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骨子的賤,又豈能改變了,有些人啊,就隻要錢

類別:曆史軍事 作者:火之虎vvvv 本章:第149章 骨子的賤,又豈能改變了,有些人啊,就隻要錢

    剛剛在皇位鬥爭中再次失利的多爾袞,成功地總攬了大清的朝政,他調兵遣將,傾韃子國力,竟然盡起精銳,要再次南下入寇大明!

    吳三桂慌了。

    遼東三巨頭吳三桂、王永吉、黎玉田,徹夜商量對策,最後終於達成了一致——

    投降韃子!

    當然,這事不能由文官出麵做,王永吉和黎玉田會等到事成之後,直接離開,所有的事情,都必須要吳三桂一人頂起來。

    作為交換,兩人麾下的軍隊,盡歸吳三桂……

    而此時,距離吳三桂表態投靠李自成,前後竟然不過隻有四天時間!

    然而,這四天,卻成了韃子入關一錘定音的籌碼。

    在真實的曆史上,就是這四天,造就了華夏四百年落後……

    ……

    好巧不巧,李自成派來接管山海關的武將,竟然是唐通!請下載小說app愛閱app閱讀最新內容

    唐通是明廷大將,又是唯一勤王的大將。

    他被杜之秩出賣,隻得投降了李自成。

    然而,唐通的心,一直都是心向大明的。

    尤其是這個時空,朱由檢成功逃出京師後,唐通的心更加躁動了。

    吳三桂與唐通本就是舊識,兩人都獨自出營,秘議了一番……

    雙方不知道達成了什共識。

    唐通帶來鎮守山海關的兩萬大軍,與吳三桂六萬大軍錯身而過。

    唐通所部,丟下信使,率軍直奔山海關而去,而吳三桂——

    用行動告訴世人什叫做政治軍閥的無恥!

    十日。

    一大早,李自成召集將帥,當著大家的麵,直接斬了李自成的信使,吞了四萬白銀,將帥們頓時大嘩!

    為了壓製將官們的情緒,三巨頭出手了。

    他們暗示手下參謀童逵行,向眾將帥們獻上了一份向東虜借兵、為皇帝報仇的提議。

    實際上,吳三桂等人坐視京師被破,卻始終無動於衷的行為,早已讓軍中將士不滿了。

    仗義每多屠狗輩。

    越是底層,忠君愛國卻是銘刻在了心尖,而非是掛在了嘴上。

    聽聞大佬們竟然是要向韃子借兵,去打逼死了皇帝的李自成,將士們這才安穩下來。

    也正是這一幕,徹底讓吳三桂下了另一個決心。

    他暫時壓下心頭的計劃,一麵安穩軍心,一麵又派人入京,繼續詐降李自成,明麵上接受李自成的安排。

    同時,吳三桂等三巨頭,命令大軍打著李自成的旗號,折道返回。

    吳三桂做出的這一連串舉動,隻為了迷惑李自成!

    表麵上看,此時遼東大軍所做的行為,完全符合李自成的要求。

    他們不進京了,按照李自成的命令——返回駐地去。

    暗地,遼東三巨頭已經做好了萬全準備。

    一大早,在召集眾將之前,三人就派遣寧遠副將楊坤、遊擊將軍郭雲龍,賚書出關北上,向清廷借兵。

    信選段為:

    “乞念亡國孤臣忠義之言,(大清)速選精兵,直入中協西協(山西陝西)。

    三桂自率所部,合兵以抵都門(北京),滅流寇於宮廷,示大義於中國。

    則我朝之報北朝者,豈惟財帛?將裂地(黃河以北)以酬,不敢食言。”

    (注:這封信清史稿含糊其辭,並未收入內容,僅簡單描述了一下過程。清實錄中收錄了這份借兵信。)

    同時,吳三桂給父親吳襄去了一封書信,說了一些什兒子忠於大明,從此之後與吳襄斷絕父子關係的話。

    選段是:

    “父既不能為忠臣,兒安能為孝子乎?

    兒與父訣,不早圖賊,雖置父鼎俎旁以誘三桂,不顧也。”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我崇禎絕不上吊》,方便以後閱讀我崇禎絕不上吊第149章 骨子的賤,又豈能改變了,有些人啊,就隻要錢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我崇禎絕不上吊第149章 骨子的賤,又豈能改變了,有些人啊,就隻要錢並對我崇禎絕不上吊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