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9章 王夫之探工地

類別:曆史軍事 作者:火之虎vvvv 本章:第369章 王夫之探工地

    “好了,好了,大喜的日子,就不要說這些了!”

    “我們已經三月不曾見麵,正該敘敘舊。”

    ……

    王朝聘是湖廣衡陽人。

    他本是一地大儒,名聲遠揚,曾進京在國子監求學。

    王朝聘學問很好,名聲也很大。

    奈何卻遭受了東林溫體仁黨羽的索賄。

    王朝聘一怒之下,斥了索賄的黨人。

    就這樣,王朝聘被迫隻得回鄉。

    回到衡陽後,王朝聘用心教導三子,王介之、王參之、王夫之。

    王家三子頗為靈慧,皆有乃父的風骨,尤其是三子王夫之,更是遠近聞名的神童。

    崇禎五年,13歲的王夫之就中了秀才,一時名聲大噪!

    十三歲的秀才公,這可是千古少有之事啊!

    有人說小時了了大未必佳。

    遠的不說,東林圈子那多名聲在外的神童,莫說是十三歲的秀才公了,人家更小的都有!

    但是啊,這秀才和秀才,地區的不同,含金量也是不一樣的。

    王夫之用自身,證明了那些吹捧起來的神童,和真正神童的差距!

    崇禎十五年,23歲的王夫之,和長兄王介之一道,高中舉人。

    (這就相當於z法大的博士,還是早幾年的。)

    王夫之的名聲,一時無兩。

    23歲的舉人!

    有科舉以來,都寥寥可數!

    次年,也就是前年,王氏兩兄弟趕赴京師,準備科舉。

    奈何遇上了李自成軍攻克承天,張獻忠軍攻陷蘄水……

    北上道路被阻,王夫之兄弟隻得自南昌而返。

    十月的時候,張獻忠的手下艾能奇擄走了王朝聘。

    王家在湖南的地位很是顯赫,就算王朝聘不投降,隻要打著王朝聘的名號,張獻忠就能取了大半個湖南。

    就在這危急時刻,王夫之毅然劃破手臂和麵頰,裝作傷卒,混入軍中,救出了父親。

    經過此事,王夫之更加聲名顯赫。

    ……

    皇帝自京師殺出重圍,在襄陽、南陽、鄖陽交界處,新立京師,並開辦恩科的事情,傳到了湖南。

    並且,皇帝逼城迫餉的事跡,也傳到了湖南。

    王家上下頓時大喜。

    王朝聘當即帶著兄弟王廷聘,以及三個兒子和侄兒,一並趕赴新都,準備科舉。

    王家是大族,自然不用做兩條路的苦行。

    一行人坐了三艘船,直奔新都而來。

    來到光化後,得知城內已經沒有了空餘房屋,於是便和其他考生一樣,在老河口尋了一處客棧,住了下來。

    王朝聘兄弟終究是六七十歲的人了,長途跋涉,讓他們的身體有些吃不消。

    於是,兩兄弟就選擇了安居休養。

    其他那些趕考的士子,大都將自己關在客棧,閉門苦讀。

    有門路的則是四處遞交拜帖,試圖混一個“先知”。

    就算拿不到考題,混一個大概方向,還是有可能的。

    ……

    王家滿門都是大儒,王家的第二代們,個個都能出口成詩。

    王家的小輩,自然不需要旁人的這一套歪門邪道功夫。

    新都一行,正是詩興大發的時候,來到新都的第二天,眾人便商議著要去采風。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我崇禎絕不上吊》,方便以後閱讀我崇禎絕不上吊第369章 王夫之探工地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我崇禎絕不上吊第369章 王夫之探工地並對我崇禎絕不上吊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