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2章 三輔兩掖

類別:曆史軍事 作者:火之虎vvvv 本章:第282章 三輔兩掖

    朱由檢笑著搖頭:

    “昔日漢室,有三輔,是為京兆、馮翊、扶風。

    三地拱衛京師,使得長安固若金湯。”

    “範老以為朕的新都,在這個基礎上,該如何選擇?”

    範景文眼睛驀地瞪大了。

    西漢時期,漢室都城在西安。

    關中平原狹長,基本上是沿著渭水、黃河一線存在的。

    漢時,河東的關中平原三分,自鹹陽以東、渭水以南是為京兆尹、其餘地方則是左馮翊、右扶風。

    京兆尹、左馮翊,右扶風,這是京師三輔,是官名,是主持京畿周邊地域事務的官吏。

    而京兆、馮翊、扶風,則是三輔之地,是拱衛京師的軍事重地。

    三輔——實際上就是將關中平原三分,以為都城的屏障。

    若是按照皇帝的這個思路,那南陽則就該是大明的左馮翊,而襄陽,則就是大明的右扶風了!

    “陛下欲要將新都,設立在鄧州?”

    範景文瞪大了眼睛。

    鄧州也是一個古城,已經有三千多年時光了,乃是三代時鄧國所在。

    若是加上漢時設立的涅陽重鎮(穰東),倒也不失為一個適合作為京師的好地方。

    隻是……

    “陛下啊!”

    範景文急忙道:

    “鄧州一帶雖然河流密布,然而,河流流量太少,作為都城——

    就算以北都的人口來計算,都城設立在鄧州……

    缺水將會成為大明的新難題啊!”

    鄧州缺水這事,朱由檢自然知道,聞言,他哈哈大笑:

    “範老可曾去往光化以北的那片山區查看過?”

    這一片山區,是秦嶺支脈伏牛山南支尾端。

    說是山區,隻是相對於近在咫尺的南陽大平原來說的。

    實際上,這是一片山區向平原過渡的丘陵、高崗地帶,是兩大地勢板塊擠壓形成的非斷裂褶皺地貌。

    該地由多條隆起狀的崗形地勢形成,中間夾雜的山穀,則是一片片狹長的小平原。

    山頂距離地麵的高度,在150米--300米之間。

    (我寫大綱的時候,特意開車走了一趟。

    這片山區,位於丹江口、老河口、淅川、鄧州之間。

    我是從東北方丹江口水庫邊緣淅川境內,進入山區的,在山區最南方的老河口洪山嘴鎮出山。

    從這片山區東北方進山,向西行走了山區東西向的三分之二,又折轉向南,幾乎相當於從山區最北方,一直走到了最南方。

    跑了整整七個小時。

    詳細路線是——開車抵達鄧州彭橋收費站後,就趕往鄧州、淅川、丹江口交界的南水北調渠首處。

    走241國道,沿著丹江口水庫邊緣,行進了大約半個多小時。

    在國道和019鄉道交匯處,走019鄉道半小時後,進入大山內部的鄉間小道,經過當地人稱“煤眼”處後,折轉向南,最後經過老河口的洪山嘴鎮出山。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我崇禎絕不上吊》,方便以後閱讀我崇禎絕不上吊第282章 三輔兩掖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我崇禎絕不上吊第282章 三輔兩掖並對我崇禎絕不上吊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