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三章 南北聯合 不懼強漢

類別:曆史軍事 作者:醬油拌曆史 本章:第六百四十三章 南北聯合 不懼強漢

    淮南,合肥城內。

    之前曹休為大局著想,率軍從合肥退走。

    隻是在率軍退走前,曹休縱火將整座合肥城幾乎毀於一旦。

    那時曹魏與江東依然是敵人,身為江東方麵的北伐主帥陸遜,考慮到合肥城對江東控製淮南一地的重要性,便上書給孫權,請求孫權要傾盡江東國力,將合肥城恢複如初。

    對於陸遜的這個建議,孫權自然沒有拒絕的道理。

    不過在某些事上,孫權采取了超乎陸遜意料之外的做法。

    例如他打著犒勞三軍的名頭,親自來到了合肥城外。

    當然那時的陸遜新建大功,孫權不可能一下子就奪了他的兵權。

    孫權那時心中也並無這個想法。

    在剛剛來到合肥城時,孫權真的主要做的就是犒勞三軍,及督促大量江東民夫重修合肥城的事。

    隻是嘛,當孫權來到合肥城外後,有些事還是不可抑製的發生了偏轉。

    孫權在軍事上的性格可以用四個字來形容——人菜癮大。

    或許在一開始時,孫權還能按捺住內心的渴望,盡量不參與陸遜的軍事指揮。

    可隨著時間的慢慢發展,當心中的好勝之心愈來愈強烈之後,孫權私下召見陸遜的次數便多了起來。

    陸遜不是傻子。

    一次兩次的私下召見,陸遜可能還看不出什端倪,但次數多了呢?

    於是就在孫權到達合肥的一個月後,陸遜主動公開上書孫權,請求孫權親自帶領江東兵馬繼續北伐。

    陸遜不是不知道孫權的軍事能力,但孫權的軍事能力再拉胯,他到底是實至名歸的江東之主。

    就算他不主動上書孫權,就算孫權不主動收他的兵權,但當孫權頻繁召見他的消息傳開後,一眾江東將校難道還會聽他的指揮嗎?

    有先見之明的陸遜,自然不願局勢發展到令君臣尷尬的一步。

    那時的陸遜,心中是很羨慕劉備與糜暘這對君臣的。

    因為在那時陸遜就已經收到劉備將一應軍權全部交給糜暘的消息,而為了不讓糜暘為難,為了讓糜暘有完全發揮的空間,劉備甚至能主動回到南鄭。

    這樣的主君,真的是百年難得一見。

    陸遜的主動上書,讓孫權大喜。

    當然孫權是又當又立的典範,陸遜的第一次上書並未得到孫權的同意。

    孫權還特地發文安撫陸遜。

    可隨著陸遜的第三次上書,孫權最終還是“勉為其難”地接受了陸遜的上書。

    在重新掌握兵權後,孫權是有想著摩拳擦掌幹出一番事業的。

    畢竟雖然說孫權心中對大漢是有防備的,但那時天下最強的還是曹魏,孫權不會貿然調轉槍頭指向大漢。

    可為何數個月過去了,合肥新城都快建好了,而江東的大軍還未拿下壽春呢?

    咳咳,有些事心中知道就好,莫要多問。

    一些戰事的失利,很詭異的讓本該在淮南占據優勢的江東兵馬與魏軍陷入了對峙之中......

    不過哪怕是對峙的態勢,也讓孫權頗為滿意了。

    合肥到底拿下了不是。

    而更讓孫權滿意的是,在兩軍對峙的時候,曹叡派出華歆為使者前來拜訪他。

    曹叡能派出身為三公的華歆前來出使於他,這體現了曹叡對他的看重。

    更重要的是,華歆在見到他之後講述的內容,更讓孫權感到興奮異常。

    孫權心中是有稱帝之誌的。

    這種誌向隨著他年齡的提高不僅沒有冷卻,反而越來越火熱起來。

    可孫權為何還要選擇在名義上臣服大漢呢?

    一方麵原因是那時的局勢,需要孫權如此做。

    一方麵便是稱帝之舉不僅需要實力,更需要名義。

    曹丕代漢稱帝,走的是禪讓的路子。

    劉備複漢稱帝,乃是因為他是漢室宗親。

    盡管兩人稱帝的名義不同,但他們二人稱帝的名義卻都有著讓世人接受的可能。

    但他呢?

    憑什稱帝?

    若是孫權能一統天下,那他稱帝自然也是名正言順,可從實際上來說,目前孫權隻是三分天下有其一而已。

    稱帝的名義,一直是孫權最渴望得到的。

    這種渴望,甚至遠在攻占合肥一事上。

    而現在曹叡卻願意用曹魏的名義為他背書,讓他可以有稱帝的舉動,眼看畢生的夢想就要實現了,這怎能不讓孫權感到激動萬分呢?

    近來江東兵馬一直未有大的軍事活動,也有著這方麵的原因。

    眼下孫權都將全部心思放在稱帝一事上,哪有什心思想著去攻占壽春。

    不過孫權心機深沉,他看的出來曹叡使的是禍水東引的計謀,所以為了江東的安全,孫權一直未給華歆一個明確的答複。

    孫權隻是頻繁召見心腹重臣,私下探討這件事而已。

    今日被孫權召見的,正是近來一直閑居在府的陸遜。

    陸遜不是第一位被孫權召見的重臣,恰恰相反的是,相比於其他重臣,陸遜得知孫權稱帝的意圖顯得卻比較晚。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

    因此當陸遜從孫權口中得知,他當下有著稱帝之心後,他的反應是震驚的。

    這倒不是說陸遜之前從未察覺到這一點。

    以陸遜的智慧,他看出孫權心中暗藏的大誌,是一件不難的事。

    陸遜的震驚,也不是說他不支持孫權稱帝。

    陸遜品格貴重,是當世難得一見的君子。

    但這不代表他心中沒有攀龍附鳳的想法。

    讓陸遜感到震驚的是,孫權竟然要在當下這個時機稱帝。

    震驚過後,陸遜斟酌著言語隱晦地勸道:

    “自桓靈以來,漢室已失盡天下人心。

    數十年來,天下列土封疆,私戶填公者不止凡幾,正如周末割據之勢也!

    然以當下局勢而言,天下最強者尚為逆魏,至尊何不坐觀關中局勢變化,再行升龍之事乎!”

    在陸遜看來,孫權想稱帝可以。

    孫權要是不稱帝,那他家族的榮譽也難以再上一步。

    可孫權要是稱帝了,那無疑是徹底與大漢撕破了臉。

    劉備擔心荊州有失,很可能會中止北伐之事,那樣一來不就給了逆魏喘息之機了嗎?

    況且要是當劉備將兵鋒對準江東之時,曹魏卻選擇坐山觀虎鬥,那大漢與江東就會兩敗俱傷,從而被曹魏撿了大便宜。

    陸遜並未將話說的太明白,但孫權卻聽懂了陸遜話中的深意。

    在聽完陸遜的規勸後,孫權也頗為認同的點了點頭。

    陸遜擔心的地方,正是他一直未答應華歆的原因。

    而今日孫權召陸遜前來,就是想著陸遜用他的聰明才智,幫他排除這個隱患。

    但還未等孫權開口,是儀就從門外走了進來,對著孫權稟告道: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糜漢》,方便以後閱讀糜漢第六百四十三章 南北聯合 不懼強漢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糜漢第六百四十三章 南北聯合 不懼強漢並對糜漢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