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2章 亂我民心者,亂棍打死,革除全家功名,三代不得為官

類別:曆史軍事 作者:火之虎vvvv 本章:第682章 亂我民心者,亂棍打死,革除全家功名,三代不得為官

    為什?

    為什明朝的稅收製度這奇葩?

    要知道,一個政權,她的各種製度,都是由官員製定的。

    封建時代的王朝規矩是什——君權與相權的妥協。

    或者說句最直白的:皇帝與官員之間的平衡。

    有史以來,不分中外,王朝能夠延續的前提就是君權的妥協。

    翻翻曆史:強勢的君權王朝,都不會長久——官員沒有權利,就會換了一個能讓他們有權利的王朝。

    這一點是亙古不變的。

    也就是說,王朝製度的根,在官員手上。

    當一個王朝內的官員,都演變成一個階層的時候,這個王朝的製度……

    就傾斜了!

    明朝是一個很有代表性的朝代,哪怕她的官員,出身平民人家,占據了近一半。

    但是,在明朝這種官場氛圍下,這些官員,迅速進化成了統一的階層。

    他們代表的就是豪紳的利益。

    不能同流合汙的官員,迅速就被架空,被排擠,被鏟除!

    根如此了……

    明朝製度自然就如此奇葩了。

    因為種地的——無權無勢,沒人喊。

    因為經商的——有錢請客拉關係(本身就是官場一員),國家製度自然向他們傾斜。

    這也就造成了種地百姓,越種越窮;士紳人家,越來越富的現象。

    為什我用了“非江南地區”——因為江南地區自朱元璋起,用“紙鈔交納四成,拖欠四成,實交不足兩成”的納稅方式,就成了慣例。

    貫穿整個明朝,不分大明、南明。

    這一點,恰恰是士紳階層,能夠把持官員屬性的關鍵所在!

    這種官紳勾結的模式,狹義來講,一直持續到清初。

    不能談廣義……

    直到愛新覺羅家的大刀片子亂砍之後,才老實了一些……

    在這種被江南文人豪紳集團把控的稅收製度下——

    當納稅大頭的北方,在常年幹旱、民不聊生,爆發了普遍性的農民起義後,明朝就亡了……

    這就是明亡的前倆字——“天災”。

    實際上,北方百姓,跟隨李自成、張獻忠這樣的農民軍……

    本質上也屬於躺的一種。

    既然看不到希望,百姓用實際行動,投上了無言,卻沉重的那一票……

    這也就是為什前一刻,兩人還不成氣候,被打的抱頭鼠竄——下一刻,瞬間直驅京師了。

    另一個冤大頭,就是西南。

    這個窮地方——獨力支撐了永曆朝十幾年時間。m.81ZW.??m

    這就是為什富庶的江南,卻不能鑄就南明“劃江而治”的原因所在!

    反倒是窮苦的西南,竟然能夠延續十幾年江山……

    (最後,當士紳階層齊聚西南後,很快又給玩完了。)

    明亡的真正原因,隻有四個字:“天災、人禍!”

    我更願意用倆字來表示——人禍!

    ……

    實話實說,如果是原主……

    見到一個新晉官員家族,繳納的稅銀,就超過了一個府——還真不一定會殺劉峙晟……

    因為朱家皇帝,收不到賦稅!

    還能給朝廷交稅的,崇禎不一定就舍得殺了。

    然而,大明皇帝被換了“芯”……

    當一個職業研究曆史的從業人員,替換了崇禎之後……

    今日的皇帝,豈是以前的套路,可以對付的!

    若是穿越之初,這種牆頭草,朱由檢未必會殺。

    但是!

    今非昔日了!

    漢都已經不輸於這時代的大都市。

    漢都的百工之繁榮,更是遠超這時代的任何一座城池!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我崇禎絕不上吊》,方便以後閱讀我崇禎絕不上吊第682章 亂我民心者,亂棍打死,革除全家功名,三代不得為官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我崇禎絕不上吊第682章 亂我民心者,亂棍打死,革除全家功名,三代不得為官並對我崇禎絕不上吊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