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3章 作死啊

類別:曆史軍事 作者:火之虎vvvv 本章:第383章 作死啊

    對於這個多才多金的好兄弟,郝搖旗是真舍不得啊!

    這些日子,他都送了自己多少好東西了!

    郝搖旗依依不舍,鄭森眼睛也是有些發紅。

    他抓著郝搖旗的手不願放開:

    “大哥隻管放心,今後隻要有小弟的一碗米飯,就有大哥你的半碗吃食!”

    “咱們親兄弟不說兩家話,今後大哥但有所需,隻管給小弟來封信就是,小弟就算砸鍋賣鐵,也要為大哥排憂解難!”

    郝搖旗看著這個被自己忽悠瘸了的傻兄弟,真情流露:

    “賢弟,陛下相召,大哥不敢耽誤你的前程,待你回來,大哥再與你不醉不休!”

    “哈哈,那是自該!”

    鄭森上了船頭,抱拳行禮:

    “大哥,小弟這就去了!”

    言畢,鄭森一揮手,下令士卒揚起船帆,借著大陸地區夏秋季節常有的東南風,揚帆起航,朝著新都而去。

    郝搖旗站在碼頭上,久久不語。

    鄭森這個兄弟,交的是真值啊!

    ……

    有的人,哪怕明知必死,為了國家,卻義無反顧,飛蛾撲火般的衝鋒陷陣。

    有的人,享盡了下巴人提供的安穩,做的都是男盜女娼之事,遇上了危險,卻直接賣了祖宗。

    就在鄭森帶著“偷”來的船隊,進入大明新都京師地界的時候,一行人卻乘著船,即將離開。

    這行人不是別人,正是被朱由檢下令“數部聯查”的張大隆刀具鋪上下眾人。

    徽州是一個人多地少的群山環繞之地。

    有民諺:十世不修,生在徽州。

    說的就是徽人生存環境的惡劣。

    因為耕地稀少,徽人男丁生下來之後,丟在私塾學幾年,若是不能考文,就會被家長塞了一個被窩卷,丟出門外,任其自生自滅。

    這樣的氛圍下,徽人最出名的就隻有兩件事——讀書做官,經商賺錢。

    自宋朝開始,大量的人口因為躲避戰禍,遷往徽州地界。

    徽人人口爆炸的同時,這種生存習性更進一步的被放大了。

    明清兩朝,徽州是出了名的文教之鄉,也是出了名的商賈之鄉。

    任何一個地方的風俗形成,都是有著客觀環境的。

    徽州艱難的生存環境,使得徽人養成了團結而排外的習性。

    官場上,徽人彼此內鬥,爭權奪利的同時,又聯合起來,擰成一股繩,為徽人提供著便利。

    商場上,徽人更是彼此吞並,盡力將自家的生意做得更大,同時,又會扶持同鄉商人。

    巨量新商賈的湧入,又使得徽商遍布天下。

    有一個不太準確的數據,明中葉以後,徽商數量,占據了天下三成之多,在典當、木材等類,更是一度超過了半數!

    有錢、有權,又有無盡生力軍。

    官商相互,官商扶持的徽人,在明中之後,成為了最特殊的一個群體。

    ……

    朱由檢確立新都之後,嗅覺敏銳的徽商,就看到了機遇。

    張小泉商號,更是最早一批進入新都的徽商之一。

    然而,當朱由檢密令下達之後,被刁難的無法生存的張大隆掌櫃,當即就將這一情況匯報到了本號內。

    按照徽商故往的經驗,張小泉當即開動鈔能力,很是籠絡了一批徽人士紳,想要為自家店鋪保駕護航。

    誰知道……

    徽人官吏見機不妙,撤出朱由檢身邊的牆頭草舉動,使得此時的大明朝堂,竟然沒有一個徽籍官吏。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我崇禎絕不上吊》,方便以後閱讀我崇禎絕不上吊第383章 作死啊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我崇禎絕不上吊第383章 作死啊並對我崇禎絕不上吊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