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章 方正化:“買個屁的糧,我特隻有定金!”

類別:曆史軍事 作者:火之虎vvvv 本章:第207章 方正化:“買個屁的糧,我特隻有定金!”

    聽了方正化的話,黃得功愣住了。

    鼻腔猛地就開始發酸起來:

    陛下還放心他不說,更是直接以市麵價從他手購買糧食……

    他黃得功幹得不地道啊!

    他怎就上了朱由菘的鬼船!

    黃得功惡狠狠的給了自己一個嘴巴子,抬起通紅的眼,正要拒絕方正化的提議。

    陛下還記得我,我豈能如此混賬!退出轉碼頁麵,請下載app愛閱小說閱讀最新章節。

    黃得功正待拒絕,卻聽方正化一錘定音道:

    “這件事就這說定了,每石七分,你能砍到什價位,你就拿多少的好處。

    你若是心中有愧,隻消好好為陛下做事便是。”

    方正化清楚的很。

    別看此時黃得功一臉的感動,恨不得為陛下去死!

    然而——沒有利益、僅憑一腔熱血的驅使,終將變得冷血。

    (便如寫書,人可以一時為愛發電,又豈能一世為愛發電?不夠養家糊口,唯有跳槽一途。)

    陛下很嚴肅的同他討論了這個問題,然後給出了用利益拉攏能拉攏之人,最起碼不說讓他們轉投懷抱了,最低限度做一個中立者,也是莫大的收獲!

    ……

    黃得功忽然想起了另一個問題:

    “總督,就算是小的湊到了糧食,也無法運到南陽啊!”

    方正化不理,自顧自思考著。

    黃得功隻得繼續道:

    “這大宗的糧食買賣,自然不能走陸路運輸的。

    那消耗實在是太大了!

    要是走船,就還有兩條路。

    一條折返三江營,轉入淮河水域,將糧食運到汝寧(信陽)。

    然後走陸路,翻越山區,運往南陽。

    這條路耗費很大不說,挨著運河處的那一段,實在是太艱難了!”

    (從1194年起,黃河突破南岸堤防,奪淮河支流,經淮河入海口入海,明代時,經過治理,黃河北道【渤海口舊道】幾近幹涸。

    直到1855年,清治理黃河無效,黃河再次衝毀北岸堤防,從渤海入海。

    史稱奪淮入海事件,長達661年。)

    黃得功搖搖頭,不管是陸路,和淮河,都不是最優的選擇!

    他皺眉道:

    “除開這兩條路,唯有走長江,到達武昌三鎮後,向北轉走漢江水道。

    這一條路,全是能通行大船的航道。

    船隻到達襄陽之後,轉乘200料的小船,走唐白河,即可運達南陽!

    這是最經濟、最實惠的道路了!”

    黃得功看了方正化一眼,見老總督明顯在聽,隻得繼續道:

    “然而,末將的地盤,隻能向西延伸到無為!

    再朝西的九江段,就是袁繼鹹袁總督的治所,他的地盤延伸到了湖廣薊州(湖北黃梅、黃石一代)。

    袁都督向西,則是左良玉控製的江漢。

    好吧,這兩人都還有點香火情,想來多費口舌,也該能說服。

    但是!

    便算是通過了左良玉地盤,還有白旺等占據了襄陽等地呢!”

    黃得功愁眉苦臉道:

    “總督,這糧不好運啊!”

    方正化這才開了口:

    “運糧的事你別管,我就問你,船你可能湊到?”

    “能能!”

    黃得功忙不迭的點頭:

    “福建鄭芝龍的堂弟鄭芝鳳,就是崇禎九年,考上武進士,那個鄭鴻逵。

    他當了鎮江水師!

    他駐兵不是在鎮江。”

    方正化奇道:

    “老夫記得,這人不是在南京,做錦衣衛都指揮使?

    這廝就是朝廷問鄭家索要的質子,何時獨領一軍了?”

    黃得功隻得解釋道: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我崇禎絕不上吊》,方便以後閱讀我崇禎絕不上吊第207章 方正化:“買個屁的糧,我特隻有定金!”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我崇禎絕不上吊第207章 方正化:“買個屁的糧,我特隻有定金!”並對我崇禎絕不上吊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