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7章 東吳內政

類別:未分類 作者:黑風洞 本章:第1217章 東吳內政

    第1217章 東吳內政

    攤上這一個上司,桓範能說啥呢?!

    如果不是桓範還念著一點舊情,還對曹爽有一些知遇之恩的感激,他早就想辦法拖家帶口的離開北地,南下去投奔大漢了.甚至來說,去投奔司馬懿都比繼續呆在薊縣強。

    這真不能怪桓範,畢竟曹爽可是曾經把他“開除”過的人,嚴格意義上來說,桓範和曹爽之間,已經不存在所謂的“君臣之義”了。

    在這種情況下桓範依然答應了曹爽去出使東吳,桓範對曹爽可以說是仁至義盡了。

    甚至於,連桓範自己都想好了,這次促成魏吳合盟後,完成自己的使命後,自己就不會再回幽州,而是選擇棄官而去,不管是留在吳地還是去投奔季漢,都比繼續仕魏要好得多。

    隻是,這次的使命,並不是那好完成的。

    曹爽給出的出使目標,是希望用三千匹戰馬,換取東吳同樣在明年春天的時候,再次發動對兗州或者是荊州的進攻,吸引蜀賊陳兵東境。

    有一說一,這個條件,哪怕桓範站在中立的立場上去看,也覺得吸引力不夠。

    是,東吳方麵確實嚴重缺乏戰馬,一旦到了兗州等平原之地作戰的話,沒有騎兵,確實不如蜀漢的戰鬥力更強。

    但問題是,人家東吳不是傻子啊。

    三千匹戰馬固然吸引力很大,可明年開春進攻兗州,這兩件事情之間,誰的價值很大,人家算的明白的。

    今年初冬才剛剛結束了兩國戰事,雙方的士卒戰損雖然都不算太多吧,但是糧草消耗巨大.十幾萬規模的大軍,激戰半年,糧草消耗就是一個天文數字。

    你讓東吳在不到半年的時間內再次出兵,這個糧草消耗的程度,可遠比三千匹戰馬的價值要高的多。

    這筆賬,東吳從上到下,哪個算不過來?!

    再說了,真當東吳是什善茬啊,人家在盟約這方麵,可是出了名的信譽不高的.人家就是當場答應了下來,可轉頭匿了你的三千匹戰馬,派個幾千人去梁國溜達一圈,你又能拿人家怎辦呢?!

    如今的曹魏,跟東吳遠隔千不說,國力,勢力都不如人,就算要跟東吳翻臉,也拿人家沒有任何辦法。

    所以啊,按照桓範的想法,其實這次出使根本沒有必要,但.算了,上命如此,他照做便是。

    在海上漂泊了大約兩個月的事件,桓範終於在冬季最後一次大朝會之前,前往建業,見到了孫權,奉上了曹爽的條件。

    之後,不管東吳的答複任何,桓範都會在東吳過年,一直呆到明年開春。

    隻是,如今的孫權,真沒太多的功夫來搭理桓範和曹魏的請求。

    一方麵,是曹魏如今徹底成了偏安一隅的小朝廷,甚至跟東吳還遠隔千,連基本的互通有無都做不到,隻剩下了一個名義上的同盟,對東吳的幫助並不大。

    最直接的一個證明就是,上次兗州之戰時,東吳初夏出兵進攻兗州,一直到九月深秋,曹魏才陳兵幽州和益州的邊境,做出一副要反攻的架勢.這個時間差太大了,有啥好戰機都會被浪費掉的。

    再一個,曹魏方麵真的是過的一年不如一年,不僅勢力大損,連膽子也變得越來越小.曹訓領兵抵達了範陽郡邊界,最後卻隻是聽說諸葛亮要來幽州,就嚇得立刻退兵自守。

    就這個膽子,能頂個屁用。

    另一方麵,東吳內部,如今也有不小的麻煩。

    孫權在冊立太子的問題上,有些無法下定決心。

    是的,兩宮之爭的問題,最後還是在東吳內部,爆發了出來。

    這事兒吧,說到底還是得怪孫權自己。

    兩宮之爭這事兒,其實是孫權故意為之的,這是孫權在盡可能的篩選和平衡朝政,掌握權利的一個過程。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在三國的非鹹魚生活》,方便以後閱讀在三國的非鹹魚生活第1217章 東吳內政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在三國的非鹹魚生活第1217章 東吳內政並對在三國的非鹹魚生活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