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鄭森的不解

類別:曆史軍事 作者:火之虎vvvv 本章:第40章 鄭森的不解

    在曆史上,鄭芝龍這樣的海寇,無一不是負麵記載。

    我翻開史書,在空無一字的縫隙中發現——這是一個人吃人還長著菩薩麵孔的時代,這是一本滿口荒唐言的書。

    明朝自太祖始,至鄭氏南明亡為終,海寇層出不窮。

    比較出名的,有李旦、王直、劉香等……

    不管是當世人的私記,還是官方史書,都記載著海盜的強悍與凶惡,簡直壞的頭頂生瘡腳底流膿。

    然而……

    !

    敢問海盜是能生貨物啊,還是能屙貨物?

    亦或是魔法師時代?憑空變出來貨物?

    歸根結底——海盜掌握的隻是運輸環節。

    稍微有點腦子,就會明白,不管任何時候,運輸隻是貿易鏈的組成部分,而非決定部分。

    就像後世,大車司機掙錢嗎?

    掙錢,不管任何行業,風險與收益在大範圍內還是成比例的。

    但是,再直白一點,沒有貨物,大車司機掙錢嗎?

    掙個鬼。

    同樣道理——裝滿海盜船的貨物——從何而來?

    史書上的答案——搶的!

    也許、或許、應該、可能青山二院的條紋褂們估計該相信吧……

    ……

    明朝時,大體上有六大商業體係:

    朝北方運輸的晉商;依靠鹽政的兩淮鹽商;雲貴川兩湖漢中以及河南這兩條線的茶商;兩廣地區以宗族為主自產自銷的宗族型海商;福建、江浙等環海地區的新型走私海商;剩下的就是——以海貿崛起的徽商。

    這其中,晉商的對象是關外蒙古和滿洲;

    鹽商官方背景太深厚了,變動很少;

    茶商賺的是苦力錢;

    兩廣走私海商,多以宗族為主,以自家擁有船隻,朝外販賣自產或附近自產的茶、絲、瓷等為標誌,他們是零散的、以宗族或地域為表現形式,派係淩亂;

    與海貿密切度最高的就是徽商,以及福建至江浙一帶以棉紡、絲綢、生絲、瓷器為主的江南大族們。

    明朝時候的徽商有多強大,當時國內有一個說法,叫“無徽不成鎮!”

    甚至——大海寇王直,就是徽商的組成分子。

    (王直臨死都不承認自己是海盜,不管如何嚴刑拷打,都說自己是徽商的一份子,由此足見徽商與海盜之間的密切。而詔安王直的胡宗憲正是徽州人。)

    後兩者,正是海盜的貨物來源!

    也就是說鄭家的貨主來源,是不包含兩廣地區的。

    這一點,鄭家後來的發展,以及與兩廣海盜的對立,就足以證明了。

    因為後者是宗族形式,屬於自產自銷,是一個比較排外的集團。

    但凡對人類進程有點了解的,都會明白——伴隨著文明的發展,生產資料會逐步趨於壟斷狀態。

    海貿鏈中的運輸環節(海盜)一樣如此!

    明朝末年,海盜們彼此互相吞並,而今最強大的就是鄭芝龍。

    甚至,海上馬車夫荷蘭人,稱之為尼古拉·一官。

    尼古拉·一官有多厲害,歐洲探險家們以及官方組織,包括鼎鼎大名的東印度公司,沒有敢捋虎須的。

    荷蘭人厲害不?

    雄霸全球的海上馬車夫,打遍全球無敵手!

    卻不得不在亞洲地區向鄭芝龍俯首。

    荷蘭人每年需要繳納給鄭家,12萬荷蘭金法郎的過路費。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我崇禎絕不上吊》,方便以後閱讀我崇禎絕不上吊第40章 鄭森的不解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我崇禎絕不上吊第40章 鄭森的不解並對我崇禎絕不上吊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