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041章 《永樂大典》丟失,徐光啟西學東漸?他是內賊!一

類別:曆史軍事 作者:火之虎vvvv 本章:第 1041章 《永樂大典》丟失,徐光啟西學東漸?他是內賊!一

    當然,劉芳亮還有一個重要的任務——不準一本書、一幅圖,一個字,流出大明!

    自從帶著三萬稅警上任至今,劉芳亮已經抓獲了十幾艘運輸華夏圖書的船隻了。

    挽救的流失圖書,超過三萬本。

    其中,更是不乏典籍,是——唯有北京皇宮文淵閣,才能保存的前朝“文治象征”。

    要知道,華夏是人類文明的搖籃,古往今來,但凡誌在天下的梟雄豪傑,無不推行文治。

    而皇帝下旨讓朝廷編撰的圖書,就是當朝文治的象征!

    比如《永樂大典》,就是明朝的象征。

    這些書有多少呢?

    先秦就不說,先秦是古代文化最繁榮的時期,百家爭鳴……

    隻說官方編纂,非史書類書籍。

    同時,因為字數篇幅的原因,也隻說影響比較大的。

    西漢之《七略》——著錄了當時可以看到的五百九十六家(百家學派),三萬三千零九十卷圖書。

    總字數已不知……

    (再次注明:先秦百家並非是一百家學派,而是一個“定名”。有了“綱領”,數得上字號的是189家,雜七雜八百家總數足足上千家之多。)

    三國魏之《皇覽》四十餘部,共八百餘萬字。

    南北朝比較亂,官修圖書卻很多,比如《華林遍略》、《禦覽》、《聖壽堂禦覽》……

    這列舉幾個名氣大的——

    北齊《修文殿禦覽》,內容分55個部類,共360卷,部下240個子目。

    總字數未知……

    《華林遍略》六百二十卷。

    總字數未知……

    (注:南北朝時圖書,在敦煌莫高窟保存了一部分。

    隻可惜,那無恥的敗類朝廷,卻任由西方哄搶……)

    唐代四大類書:

    《藝文類聚》100萬字;

    《北堂書鈔》疑為173卷,852類,字數未知;

    《初學記》23部,30卷,313子目,字數未知;

    《白氏六帖》30卷,字數未知。

    《通典》200卷,子目1500餘條,約190萬字。

    五代十國不說。

    宋代:

    《太平禦覽》,55部,550門,約1000卷,5474類目。

    字數未知……(據考證,約為五百萬字。)

    《太平廣記》92類,500卷,總字數未知……

    ——該書是古代神怪誌異類的小說合集,類似唐代《酉陽雜俎》,晉代《博物誌》、先秦《山海經》。

    《文苑英華》39類,1000卷,選入文章兩萬餘篇,總字數未知……

    《冊府元龜》31部,1104門,1000卷,總字數9392000餘字。

    南宋末年,遺民陳元靚編纂《事林廣記》43卷,51類,總字數未知……

    元代:

    《元一統誌》600冊,1300卷,總字數未知……

    以上列舉,不是華夏古代官修典籍的全部,而僅僅是非史書類,具有代表性的一部分。

    要知道,古代個人編纂的圖書,數量更加恐怖。

    單單“我聖清”,就足足焚毀了71萬本以上!

    我為什屢屢提起這些書籍,還特意用《冊府元龜》舉例呢?

    不單單是因為《冊府元龜》是宋代四大書之首!

    更是因為《冊府元龜》的丟失過程,我已經完全掌握,並且有了充分的證據!

    實際上,從《冊府元龜》的丟失過程,就可以推斷《永樂大典》的丟失過程。

    同樣,也可以推斷出西方盜取華夏典籍的過程!

    大家認真看看下麵我特意列舉的兩個小注,就一目了然了!

    注1:——《冊府元龜》這本書的丟失過程,就是《酌中誌》記載:

    張居正發現,被身故前大學士——張文簡公仆人,沿街叫賣,因而引發了劉若愚,對於《永樂大典》正本下落說的那句話——

    “又不知(注:指的是《冊府元龜》)今尚存內閣否也?

    承平日久,處處光景與先年不同。

    則此書之存與不存,與《永樂大典》之存貯何庫,又有誰敢饒舌問及也哉!”

    張文簡公:經過一上午的翻書,意外找到了本名——張璧。

    張璧,湖廣荊州石首人,嘉靖23年入閣,為東閣大學士,諡號“文簡”。

    也就是《酌中誌》中的“張文簡公”。

    小注:前文說過,我在《酌中誌》中,找不到張文簡公是誰。

    寫到這,憤青病犯了,就隻好去深扒了明代諡號“文簡”的大臣名單,然後一一對照……

    最終找出此人就是——張璧。

    職務——內閣東閣大學士!

    年代——嘉靖23年~24年。

    看到了嗎?

    內閣大學士!

    也隻有這個級別,才能不經聖旨,不經朝議,就拿到保存在皇宮中的珍貴書籍!

    因為,內閣學士的職責就是——“奉陳規誨,點檢題奏,票擬批答,以憑允庶政。”

    注2:——以《冊府元龜》的級別,本該是藏於皇宮之內的圖書。

    然而,郭沫若曾經在青島嶗山華嚴寺,發現了兩部《冊府元龜》。

    這不是兩本!

    而是兩部不同年代的抄本!

    ——這兩部古籍,一部保存了一百四十二冊;另一部保存了七十四冊。

    (這兩部,後來郭沫若帶走一部,青島市博物館收藏一部。)

    這是另外一個線索。

    如果這本書是明末被人收藏,自然不具有代表性。

    如果是明朝滅亡之前,被人拿走——那就足以證明我的推斷了!

    恰恰——在這兩部圖書上,都有“橫經閣收藏圖籍印”的印鑒。

    重點來了!

    橫經閣!

    而橫經閣,卻是明代嘉靖年間進士——朱大韶所建。

    朱大韶生於1517年一死於1577年。

    也就是正德十二年——萬曆五年。

    他考中進士是——嘉靖二十六年(1547)。

    被被解職歸後,建別墅名“文園”,別建“橫經閣”、“快閣”、“熊祥閣”等!

    朱大韶曆任選庶常,授檢討,南雍司業。

    按照明朝的規矩,三年一任,通常兩任一升,也就是9——18年。

    也就是最早嘉靖三十五年,最晚嘉靖四十四年。

    他就回家建房子去了……

    ——這些藏書閣,都是嘉靖後期建立的?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我崇禎絕不上吊》,方便以後閱讀我崇禎絕不上吊第 1041章 《永樂大典》丟失,徐光啟西學東漸?他是內賊!一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我崇禎絕不上吊第 1041章 《永樂大典》丟失,徐光啟西學東漸?他是內賊!一並對我崇禎絕不上吊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