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2章 試探

類別:曆史軍事 作者:火之虎vvvv 本章:第552章 試探

    “頭發長見識短的貨!”

    丁鐵牛生氣了,使勁在鞋底上磕了磕煙袋鍋子。

    這才看了一眼婆娘,不滿道:

    “銀子沒了,那就再賺!

    隻要咱家的店能夠保住。

    隻要老子還能幹活。

    會少了你的吃的了!

    要是人家南下了,咱們都要被抓起來,去給人當奴隸。

    你兒子別說在大學堂讀書了,想要活著,都要看人家的心情!

    至於咱女兒,莫說是開店做生意了,怕是連活著,都是折磨!”

    丁鐵牛的聲音很大,訓斥起婆娘來,一點也不顧忌。

    這是中原男人的性格特點,小事情會堅守大男子主義,毫不留情。遇到了大事,男人通常都會站出來,撐起全家,將家人護在身下。

    因為中原經常遭受兵災,男子的獨斷意識更強。

    華夏雖大,各地男人的普遍特色,卻都很鮮明。

    比如川中,男子被稱作耙耳朵,小事不計較,一切都聽女人的,大事完全乾綱獨斷。

    這是因為川中不大容易遭受兵災,生活環境更加穩定,一旦動亂,卻會延續很長時間,因此這的男人通常小事不計較,大事就沒商量了。

    比如江南水鄉,小男人的特色,又是主流。

    這是因為這個區域的商貿環境更發達一些。

    這些不同的群像,是因為在漫長的曆史中,不同地域的社會形勢,所形成的特質。

    (說實話,中原男人在全國算不上多能幹,遠遠不如川中男兒吃苦耐勞。但是,中原男人普遍都是苦自己,很少大魚大肉,獨自一人時,通常都是苦行僧生活。

    這一點,正好與川人相反,川人通常能吃苦,卻又不虧待自己,奉行及時行樂主義,該吃吃,該喝喝。

    同一個工種,中原人普遍沒有川人掙得多。然而,年底拿回家交給妻兒的錢,中原男人卻要比川中男人多。這一點在外麵打工接觸多了的,都會明白。

    這大約是因為中原沒有百年安寧,民生更苦;四川卻經常都是數百年無戰亂,民生富裕有關。

    當然,事情無絕對,我指的是普遍現象。)

    ……

    丁鐵牛摸摸袖袋,麵還躺著兩個光溜溜的銀元。

    這是前幾天,有官爺經過門口,說他家榨的油香,將家的存貨都給買走了,人家給他的貨錢。

    身邊這傻女人,是個沒眼界的貨。

    她心疼錢。

    倆娃兒捐出去的夠多了。

    不能再刺激她了……

    等晚上了,咱悄悄出去一趟,咱也給兵娃子捐點錢。

    都是為了保護咱們小百姓的。

    人家拿命拚,咱給點銀子,那是應該的!

    《大明帝國日報》上,不是說了嘛——國家,是每一個明人的國家。愛閱小說app閱讀完整內容

    國家要是沒了,讓人家外來的和尚占了。

    那不就是前元舊事了!

    你看看北邊,多慘啊!

    人家拿命護著咱們,讓咱們安心賺錢,咱做人不能不講道理啊!

    別說是給點利潤了,就算是將家業捐出去,那也是應該的。

    做人,要懂得感恩。

    丁鐵牛瞥了瞥婆娘,打定了心思。

    ……

    丁夫人擦擦眼淚。

    男人說的不錯。

    道理是這個道理……

    可是,她就是心疼。

    這爺仨,剛剛才過上了好日子……

    這才幾天時間!

    就這樣花錢大手大腳的。

    他們難道忘記了,之前在柏林的時候,一年也難以掙十兩銀子。

    現在,隨手就給捐出去了。

    她明白男人說的在理,可是……

    她就是心疼啊!

    這倆憨娃子,你多少捐點不就好了……

    你倆捐這多!

    我滴媽呀,這是咱以前,一年也掙不回來的啊!

    ……

    鐵牛和二娃,兩個油坊夥計,聯袂走了回來。

    “你倆個棒槌,又去哪野了?”

    丁夫人悄悄擦幹眼淚,不滿的找話說道。

    “啊,師娘,師傅,我們……”

    “我們……”

    鐵牛宛若做賊被抓住了的模樣,說不出話來。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我崇禎絕不上吊》,方便以後閱讀我崇禎絕不上吊第552章 試探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我崇禎絕不上吊第552章 試探並對我崇禎絕不上吊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