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7章 烈女案(四)

類別:曆史軍事 作者:鳴奇 本章:第1117章 烈女案(四)

    眾人聽著蔣驤的敘述,很多人是如坐針氈,如芒在背。唯有上首的曹昂麵無表情,一言不發,讓人看得心中生寒。

    待蔣驤講完之後,曹昂冷冷地問道:「物證是怎回事?」

    蔣驤道:「除了那雙鞋子是焦大誣陷之外,所謂情詩,不過是懷春少女的正常之作,而且並未有指名道姓的對象,至於銀簪,乃是當初龐中郎將送給王勇的戰利品,我還特意派人前往譙縣向龐中郎將問詢。」

    「那王繼何在?」

    「被焦氏兄妹二人謀殺後埋到一處野外,今已尋到王繼的屍體。」

    曹昂沒有再問,而是看向在場的其他人問道:「諸位可否還有疑問,可暢所欲言。」

    眾人皆是麵麵相覷,沒有言語,至於童恢,早已快步出來,摘了帽子,伏在地上,有些悲傷地說道:「主公,童恢有罪,童恢有罪啊!」

    曹昂上前將童恢扶了起來。

    「漢宗,哪怕真是童其玩忽職守,違法亂紀,也與你無關,至於什‘有罪"的話,也不要再說了,我素來是信任你的。」

    曹昂讓人將童恢扶下,回到座位上說道:「案子已經查清,可是我想問問諸位,為何一個小小的誣陷案,最後竟然是這個局麵。因為這個案子發現了,所以能夠撥亂反正,可若是沒有發現呢?有多少人跟王玉英一般,含冤入獄,最後淒慘而死。

    諸位捫心自問,是否問心無愧。諸公啊,民脂民膏,爾俸爾祿,下民易虐,上天難欺。」

    班英這時立刻站出來說道:「英主掌幕府,最後卻出了如此紕漏,還請主公降罪。」

    楊沛、李曆也紛紛出來請罪。

    曹昂擺擺手道:「我並不是想處置人,而是想問問諸位,該當如何避免再出現這樣的情況?或許這種事隻是萬中有一,可是對於被冤枉的人來說,就是滅頂之災啊。」

    眾人帶著忐忑很快被摒退,班英出了大將軍府,臉色極其難看。

    這時趙嵩說道:「主公雖然憤怒,但似乎並未準備從重處置,也不準備牽連到童公身上。」

    「幼稚!」

    班英冷冷地說道:「今天若是讓主公將這個火發出來,或許還有轉圜之機,可主公這個樣子,隻怕要大開殺戒了。」

    果不其然,曹昂下令,將所有牽扯的官員,直到刑曹從事楊沛,一律查辦。利城縣令童其判了大辟;東海國功曹閭丘免官,流放東冶;東海國相曹玉申斥;刑曹右史陳斐去官;刑曹從事楊沛免去原職,以戴罪身掌刑曹······前後處死、流放者十餘人,免官者高達二十餘人,最後林林總總,多達六十二人被問罪。

    也是楊沛是曹昂心腹老人,而且又極其有才幹,執法言明,曹昂一時也沒有合適之人替代,這才被繼續留任。

    之後曹昂又頒布了新的官員考核標準,以及司法複核標準,同時要求對全國三年來的案件進行重新複核;同時曹昂又下令,地方官在一個職位上任職不得超過五年,在一地任職不得超過八年。

    而且曹昂還重新調整了「三互法」。

    大漢的用意是好的,但有些太扯淡,過猶不及,反而到現在逐漸被廢止。曹昂調整的「三互法」適應了新的形式,簡單易操作,同時還開創性地將原本的官回避下延到吏回避。

    再之後,便是轟轟烈烈地官吏考核了。

    以督察府、審計府和記室署為主,數十人分赴各地考核官吏,而且曹昂還下令,親軍拱衛府對地方官吏有監察權。

    這個命令,本來應該是讓幕府上下官吏極其不滿的,可是在目前這個階段,誰也不敢觸曹昂的眉頭,畢竟現在幕府理虧。

    幕府上下咬著牙認下這件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漢末聖人》,方便以後閱讀漢末聖人第1117章 烈女案(四)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漢末聖人第1117章 烈女案(四)並對漢末聖人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