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9章 攪動(中)

類別:曆史軍事 作者:鳴奇 本章:第599章 攪動(中)

    ,

    送走了張紘,紹手下的謀士,此時再也忍住,紛紛了出來。

    當前袁紹尚不是冀州牧,曆史上的八大謀士亦尚未聚齊,此帳中有話語權的,不過攸、逄紀、袁春卿、***幾人。

    中許攸算是的第一謀士。

    這也是許攸在袁紹集團的地位連續被田豐、沮授、審配、逄紀、郭圖、淳於等人後,投降曹的一個要原因。

    其實也怪許攸,他從年輕時便跟袁紹,其之於袁紹如郭嘉之於曹昂。袁紹顯達之後,賞的卻是些沒什功的人。

    田豐做了別駕,成為袁紹的第一謀士;審配做了治中,總領幕府,又統軍事,成了紹勢力第一文臣;沮授做了奮將軍,監軍,掌兵權;郭圖、淳於瓊做了督,主管一軍;就連逄紀,也授予了兵權,唯有他許攸自視甚高,卻啥也不是,如何能沒有怨言,投降也就不奇怪了。

    不過現在的許攸,還擺他袁營第一謀士的譜。

    因此他一個口道:明公,傳國璽不能交去!

    許攸這一口,就不像是在跟袁紹商量,而是要讓袁紹他的意見來辦。不過袁紹也習了攸的風格,而且此時他身沒比攸更多謀,因此並不怪罪,而是道:子遠此言何意?

    許攸早就清楚袁紹心思,便道:明,傳國玉璽,乃天子之信物,誰有傳國玉璽,誰是正統?

    不少人還聽得稀糊,難道袁紹拿了傳國玉璽就能天子

    可紹已經明白許攸的思,他是想另立新君嗎憑什讓天下人接受?憑的除了他袁紹的名望,還有這傳國玉璽。

    來隻是想想,可傳國玉璽在手,這事就有了可作性。

    誰不喜歡國玉璽,紹也想將他握在手中。不過他也不是傻子,為臣子,私藏國玉璽,本是罪,而他又有匿下傳國玉璽的正當理由。

    於是袁紹試探著說道:交給大司馬也是可以的。

    許攸聽了,立即又道:劉伯安(劉虞)雖有名,不過此人素來迂腐,將傳國玉交與此人,後果實難預料,萬一將傳國玉奉給董卓,豈非助紂為虐乎!

    雖然劉虞是司馬,許攸卻看起他,認為他有其表。當然許攸評價也不算錯,劉虞這人,就剩個賢字。

    許攸說完,其他幾人也紛紛讚同。

    這時許攸又道:伯心思難料,番討董,他便不與明公一同。明公雖要送一場潑天富貴,可劉安能不能住,不好說。主公將傳國玉璽置於手中,到時候進退也可從容。

    袁紹聽了,思起來。

    其實袁紹也不想將傳國玉璽送出,他隻是需要一個給劉虞傳國玉璽的理由,攸的說法,強能說過去。

    子修讓我將傳國玉璽交給大司馬,可若是不給,如何跟子修交代?

    袁紹除了要有名正言順的理由,還要讓曹昂接受。否則曹昂若不願意,雖然不能跟他來搶,可勢會生出子。

    許攸聽了,立刻道子修乃是明公之婿,何會親劉虞而遠明公。明公隻要去信一封,訴之劉虞之迂腐,子修必然理解明公。

    袁紹點頭。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漢末聖人》,方便以後閱讀漢末聖人第599章 攪動(中)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漢末聖人第599章 攪動(中)並對漢末聖人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