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282章 朱萬化:“我願戰死沙場!”

類別:曆史軍事 作者:火之虎vvvv 本章:第 1282章 朱萬化:“我願戰死沙場!”

    然而!

    朱萬化自己的話剛出口,瞬間就愣住了。

    “呃!”

    朱萬化滿臉尷尬,他明白了皇帝這做的用意。

    就是一瞬間——

    不需要褚憲章解釋,他自己就明白了皇帝這做的好處。

    皇帝掌握了鹽場,又有專門偵查走私的稅務稽查司。

    豪門想要偷稅漏稅,還真是千難萬難的事情。

    當然,鹽商若想破壞皇帝的新政策,還是有辦法的——隻需要吃下所有產出的食鹽,屯在手不對外售賣。

    等到百姓沒有鹽吃的時候,再散布風聲,挑動百姓和皇帝之間的矛盾。

    這一手,鹽商背後的東林諸賢,可是玩的門清!

    但是,這必須建立在鹽業產量,短時間內,無法突破的基礎上。

    這一點——有了水泥、推行晾曬製鹽法的皇帝,最起碼在產鹽上,已經沒有短板了。

    這還不說皇帝的勘探隊,已經找到了青海的茶卡鹽湖、察爾汗鹽湖。

    這兩個地方的鹽礦之豐厚,堪稱巨量!

    察爾汗鹽湖僅次於玻利維亞鹽湖,是世界第二大鹽湖。

    乃是名副其實的——亞洲之王!

    就算到了後世,單單察爾汗鹽湖,就足夠全人類吃兩千年!

    豪門隻要舍得花錢,朱由檢就會用潔白的天然食鹽,給他們修建一座跨海大橋起來!

    這不是吹牛!

    察爾汗鹽湖上,有一條長達32公的天然鹽橋,被人稱之為“萬丈鹽橋!”

    隻要豪門舍得給錢,朱由檢就敢拉給他們!

    甚至——豪門一股腦吃下全部產出的食鹽……

    對於朱由檢來說,這可是大喜事了!

    豪門敢吃下一石,朱由檢就會下令生產十石!

    豪門吃的越多,朱由檢越高興!

    鹽稅在出場的時候,就已經加上去了。

    買的越多,給皇帝交的稅也就越多。

    而百姓吃鹽的速度,卻是定量的。

    豪門屯的鹽越多,積壓在手的時間也就越長,吃的虧也就越大!

    皇帝的這一手,看似人人都能作為鹽商,都能夠賺了鹽業上麵的潑天富貴。

    實則,鹽商銷售的速度,才是決定能否賺錢的因素!

    新政策下——皇帝才是最大的利益獲得者啊!

    而老百姓呢?

    囤積了大量食鹽的豪紳,會不會將自己損失的錢,在加在食鹽上,提高了價格,轉而讓老百姓為他們的投資失誤買單呢?

    朱萬化剛剛想起這個念頭,就又被自己給否決了。

    褚公公說了——人人都可經商販賣食鹽。

    也就是說,鹽商原本的壟斷地位,是消失了的。

    而進價卻是公平的。

    誰都可以當鹽商,誰來賣鹽,價格都是固定的!

    新大明境內,食鹽的價格,已經從以前的普遍二三十枚銅錢一斤,被控製在了每斤五枚銅錢之內。

    甚至,山東、北直隸等地,因為距離鹽場更近,因此,鹽價隻有三文錢一斤。

    為什鹽價下降的如此之快?

    除了因為皇帝推行曬鹽法之外,更大的原因,就是廢除了鹽商的壟斷地位。

    食鹽出廠價是一文錢一斤,加稅一文。

    也就是說,出廠價是兩枚銅錢,一斤食鹽。

    哪怕是小百姓,買上百十斤,就可以販賣了!

    加上沿途花銷,兩三百枚銅錢,就能參與了鹽商的勾當,沒別的本事,又想做生意賺錢的人們,一股腦全去做了鹽商。

    離得近的,挑個扁擔,就能去販賣食鹽了。

    稍微遠的,推個小車,便能拉回了一車食鹽。

    離得在遠一點的,劃著小船、趕著牛車,一樣能夠拉回了幾百斤食鹽。

    這世上,隻要放開了權限,就再也不會出現了壟斷!

    一旦鹽商抬高價格,自然有大量的百姓,前往鹽場,購買食鹽去販賣。

    隻要有利可圖,老百姓才是最“鑽急”的!

    老百姓才是世上最聰明的人!

    能夠在最艱苦環境中,活下來的百姓,不比豪門少了多少智慧!

    古語有雲——一縣之才,足以打天下、坐江山!

    在全民參與的現狀下,鹽商哪還敢提高了價格?

    ——誰的銷售價格離譜,誰的鹽就賣不出去!

    這樣一來,最終得利的就是皇帝和百姓!

    皇帝的新政策,瞬間就削弱了鹽商提高售價的可能性。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我崇禎絕不上吊》,方便以後閱讀我崇禎絕不上吊第 1282章 朱萬化:“我願戰死沙場!”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我崇禎絕不上吊第 1282章 朱萬化:“我願戰死沙場!”並對我崇禎絕不上吊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