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9章 南北兩個大明的鮮明對比

類別:曆史軍事 作者:火之虎vvvv 本章:第359章 南北兩個大明的鮮明對比

    人多膽壯,不知道誰先拉了阮大一把,局勢頓時混亂起來。

    士人們一擁而上,撕扯著阮大的衣甲。

    甚至,還有人抬起大腳丫子猛踹……

    ……

    阮大本是東林黨骨幹。

    天啟四年、吏科都給事中空缺,於是左光鬥讓阮大上京補缺。

    按照官場資曆,這個位置本就是阮大的。

    誰知道,趙南星、高攀龍、楊漣等所謂的六君子,讓高攀龍的弟子魏大中,當了這個六科權利第一的官職,讓阮大做了六科最末工科的位置上。

    阮大自然有怨氣啊,憑啥讓一個啥都不如他的魏大中(寫核舟記的老爹),擠了自己的位置呢?

    就因為他是高攀龍弟子嗎?

    在這樣的情況下,魏忠賢幫了阮大一把,給撥亂反正了。

    誰知道,這一下,徹底捅了馬蜂窩。

    東林火力開足,噴的阮大一個月都沒幹到,灰溜溜的辭官歸鄉。

    從此,阮大就與東林決裂。

    後來魏忠賢坐大,於是就將阮大提拔起來。

    這期間的阮大,也沒有針對東林一脈,他萬事不發表意見,做了一個好好先生。

    誰知道,阮大的退讓,並沒有得到清淨。

    就像是那句俗話:“人讓人,那是再讓三尺又何妨。人若是讓狗,那換來的隻會是追著你的屁股咬!”

    但是,在魏忠賢那討不了好處的東林,滿腔怒火無處發泄,於是就對準了阮大。

    東林君子們,宛若瘋狗一般,追著阮大瘋咬……

    就這樣,阮大名聲臭了。

    甚至,連懷寧家鄉,都不要他,出現了曆史上的千古奇景——桐城不要,懷寧不收。

    後來,清朝修《明史》。

    雖然明史總裁,是桐城人張廷玉。

    但是,清廷特意讓劉宗周弟子黃宗羲,來主持具體的編撰。

    因為黃宗羲名聲太大了,拉攏了黃宗羲,就等於拉攏住了江南文人。

    黃宗羲雖然沒去,但是,卻讓兒子黃百家,徒弟萬斯同、萬言,以及侄兒等人,去參與編撰了。

    其間,黃宗羲與萬斯同等人往來書信不斷。

    明史完全是在黃宗羲的指導下編纂的。

    《明史》名義上的總裁是張廷玉,實際上總編撰卻是萬斯同,並且,明史從內容到體例,都是在黃宗羲的掌控下編撰的。

    黃宗羲的隔代弟子全祖望,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

    “公(黃宗羲)雖不赴征書(指明史),而史局大案,總裁必於公”、“至於死忠之籍,(黃宗羲)猶多確核。”

    看明白了嗎?

    《明史》都是人家指導下編纂的,總不能說自己派係當時沒幹人事吧?

    於是,弘光朝滅亡的這口鍋,就被扣在了馬士英、阮大身上。

    事實上——這兩人,最後屢戰屢敗!

    最後馬士英戰死、阮大聽聞馬士英戰死,跳崖死了。

    如果按照蓋棺定論的原則——兩人都為大明盡了忠。

    反倒是“剛直不阿”的“眾正”們,搖尾乞憐,跪地請降,甚至名列清廷三公……

    可笑不?

    哦!

    對了!

    還汙蔑人家的死亡,說是投降了,有人說投降了,有人見到投降後又被殺了……

    就很離譜!

    我就發現一件事——水軍這是有遺傳的啊,早就出現了呢!

    ……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我崇禎絕不上吊》,方便以後閱讀我崇禎絕不上吊第359章 南北兩個大明的鮮明對比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我崇禎絕不上吊第359章 南北兩個大明的鮮明對比並對我崇禎絕不上吊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