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五章 如此佳人 陳倉阻敵

類別:曆史軍事 作者:醬油拌曆史 本章:第五百八十五章 如此佳人 陳倉阻敵

    借著柔和的月光,柳隱望著周圍熟悉的街道,他心中頗有些五味雜陳。

    不知怎的,自己又被挑選為回成都傳訊的信使。

    這個又字,就很靈性。

    難道是他上次傳訊的行為,令那些貴人覺得很滿意的緣故?

    可柳隱當年從軍,為的是想憑借自身的武力,在天下闖出一番大大的名堂。

    為此他不惜動用許多家族關係,方才有機會成為梁州軍中的一員。

    隻是誰能料到,他自從軍這兩年來,硬仗沒打幾把,大部分時間都在前線與成都之間耗費了。

    想到這,柳隱就不免有些望月自傷的意味。

    早知如此自己當年就不投軍,在家族的安排下出任地方,或許是個更好的選擇。

    一路傷著傷著,柳隱不知不覺間駕駛著駿馬來到了諸葛亮的府邸外。

    在這一路上,不是沒有夜間巡邏的士卒攔下柳隱。

    可士卒在得知柳隱背負皇命後,就不敢再阻攔。

    等來到諸葛亮的府邸後,柳隱暫時收起心中傷感的心思,一躍跳下馬來,而後徑直來到諸葛亮的府門前伸手拍了起來。

    在寂靜的深夜中,柳隱拍門的聲音顯得格外響亮。

    這聲音也很快引起了諸葛亮府內門房的注意。

    門房透過門縫,見此刻府門外有一位精甲士卒在拍擊著府門,不知緣由的他不敢貿然打開房門。

    門房隻是通過一處門洞,伸出了一隻籃子。

    在見到陡然伸出的籃子後,柳隱瞬間會意。

    他將身上能夠證明身份的信物放入籃內,然後隔著一扇大門對著麵的門房喊道:“我乃陛下信使,有要事求見丞相!”

    柳隱的自報身份,沒有讓門房放低戒心。

    取回伸出門洞的籃子後,門房一把取過籃子內的信物,就快速朝著偏廳趕去。

    諸葛亮的府邸並不大,不久之後門房就來到偏廳,向諸葛亮匯報了柳隱到來的到來。

    陡然得知劉備竟派出信使百加急前來尋他,諸葛亮的臉上浮現了詫異之色。

    是何事讓陛下如此著急呢?

    難道是前線有劇變?

    由於心中的這個猜測,諸葛亮在快速審查過柳隱的信物,確認柳隱的身份屬實後,他便讓門房將柳隱帶到他身前。

    得到諸葛亮的吩咐後,門房馬上就離去了。

    諸葛亮沒有等待太久,沒用多久時間柳隱就被門房帶到了諸葛亮的身前。

    諸葛亮或許不會認識柳隱,但身為世家子弟的柳隱,曾經是有幸遠遠見過諸葛亮一麵的。

    在見到諸葛亮之後,柳隱立即朝著諸葛亮單膝下跪,然後從懷中掏出那份劉備的詔書遞送給諸葛亮言道:

    “丞相,陛下詔書在此!”

    諸葛亮心中本就有所猜測,現在得知劉備給他送的竟是一份詔書,這更讓諸葛亮心急了起來。

    諸葛亮連忙取過柳隱手中的詔書,打開快速看了起來。

    而這時蔣琬的臉上也浮現了凝重的神色。

    劉備突如其來反常的舉動,讓蔣琬也意識到一些不對勁。

    蔣琬一直在注視著諸葛亮的臉色,希望從看完詔書內容的諸葛亮的臉上得到什有用的訊息。

    可看著看著,蔣琬更加不解了。

    原本諸葛亮的臉上是有著擔憂的,隻是當諸葛亮看完詔書中的內容後,蔣琬卻發現諸葛亮的臉上竟浮現了幾分喜色?

    諸葛亮的擔憂蔣琬可以理解,可這喜從何來?

    看完詔書的內容後,諸葛亮強製壓著內心的喜悅,他先不動聲色地讓柳隱下去歇息。

    待柳隱離開偏廳後,諸葛亮重新快步行至關西輿圖前,用睿智的眼神注視著那座似乎牢不可破的陳倉城。

    相比於他方才的遺憾,這時諸葛亮的眼中卻充滿著欣喜。

    “可行!可行!”

    心情激動的諸葛亮,連續重複著這一句話。

    蔣琬見到諸葛亮的這番反應後,他心中的不解更加濃厚。

    為了解惑,蔣琬起身來到諸葛亮身後一拜問道:“何事讓明公如此欣喜?”

    聽到蔣琬的詢問後,諸葛亮笑著對著蔣琬說道:“陛下要召吾去前線,協助大將軍破敵。”

    說完這句話後,諸葛亮擔心一向不善兵略的蔣琬,不能明白劉備這番安排的用意,他便又接著解釋道:

    “大將軍向陛下建言,言我軍無須攻打陳倉,可直接繞行陳倉直逼長安。

    而大將軍的謀劃,欲想有成功之因,則陛下必須安排一人,為大將軍守住陳倉後路。

    陛下與大將軍所選擇的那人,正是吾。”

    說到這時,諸葛亮言語中的笑意又多了幾分。

    可與諸葛亮欣喜不同,蔣琬在聽完劉備與糜暘的方略後,他整個人被驚的說不出話來。

    他是不通兵略,但他也是知道,糜暘這做有著多大的風險。

    大將軍,真有神人之膽也!

    良久以後,蔣琬才語氣飄忽地問諸葛亮道:“明公不勸阻陛下與大將軍嗎?”

    北伐是國戰,既是國戰,多以求穩為主。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麵更精彩!

    在蔣琬看來,糜暘這一方略,終究還是太過冒險。

    為了心中的擔憂,蔣琬哪怕知道諸葛亮為何欣喜,但還是忍不住進言了一句。

    蔣琬的進言,並未讓諸葛亮改變主意。

    其實在劉備的詔書中,他下達的不是直接讓諸葛亮前往前線的詔令。

    於詔書中,劉備給了諸葛亮兩個選擇。

    若糜暘方略可行,諸葛亮就盡快安排好政務前往前線。

    若諸葛亮覺得糜暘方略有欠考慮,那就趕緊上書一封闡明利害。

    這是劉備上的最後一道保險。

    天下間是沒有人能百分百預測一場戰事的結果。

    可一個被糜暘與諸葛亮都認可的方略,是值得劉備壓上一切的。

    至於諸葛亮的選擇是什,從他方才說的“可行”二字,就可以看出來了。

    “夫行兵之勢有三焉:一曰天,二曰地,三曰人。

    天勢者,日月清明,五星合度,彗孛不殃,風氣調和;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糜漢》,方便以後閱讀糜漢第五百八十五章 如此佳人 陳倉阻敵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糜漢第五百八十五章 如此佳人 陳倉阻敵並對糜漢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