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1章 亂袁(六)

類別:曆史軍事 作者:鳴奇 本章:第671章 亂袁(六)

    ,

    定下了立河間王劉陔監國攝政之事,心情格外地舒暢。自他代馥為冀州牧後,內憂外患,一州難靖,著實他頭爛額。今日雖不能說一掃前的困境,可總算見到一絲勝利的光。

    袁紹知道若要過這段困境,不開的支持,因此對這個女婿發地視。

    雙方聊著,曹昂又很自然地將話題往身上扯。

    眼看曹昂舊事重,袁紹也隻得歎道:修,思是我的嫡長子,是我寄予厚望之人,若非迫不得已,我如何願意將其過繼?

    【鑒於環境如此,最快器輸入--到精華書閣進行查看

    曹昂知,袁這話半真半假,卻也陪著點頭稱是。

    袁紹以為說通了曹昂,些得寸進尺,便言道:修,你與思關係最好,可否代我給顯思說明其中的利害關係?

    曹聽罷,便不由想笑,紹難道真當自己年輕幼稚嗎?

    袁還想再說,曹昂卻是將話打斷插嘴道:嶽大所言,都理解,隻我卻有不的法。

    袁紹不解道:什看法?

    曹昂道:冀州的困局,家知道,無非是公孫瓚來襲,冀州眾人望而降,其實這也必是件壞事。

    這是怎說?

    嶽父大人需要州世家大族的,可冀州世家大族卻也需要嶽父人的保護。公孫瓚個什性子,眾人皆之。之所以附者多,不過是懼其兵勢。可是公孫瓚性格暴虐,手狠厲,眾人在公孫瓚手下,怕是舒服不了。

    所以不局勢如何,隻要父大人守鄴城,用不了久,大家便會明白應該選擇誰,到時便人心盡附。

    說實話,嶽父大人沒了冀州,還可以去別的地方。可是冀州世家大族,沒了嶽父大人,就要活在公瓚的暴政之下,所以到底是更要誰,還是兩說。

    曹昂講得看似有道理,但關鍵問題是袁紹根本不知能不能鄴城,撐到反攻時。

    不過袁紹卻從明白了一,昂反對袁譚過繼,說什都不好使。

    袁紹知道說不動曹昂,所能做的,也隻有擱置了。

    這時曹昂說道:嶽父大人的為難,我也看得清楚,倒是有條建議,不知可否之。

    子修且言。

    如今鄴城的環境,顯留下來確實太合適,會加速冀州內部的分。記得前漢之時,渤郡和河間國的大部,其實不屬於冀州的。既然如此,不若以渤海郡、河間國和安平國三郡國之地設東冀州,以顯思為刺史,居於外。

    如嶽父大人有了交代,對外也算虧待了顯思。等到擊敗了公瓚,安定了冀州內部,有些情再從長計議。

    袁紹盤算著曹昂的建議,還真有些動心。

    要劃入東冀州的三郡,渤海郡為公孫範控製,間國也大部落入公孫手中,他實際上交給袁譚的隻有一個安平國。

    給兒子一個郡國作補,他如何能舍不得。

    如此一來,將袁譚外放,州世家大族滿,袁譚了地和軍隊,跟隨他的汝潁川人士也滿意,倒。

    袁紹已經同意,卻故意問道:新設一州,自光武皇帝中興以來,還是未有之事,如此安排,能服眾否?

    曹昂笑道:那這就是監國的情了。

    袁紹點點頭,也覺得想多了。畢竟他連監國都立了,難道新設一州引起的爭議比此事還要更大嗎?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漢末聖人》,方便以後閱讀漢末聖人第671章 亂袁(六)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漢末聖人第671章 亂袁(六)並對漢末聖人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