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5章 盟友、背叛與操戈(七)

類別:曆史軍事 作者:鳴奇 本章:第1135章 盟友、背叛與操戈(七)

    劉協等人逃入陝縣城,雖然是劫後餘生,卻一個個盡是麵如死灰。這一仗敗得實在太慘烈了,連三公九卿亦身死數人,再加上被俘的,朝廷之中都空了一多半位置。

    這個局麵,是所有人都沒有預料的,也讓所有人都無能為力。

    李傕、郭氾有了上次的教訓,根本不和朝廷談判,直接讓楊彪送出天子,否則便是玉石俱焚。為了恫嚇眾人,李傕還命部下在朝廷軍營外大聲呼喊。其怪叫之聲,讓人聽了心驚肉跳,整個朝廷軍的士氣更是降到冰點。

    眾人俱是感到恐懼,根本不敢再戰。

    這時李樂便建議道:“天子,從陝縣向東,有數百的崤函古道,艱險難行,再有李傕追兵襲擾,隻怕到不了洛陽,我軍便要全軍覆滅。倒不如從陝縣乘船沿黃河而下,經過砥柱,從孟津上岸。”

    楊彪聽了,立刻否決道:“千金之子,坐不垂堂,孔子尚且擔心暴虎馮河之事。我是弘農本地人,黃河水路複雜,此地向東有三十六個險灘,咱們又無大船,若是在水上出事,逃都沒有辦法。所以走水路實在是太冒險,決不可使天子親臨險境。”

    侍中劉艾也立刻說道:“我以前擔任過陝縣令,也知道險灘的危險。以前這有船夫,乘船仍有危險,何況如今還沒有船夫?太尉所慮極是。”

    眼看楊彪、劉艾都反對,李樂立刻便嚷嚷道:“反正崤函古道走不了。”

    李樂竟然當場耍起了無賴。

    楊彪根本看不上李樂這種匪寇習性,不再搭理他,而是看向劉協道:“天子,為今之計,最好的辦法便是從陝縣渡河北上,進入河東。隻要咱們渡過黃河,便可沿河駐防,李傕輕易難渡,眾人也便安全了。

    而且這連續兩戰,我軍的糧草幾乎喪失殆盡,隻怕到了明日,咱們就要餓肚子。我去年冬天走了一遍崤函古道,從弘農到洛陽,數百之地,幾乎盡是白地,根本弄不到糧食,唯一能弄到糧的,就隻有河東郡了。”

    “就聽太尉之言。”

    其實劉協已經不在乎去哪了?隻要能活命。

    雖然楊彪否決了李樂的建議,可對於楊彪的安排,李樂等人倒也願意。畢竟河東乃是他們的老巢,返回河東於他們也有利。

    眾人商議好了北上河東的事,當務之急便是如何突圍。

    因為對北岸的環境不了解,而且陝縣周圍,船隻不足,所以楊彪認為,應該派一部乘夜渡河,秘密準備船隻,接應主力。

    這個任務,風險極大,除了突圍北上,還要在返回之後,吸引李傕軍注意力,為天子爭取渡河時間,很可能便成了炮灰,所以根本沒有人願意接。

    不管是楊奉、董承還是李樂、胡才幾人,護衛天子是為了立功、受賞,不是要燃燒自己,照亮別人的。

    就在這時,一直陪在末尾,並未說話的劉備卻站出來說道:“末將劉備,請為先鋒。”

    劉協並不認識劉備,雖然劉備的及時救援解了天子的危難,可天子仍是沒有注意到他,還以為他跟李樂等人是一批人。

    聽得劉備姓劉,劉協有些好奇。

    “你是何人,官居何職,我之前怎從未聽說過?”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漢末聖人》,方便以後閱讀漢末聖人第1135章 盟友、背叛與操戈(七)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漢末聖人第1135章 盟友、背叛與操戈(七)並對漢末聖人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