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4章 《大明官吏財產申報法》

類別:曆史軍事 作者:火之虎vvvv 本章:第1124章 《大明官吏財產申報法》

    就算不說秋稅,隻計算夏糧。

    明朝萬曆以前,朝廷征收的是實物稅。

    也就是糧食、布匹、絲綢、茶葉這些。

    民間交給朝廷中央的農業正稅,加上三餉,明朝定下的是平均數是——每畝地九斤多糧,不到十斤糧食。

    為了便於計算,按照十斤取值。

    一石糧食,則以麥子、米的150斤重量計算!

    (石是容積單位,稻穀、麥子、米、雜糧,重量都不一樣。)

    就不說崇禎十三年、十四年,那雜糧高達一斤糧食一兩銀子的恐怖價格了。

    就隻按照萬曆末期以後,通常一兩半銀子,能夠購買一石糧食的價格,來兌換。

    十斤糧食,折合成銅錢,是53枚。

    一畝地需要繳納53枚銅錢。

    一斤糧食,在明初的售價是不到2枚銅錢,明末非崇禎13/14年外,大約在5枚銅錢左右。

    從這就可以看到,明代皇室製定的稅收,並不高。

    但是!

    就算按照一畝地產出隻有一石來計算,收入800枚銅錢(明初銅銀折合是1000左右),在加了三餉的情況下,繳納53枚銅錢。

    正稅稅收僅僅隻有6.625%。

    在加了三餉的情況下,明代正稅約為十五稅一。

    也就是說,被黑上天的明末三餉,導致民不聊生的說法,完全經不起推敲!

    按照這個被“公認”崇禎“橫征暴斂”,導致明朝滅亡的定額——

    ——大明正常稅收,就算不計算江南地區,單單農業稅,也該高達七千五百萬兩銀子!

    這個數值,恰恰與明初朱元璋、朱棣時期,高達兩千多萬石的稅收糧食總數,對應上了!

    也就是說,從田畝數來反推稅收數據的論斷,是正確的。

    然而呢……

    崇禎也就能收到三四百萬的銀子!ap.

    “橫征暴斂”,“導致大明滅亡”的明末三餉,每年超過七千餘萬兩白銀……

    再退一步!

    就算按照正常年景,糧價大約0.8兩一石來計算——

    單單正稅稅收,也該超過了三千萬兩白銀!

    結果呢?

    崇禎隻能拿到三四百萬的正稅!

    其他的……

    全中飽了官員的私囊!

    朱由檢不是傻子,稍微一盤算,就明白了這麵的蹊蹺!

    宋應星特意在三大殿內,新增了擴音設備。

    陳奇瑜的話,在場上千人,聽得清清楚楚。

    在場的都是人精。

    不管是朱由檢提拔上來的實幹人才,還是原本的官場人物……

    能夠走到這一步,誰不是無所不通的人精?

    陳奇瑜的一段話,承天殿內鴉雀無聲!

    這個賬,在場的,誰算不明白?

    稍微一盤算,他們就明白——皇帝已經想到了稅收麵的蹊蹺……

    朱由檢抬起頭來,泛著血絲的眼睛,環顧著眾人。

    高高在上的禦座,能夠清晰的與每一個人對視!

    不管是大殿內的重臣,還是大殿外的吏員。

    沒有人敢和皇帝對視。

    甚至,膽小者心髒幾乎都要跳了出來!

    那是皇帝嗎?

    打發叫花子,也不是這個打發法啊!

    甚至……

    就算去秦淮河上捧個姐兒成為名角——花費都不止這一點點!

    “哈哈哈!”

    朱由檢站起身來,伸手環指眾人。

    皇帝笑的很是肆意,笑的眼淚都出來了!

    張狂的笑,漸漸變了聲。

    “……”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我崇禎絕不上吊》,方便以後閱讀我崇禎絕不上吊第1124章 《大明官吏財產申報法》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我崇禎絕不上吊第1124章 《大明官吏財產申報法》並對我崇禎絕不上吊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