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章 群臣拜服 劉封怒視

類別:曆史軍事 作者:醬油拌曆史 本章:第四百七十章 群臣拜服 劉封怒視

    今日是大朝會,劉備又是帝王,在這種場合與身份之下,劉備說的那句話便代表著一言九鼎。

    正因為知道這一點,才讓殿內的眾臣在聽到這句話後,都覺得十分詫異。

    那可是大將軍呀。

    大將軍三個字在大漢,是有著不同凡響的意義的,而這種意義源於他那在大漢政治體製中超然的權力。

    由於心中的詫異,大殿內原本熱鬧的氣氛一下子變得安靜下來。

    這一刻所有人的心中都不禁浮現了一個想法——糜暘配的上這個稱號嗎?

    這個問題,眾人心中一時之間卻沒有答桉。

    原因很簡單,大將軍雖然在大漢有著超然的地位,但大將軍這個職位並不具有神聖性。

    兩漢四百年以來,擔任大將軍的人不少。

    那些人當中當然有實至名歸的人,但也有許多人是出於帝王的政治考量,而得以擔任這個職位的。

    甚至在那一批人當中,真正實至名歸的人,一直都是少數,這讓大將軍的稱號不具有神聖性。

    隻是盡管如此,眾人心中也不禁對糜暘擔任大將軍一事細細考量起來。

    畢竟大將軍一職擁有的權力太大了,它所代表的政治意義也不同凡響。

    當有了具體目標進行分析之後,很多大臣的心中就有了想法。

    兩漢四百年以來,擔任大將軍職位有一個不成文的潛規則,那便是該人必須要是漢室宗親,要是外戚。

    這一點潛規則經過四百餘年的發展,早已經深入人心。

    當年權力滔天的霍光為何執意要將女兒嫁給孝宣帝,他實際上為的就是鞏固自己在孝宣帝一朝的外戚身份而已。

    而當年哪怕是門生故吏遍於天下的袁紹,他在擔任大將軍之後,因為他不是大漢的外戚,也在世間也引起了不少非議。

    而糜暘的身份是符合這個潛規則的。

    哪怕他的姑母未曾為劉備誕下子嗣,但他的姑母卻是擁有諡號的皇後,有著這層名義在,糜暘乃是根正苗紅的大漢外戚。

    更何況由於糜竺的身份,東海糜氏早已經成功踏入大漢的頂尖世家行列。

    有著這種家世,糜暘在名義方麵成為大漢的大將軍是不成問題的。

    在符合這一點潛規則後,眾臣心中又開始思量起成為大將軍的另一個標準,那便是是否為大漢立下大功。

    這個標準其實隻能說是那一點潛規則的補充,因為大漢有史以來又不是沒有外戚不立寸功而成為大將軍的。

    但糜暘以前的表現太亮眼了,這讓世人不禁對他的要求更高了起來。

    梁冀,何進之流,豈可與漢白鹿相提並論?

    在細細思索這個標準糜暘是否符合的時候,眾人的心中不禁浮想起糜暘之前為大漢立下的大功。

    糜暘參與的大戰就不提了,就單單說他之前所主導的兩場大戰。

    公安一戰敗十萬吳軍,為大漢守住了半壁江山,這是全國之功。

    西城一戰智取曹仁,大大打出了大漢的威風,更是為劉備稱帝掃清了輿論上的障礙,這是擁立之功。

    一個全國之功,一個擁立之功,這兩個功勞所帶來的影響是十分深遠的,從這方麵說,糜暘在功勞方麵是有著充足的成績的。

    或者換句話說,單單在功勞方麵,哪怕是故大將軍關羽複生,恐怕也隻能與糜暘在伯仲之間,更遑論其他人。

    若糜暘沒有資格成為大將軍,當今的大漢還有何人配?

    至於糜暘的年紀問題,根本不在眾大臣的考慮範圍之內。

    大漢的士人並不迂腐,和平之時論資排輩大於一切,亂世之中,講究的是能者居之。

    況且大漢四百年以來,又不是沒有年輕人因功驟居高位的例子。

    別忘了劉備經常將糜暘比作何人,又經常將自己自效為何位帝王。

    在心中的這些想法浮現之後,眾人心中的詫異正在慢慢消失,

    幸虧劉備是屬意糜暘成為大漢的新任大將軍,要是換作別人,恐怕這一群大臣就得死諫了。

    就是心中本來就有認同的基礎,眾臣才隻會是詫異,而不是強烈的抗拒。

    可哪怕心中的詫異逐漸消失,但還是有許多大臣不太讚成劉備的決定。

    他們不是覺得糜暘不配,他們是覺得糜暘當下成為大漢大將軍的時機不對。

    誠然糜暘的身份,功績都讓他有成為大將軍的資本,陽平關之戰,也足以稱得上一場難得的勝仗,但還是那句話,眾人對糜暘的期待太高了。

    眾人心中都覺得糜暘可以取得更好的佳績,例如在正式擊敗十萬魏軍,幫大漢度過最虛弱的階段之後,憑借這種潑天的功勞,再一躍成為大漢的大將軍,這樣才算的上真正的實至名歸。

    誰叫他是漢白鹿呢?

    身為大漢的國寶,眾臣都不希望糜暘在未來,受到一絲一毫的非議。

    在諸葛亮不在成都的這段時日,眾臣大多以尚書令馬良為首,馬良也是個敢言的人,他用委婉的語氣講出他心中的這層想法。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

    而當馬良說出他的想法後,立即就有不少大臣附和起來。

    在聽完馬良的顧慮之後,劉備並沒有生氣,相反他臉上的笑意更加濃厚。

    身為一個政治大家,眾臣想到的事,他又豈會沒想到呢?

    劉備很快在眾臣麵前說出了他心中的真實想法。

    “朕意欲任冠軍侯為行大將軍,不知諸卿意下如何?”

    相比於剛才的那句話,劉備的這個任命更加具體,而正是這個具體的任命,讓馬良等大臣臉上都流露出滿意的笑容。

    行大將軍也是大將軍,但卻不是完全意義上的大將軍。

    行與假一樣,在當世有暫代的意思。

    劉備當下任命糜暘為行大將軍,他的目的在於讓糜暘短暫擁有大將軍的權力,一旦等大戰結束後,糜暘行大將軍的職務,當即也會隨之消失。

    既是權宜之計,漢臣又不是後世的那些腐儒,當然就沒有理由再覺得這個任命不妥了。

    當然眾臣也知道劉備的這個任命有著其他的意思——盡管隻是暫代大將軍之職,可在戰時,糜暘還是能使用大將軍的權力,這是劉備對糜暘陽平關大捷的獎勵。

    同樣的這也是劉備對糜暘的一個期待,甚至是誘惑。

    陽平關大捷讓糜暘可暫時行使大將軍的權力,可若是他最後真為大漢打贏這場攸關國運的大戰呢?

    那也不是不可以把前麵那個行字去掉。

    劉備的這層心思,瞞不住殿內的大臣,但對於劉備的這層心思,大臣雖心知肚明卻也覺得理所應當。

    要是糜暘真能達成劉備對他的期許,到時候糜暘就是三大天功在身,那樣的他正式成為大漢的大將軍,又有何不可?

    眾臣不禁對劉備的安排感到佩服之至。

    隨著殿內眾臣對著劉備齊齊一拜,代表著劉備的這個任命,得到了所有大臣的擁護。

    可這上百位臣子卻不知道劉備心中有此任命的其他緣由。

    劉備想讓糜暘暫代大將軍之職,不單單是出於他對糜暘的喜愛,乃是當下的局勢,他不得不給糜暘更大的權力。

    劉備雖遠在成都,但由於糜暘的心懷坦蕩,梁州中發生的一切事他都是知道的。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糜漢》,方便以後閱讀糜漢第四百七十章 群臣拜服 劉封怒視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糜漢第四百七十章 群臣拜服 劉封怒視並對糜漢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