽滿意地揮揮手,讓包圍虞翻二人的士卒退下。

    等周身的包圍解除之後,虞翻便拉著孫桓快速的離開了士徽的大帳之中。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

    君子,不立於危牆之下。

    看著虞翻與孫桓離去的背影,士徽一旁的親信不禁提醒道:“將軍?”

    這聲疑問,是親信對士徽的提醒。

    不過麵對這聲提醒,士徽並未有所反應。

    現在還不是對虞翻與孫桓動手的時候。

    凡事先慮敗再慮勝,萬一他這場仗打輸了,士燮那他自是不用擔心,孫權那嘛,由虞翻與孫桓在,他也不用太過擔心。

    士徽隻是對著親信吩咐道:“派人監視虞翻與孫桓的一舉一動,務必不要讓他二人,有任何書信流出。”

    親信對著士徽點頭領命,而後便帶領著一眾士卒退出了士徽的大帳之外。

    等旁人都離開之後,士徽便回到自己的坐席上,拿起書桉上的一冊竹簡看了起來。

    這冊竹簡的內容乃是從《史記》中節選出的內容,而這內容講的正是一個人的事跡。

    那人叫做趙佗,西漢初年的“南越武帝”。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糜漢》,方便以後閱讀糜漢第四百二十七章 武帝之望 漢軍染瘴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糜漢第四百二十七章 武帝之望 漢軍染瘴並對糜漢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