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0章 國事艱難,別擋著我升官發財

類別:曆史軍事 作者:火之虎vvvv 本章:第760章 國事艱難,別擋著我升官發財

    魏國征數清楚了,他笑了起來:

    “看樣子,今年的夏收,產量會很不錯喲!”八壹中文網

    “產量高不算啥,陛下讓人刷在村的標語,才是最大的仁政!”

    王鼎也笑了。

    而今,農業稅三十稅一的標語,已經出現在每一個村寨。

    這才是對老百姓最好的朝政!

    王鼎蹲在地上,伸手刨了刨麥地。

    四指之下,便是濕潤的泥土。

    飽含水分的土層,足足一紮厚。

    情極佳。

    好兆頭啊!

    陛下去年遷都漢都,天下災情就逐漸散去。

    今年開年,就普降甘霖。

    看今春麥苗的長勢,今年怕是要迎來大豐收了。

    這是天佑華夏啊!

    不說豐收三年了,隻要今年夏季產量能夠穩住,飽受災難的百姓,就有了一口飽飯。

    能吃飽,就是盛世。

    ……

    魏國征彎下身子,伸手刨了個土坑,將麥苗再次栽了回去。

    他扭過身,掏出疲軟的水管,放了一泡水,澆在麥苗的根部。

    難得看到魏國征不為人知的另一麵,王鼎嘴角浮現了笑意。

    陛下身邊近臣,都是這般的愛民。

    我大明何愁不興啊!

    他扭轉身子,一樣“肥水不流外人田”。

    隻是,水管的形態,就不一樣了……

    兩人給麥地施了肥,相視一笑。

    翻身上了馬,朝著已經走遠的大部隊追去。

    ……

    英山全境以中低山脈為主,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說。

    因為地處大別山群山之中,因此,英山縣雖然歸屬南直隸管轄,往來交通卻很不便利。

    魏國征到了鬆子關之後,大搖大擺的進入河南地界。

    然後立刻調頭,直撲英山而去。

    而與此同時,王鼎族人,已經開始賣力的宣傳“革左五營到來的消息”。

    羅田“一日三驚”。

    甚至,各地都在匯報,說是有一支身著駁雜衣衫的大軍,出現在了自己周圍。

    消息,宛若長了翅膀一般,飛撲各地……

    地處群山之中的英山縣,本是羅田所轄。

    南宋時期,因為羅田失陷,遂以掌握在南宋手中的羅田直河鄉,設立英山縣。

    崇禎十四年,知縣高在倫帶領全城軍民,抵抗張獻忠,盡沒。

    危急時刻,何複被起複,任英山知縣。

    麵對勢力已成的農民軍,何複卻守住了。

    憑借這個軍功,成功進入了崇禎眼中,被火線提拔,調任中央。

    此時,新任知縣程穀義,是福王朝廷派來的。

    “老爺,已經打探清楚了!”

    綽號“一撮毛”的師爺程笠源,歡天喜地的進了縣衙後宅。

    他的臉上,靠近耳朵的位置,有一個瘊子,上麵有幾根黑毛。

    因為“革左五營”在周圍出現,著急上火,火牙發作,臉上貼著狗皮膏藥的程師爺,一路小跑的來到程穀義麵前。

    兩人本是族兄弟。

    按照排行,程穀義要問程笠源,喊了一聲三哥。

    在私塾的時候,程笠源甚至要比程穀義的學問都還要好一些。

    然而,考取了秀才之後,因為長相問題,程笠源受了排擠。

    無法拜了名師,就意味著科舉走不下去了。

    萬幸的是程穀義雖然磕磕盼盼,卻也算得上是一帆風順。

    就這樣,本就是同族兄弟的程笠源,當了族弟的師爺。

    在士人群體,這叫做“投親”。

    當然,嚴格意義上來講,這個詞匯是不能在這用的。

    因為投親——指的是舉人、國子監生。

    就是投靠親友,充入幕僚的意思。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我崇禎絕不上吊》,方便以後閱讀我崇禎絕不上吊第760章 國事艱難,別擋著我升官發財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我崇禎絕不上吊第760章 國事艱難,別擋著我升官發財並對我崇禎絕不上吊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