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4章 絕代風華,重現神州

類別:曆史軍事 作者:火之虎vvvv 本章:第634章 絕代風華,重現神州

    雖然大朝的地方,隻是一座大帳,但是,百官們卻格外有精神。

    寅時剛過,睡了不到兩個時辰的官員們,都爬起來了。

    仔細用冷水洗了臉,穿戴好官袍,仔細的撫平每一個皺褶。

    逐漸匯集在了大帳之外。

    天色微明。

    豎立在大帳外的中軍太極圖,獵獵作響。

    旗杆高聳。

    單單旗麵就高一丈六尺,旗大一丈。

    黑綠緞為之,白綾為邊,纓頭飾以珠絡,極其華麗。

    垂在旗麵四周的號帶上,繪製著繁複的花紋。

    因為是皇帝的中軍旗,因此,號帶上,多用了祥雲等十二章紋圖案。

    (號帶:坐纛上的飄帶。)

    戚繼光《紀效新書·旗鼓》卷十六:“此不可用於行陣,重大也。”

    大纛迎風獵獵。

    端的是威嚴端重。

    三辰如常大旗飄揚!

    大帳四周,青、紅、白、黑、黃五色門旗,足足十麵之多。

    旗杆高一丈二尺,旗杆頂用纓頭珠絡雉尾裝飾。

    立在大帳的營門處外,拱衛著中軍大旗。

    豹尾旗聳立營門側方,柔順的豹尾,隨風擺動。

    五方神旗、五方形旗、五方轉光旗、五行旗、五方高照旗,各立東西南北。琇書網

    五麵二十八宿號帶,聳立眾旗之外。

    六丁、六甲、九星八門,六麵旬旗、六丁神符旗、六甲神符旗、六甲旬符旗……

    各立四周。

    再外圍,是一麵麵三角將旗。

    旌旗林立,軍容整肅,沉默中肅殺之氣彌漫。

    ……

    大明是封建時代的巔峰之一。

    單單是這旌旗,就可見一斑。

    縱然清朝黑了兩百五十多年,卻也不得不在《明史》中留下這樣一句話:

    “治隆唐宋,遠邁漢唐”!

    遍觀大明——

    困擾強漢、盛唐的西方,始終不見於史書記載,偶有小患,也舉手可平。

    甚至,臣服於大明的土司一出手,就給平定了!

    北方,硬生生打了兩百年,將世仇蒙古,打成了鐵杆,若不是文臣集團“送”,何來的東虜之患?

    東方,剛剛一統“天下”的倭國,被爆錘的閉關鎖國。

    南方,縱然文人集團都如此“送”了,然而,那幾乎一統整個次大陸的緬甸,卻被雲南幾個土司,擋住了兵鋒。

    這些……難道都是明朝運氣好嗎?

    那一千年前,就可以攻入大唐京師的西北之患,為何在明朝銷聲匿跡?

    誠如斯言——善戰者無赫赫之功。

    正因為明朝始終都能壓製周圍,才使得明朝並無那種吸睛的戰績。

    同樣——也是因為沒有外患,才使得文人集團成功的作死了……

    多囉嗦一句,說說帖木兒帝國對大明的態度吧。

    帖木兒帝國在1507年滅亡,後人逃入印度,建立了莫臥兒帝國。

    帖木兒帝國自從大明初立,就開始給明朝上貢。

    雖然帖木爾想要與大明掰腕子,也曾短暫不臣,但是,被朱棣一通大艦巨炮,給幹服了。

    自此之後,帖木兒帝國直到滅亡前,還再給大明朝貢,這都是弘治年間了(1500年左右)。

    (此時,帖木兒帝國給皇帝的貢物以玉石為主,弘治回禮是一斤玉石,回一匹布。

    我先說出答案,省的他們又要叫是拿錢買了。

    原材料換工業品,這個“送”,當真極妙!)

    這時候,帖木兒帝國已經快滅亡了,於是想要請求不走陸路(朱元璋定下),改為海路。

    結果——拿到航海貿易的文人集團,給拒絕了。

    這次朝貢之後,帖木兒帝國滅亡。

    莫臥兒帝國直到1560年以後,才徹底穩固了大半印度。

    帖木兒帝國都滅亡了啊!

    該不朝貢了吧?

    不!

    莫臥兒帝國依舊要朝貢大明。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我崇禎絕不上吊》,方便以後閱讀我崇禎絕不上吊第634章 絕代風華,重現神州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我崇禎絕不上吊第634章 絕代風華,重現神州並對我崇禎絕不上吊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