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2 章 大明的本質問題

類別:曆史軍事 作者:火之虎vvvv 本章:第972 章 大明的本質問題

    李樹根蹲在白楊樹下,掏出一包襄陽煙,正要塞進嘴。

    富有起來,不差錢了的李樹根,已經舍棄了旱煙,甚至,抽的還是十八枚銅錢一包的硬盒。

    這可是素有小華子之稱,隻有掌櫃級別,才抽得起的名煙。

    李樹根能夠抽這個,足見這個辭掉了石匠工作,轉行跑了大車的家夥,獲利有多豐厚了。

    當然,這都是朱由檢一手操縱的。

    他以軍事為核心,將圍繞軍事運轉的所有人,以利益,凝結成了一個整體。

    下至各處工地、作坊內的底層工人,上至軍將、勳貴、宗室、皇室,都是這張網的一部分。

    朱由檢用新大明的各項製度,形成了一張翻天覆地的網。

    這個網的最外圍,就是農民。

    他們以糧食輸出為表現形式,以遵守納稅製度為內在核心,成為了這張網,根紮大地的無盡觸須。

    而反過來,這張網隻要還存在,就會庇護這些最不起眼的百姓。

    這張網的內部維持係統——不僅獨立,還與個人績效掛鉤的稅務稽查體係,就會成為庇護百姓免遭貪官汙吏迫害的工具。

    而土地產出的糧食,恰恰又是維持這張網的關鍵支撐。

    反過來,這張網的存在,必然是要開疆拓土的——自然又會為百姓提供無盡新土地!

    如果簡單來形容,這張網,就是朱由檢魔改的“耕戰商體係。”

    在朱由檢的計劃,這三者,會相互扶持、相互依靠,最終達到互為表的狀態。

    雖然開拓出來的土地,最上層的利益獲得方,是皇室和勳貴。

    但是,還是那句話——土地,是要有人耕作的。

    甭管誰拿走了稅收,土地最終還是要交給農民來耕作。

    三十稅一,也就是3.33%的稅收——這低的稅,最底層的那些農民們,能不擁護這張網嗎?

    而稅務係統的存在,以及皇室控股大部分作坊,自然又能夠保證商稅按照毛利潤10%的份額,來繳納。

    稅賦體係的正常運行,足以保證這套係統的完整運轉了!

    說實話,朱由檢規定的稅,在整個曆史上,都是很低了。

    當然,不能和大明比。

    因為,大明明麵上的農稅,隻有3.1%。

    不包括崇禎朝的晚明,更是隻有1.97%。

    就算把崇禎的三餉加進去,崇禎朝中央征收農業稅的稅率,也沒超過土地產出的3.5%。

    就算再加了勞役折銀,也沒超過土地產出的4%。

    而商業稅,更是低的讓人絕望,將鹽、鐵、木、鈔關、稅課司、海關……所有流通環節,全部稅收加起來,占比不到海貿份額的1%,甚至0.5%以下!

    如果用明朝商稅,來對比全國商業市場,更是隻有千分之一,甚至還達不到!

    (注:以上數據來源,密歇根大學曆史學博士黃仁宇先生《十六世紀明代中國之財政與稅收》)

    當然,這是明麵上的稅收。

    或者說,這是朱家皇室,收上來的稅賦!

    而民間呢?

    被人搶走了主導權,還有好果子給老百姓吃?

    皇帝看大明,都是朱家統治的基礎,都是大明的子民。

    記住這個“子”!

    而官紳看大明……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我崇禎絕不上吊》,方便以後閱讀我崇禎絕不上吊第972 章 大明的本質問題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我崇禎絕不上吊第972 章 大明的本質問題並對我崇禎絕不上吊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