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5 章 果然不出老夫所料

類別:曆史軍事 作者:火之虎vvvv 本章:第965 章 果然不出老夫所料

    大軍戰馬嘶鳴、人聲鼎沸。

    這正是狙擊的絕佳時機!

    若是朱由檢的正規軍在此,隻消提前埋上引燃地雷,就足以將祖大壽的兵馬,幹掉大半!

    更別提,來上十幾門“畢將軍炮”,足以炸平一切。

    就算再退一步,將改進版的“一窩蜂”拿出來,輕鬆就能擺平了一切!

    隻可惜……

    正旦之前,朱由檢隻能優先扶持李自成……

    事情總有輕重緩急,身為政治家,很多時候,朱由檢隻能選擇冷血……

    而漢都科技的大爆發,又是正旦之後的事情了。

    大明義從手上,隻有手榴彈和複漢槍,以及少量榮光係列……

    科技的爆發,就像是滾雪球。

    前期組建核心的過程很慢。

    一旦核心班子得以組建,在政策不拖後腿的情況下,發展的速度隻會越來越快!

    朱由檢有著未來數百年的見識,沒有了大清的禍害,這個時代的華夏科技,再也不會走了彎路。

    更何況,朱由檢網絡的,都是最出色的科技大牛!

    宋應星——十六、十七世紀,最全麵的科研人才!

    畢懋康——十六、十七世紀,最厲害的軍功大神!

    王徵——一個能夠獨立研究出一係列蒸汽機應用的大拿,還需要贅述嗎?

    孫雲球、陳天衢等蘇州五怪——能將眼鏡幹到十幾枚銅板一副、能夠製造望遠鏡、顯微鏡、夜明鏡、夕陽鏡、放光鏡、多麵鏡、鴛鴦鏡、半鏡、火鏡(生火鏡)……的光學大家,用文字來描述他們,就是對他們的侮辱!

    ……

    這些人被推上高位,帶來的標杆效應,何等的強大!

    伴隨著眾人的位高權重,伴隨著皇帝對他們的寵信日隆……

    伴隨著新大明的越來越強盛……

    伴隨著去往漢都的科技人員待遇日高……

    也就促進了更多的科研型人才,趕赴漢都。

    就好似,八十年代、九十年代的下廣東……

    沒有經過大清禍害的華夏科技,本就是人類的最頂峰。

    自從遠古人學會使用工具以來,除了“我聖清”那自私自利的傻逼玩意,華夏祖宗,從沒落後過!

    有了朱由檢的加持,大明科技發展的速度,自然愈發的快速。

    幾乎每時每刻,都有人提出了新思路。

    這些研究方向,會經過大匠人們的審查之後,選擇是否立項。

    而他們拿不準的,則會上報到畢懋康、畢懋良、宋應星、宋應昇、王徵、孫雲球、陳天衢、諸昇、俞天樞、高逸上……這些頂級科技牛人麵前。

    朱由檢的確不知道被滿清耽誤的幾百年,每一個新事物出現的順序……

    他也記不住一工、二工……到底出現了多少科技……

    但是,他隻需要知道大概的方向就行了。

    一眾牛人的手上,都有朱由檢整理出來的大概科技方向。

    本身就是這時代最頂尖科技人才的他們,一身的才華,加上朱由檢的見識,自然能夠為大明的科技發展,把握好了最後一道關卡!

    今日那足足上百平方公的王府洲群島,早已被各種軍工研發類科技作坊填滿。

    (五龍洲群島,是漢江最大的島嶼群。後世王府洲島,隻是其中一個,單它的麵積,就高達24平方公。)

    就這,還篩選了又篩選!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我崇禎絕不上吊》,方便以後閱讀我崇禎絕不上吊第965 章 果然不出老夫所料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我崇禎絕不上吊第965 章 果然不出老夫所料並對我崇禎絕不上吊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