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9章 文人多,不交稅,可怕的稅賦占比,明朝豈有不滅的道理

類別:曆史軍事 作者:火之虎vvvv 本章:第1009章 文人多,不交稅,可怕的稅賦占比,明朝豈有不滅的道理

    袁樞失笑,忍俊不禁道:

    “瑤草太過武斷,總歸還是有一二良人的。”

    馬士英眉眼一挑,抓住袁樞話語的漏洞,反駁道:

    “伯應也說了,數十萬東林、複社,黨羽遍天下,不過一二良人……”

    “呃!”

    袁樞失笑:

    “貌似的確有些少了。”

    “何止的確,那是相當之少!”

    “哈哈哈哈!”

    兩人相顧大笑。

    真不知這是可笑啊,還是悲哀。

    咋咋呼呼滿天下,嬉笑怒罵天下知……

    不!

    嫖了個婊子,也能名動曆史的東林、複社——

    竟然要靠著一二還肯為國幹事之人,來撐了場麵了……

    這他們也不說了江南多才氣了……

    占了那多朝廷大位……

    到頭來,肯為國盡忠者,竟然寥寥!

    嘖嘖!

    真不知彼等的臉,究竟陛下那新型火龍出水,能否轟掉了一根汗毛……

    方正化在南京修建新城,而張國元,卻去了江陰。

    江陰雖然是個縣城,然而,漢江商號在此地,卻是有著分號的。

    這自然是朱由檢的手尾了。

    凡是曆史上曾抵抗清軍的地方,朱由檢都安排了漢江商號進駐。

    所為的,就是今天!

    江陰不過是縣城,漢江商號卻是不小。

    甚至,經過這久的發展,占地麵積已經足足小半個城了!

    江陰隸屬南直隸常州府。

    此地緊鄰長江,頭枕揚州,腳踏杭州,左側是鎮江,右側是蘇州。

    那著名的太湖,翻過大運河,過了鄰縣無錫便是。

    自從大運河開鑿以來,這就成了繁華之地。

    明朝的蘇州,可是天下新貨之都,素有“蘇州樣”之稱。

    江陰地理環境如此優越,自然繁榮的很。

    江陰有多富?

    那遊覽天下群山,開旅遊之河的徐霞客,便是江陰人。

    徐家在江陰,隻能算二流家族,有田產一萬兩千多畝。

    這還不算店鋪!

    哦!

    對了,這是分家後,徐霞客曾祖父分到的財產。

    徐霞客多有錢呢?

    其母過壽,徐霞客修建了一個園林,給母親祝壽!

    也就是江陰——晴山亭。

    徐家的錢怎來的?

    自然是經商了。

    早在朱祁鎮的正統年間,徐家之祖徐忞就是巨富人家了。

    正統六年,朱祁鎮定都北京。(之前一直都是行在)

    徐家上輸糧草,當然用的是賑災的名義。

    這事,懂得自然懂。

    拍皇帝馬屁,洗白自身。

    畢竟,徐家的生意,與外貿脫不開關係。

    賺到足以後輩十幾代人花不完的錢,自然就要洗白了。

    實際上在朱祁鎮掌權時,就已經發現不對勁了——

    怎我曾祖永樂大帝,南征北戰,挖運河,修皇宮,修武當,修皇陵……

    大工程一件接一件,還特能有錢給民夫發工資!

    到了我這,朝臣屢屢伸著手問我要內帑撥款了!

    為啥國庫日用不足?

    是不是少了什進項?

    兩下一對比——哦!原來是少了下西洋啊!

    這就有了其後,朱祁鎮在福建製造海船120艘,讓馬雲下西洋的事情。

    (這些船,在浙閩贛“大民變”的時候,被燒毀了十二艘福船,近百艘樓船、艨艟、鬥艦、戰座船、巡坐船等……)

    徐家捐糧的時候,正巧遇到朱祁鎮屢屢支出內帑。

    明英宗一看:

    嘿!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我崇禎絕不上吊》,方便以後閱讀我崇禎絕不上吊第1009章 文人多,不交稅,可怕的稅賦占比,明朝豈有不滅的道理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我崇禎絕不上吊第1009章 文人多,不交稅,可怕的稅賦占比,明朝豈有不滅的道理並對我崇禎絕不上吊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