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這一年、1、老人(一)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風中煙霧 本章:第一部、這一年、1、老人(一)

    1、老人(一)



    不論是早早地躺下還是不得不躺下,都是久久無法入睡。每天夜的3點鍾必醒,醒後想繼續睡,卻總是似睡非睡,完全清醒的時間肯定是早上6點鍾。



    多年以前,女兒上高中,6點鍾被鬧鍾喚醒,我起床準備早餐,女兒走後,我躺倒再睡,妻子說我的睡相得甜。女兒3年高中,我養成6點鍾必醒的習慣。女兒大學4年、研究生3年,現在外孫子5歲了,6點鍾醒後無法再睡,且醒來的時間漸漸提前。



    聽人勸,去跑步,初次跑三兩公,逐漸增加。開始還好,身疲易眠。兩個月以後,想酣睡不得不增加跑步的程,接近十公,右膝蓋突然尖疼,去醫院檢查,並無大礙。休養一個星期再跑,隻要接近十公,這種尖痛還是毫無規律地襲來,不治自愈,反複幾次以後,跑步的程不得不徘徊在七公左右。我的長跑,於爬樓梯有益,於睡眠無補。



    一日早醒,意識到自己老了。



    夜黑暗之中,閉著雙眼心中多想,且近且煩之事,令我入睡更難。不請自來的還有兒時的記憶,似乎催眠,漸漸地滋生出老人的一種嗜好——追憶往事。



    家中的舊物,留著,隻是棄之不舍而矣,廢物甚多。



    2、三家子



    我出生於遼寧省朝陽地區朝陽縣鬆嶺門公社三家子大隊。



    三家子大隊由三個自然村組成,中間是最大的三家子村,大隊的名字就來源這個村子。向西隔著西梁和一條河的村子,緊鄰西山的山根兒,太陽落山,東邊的山梁還有陽光,村子已經籠罩在山影中,村名叫黑影兒,黑影兒是第一生產隊,王姓是大家族。向東隔著東梁的村子是一條大溝,房屋夾溝而建,楊姓是大家族,村名叫楊家溝,楊家溝是第五生產隊。



    三家子村的民房沿著西梁和北而建,成一個大拐角。村民習慣稱作南頭、北頭、東頭。南頭是第二生產隊,慣稱南隊;北頭是第三生產隊,慣稱腰隊;東頭是第四生產隊,慣稱東隊。



    大隊的大院位於北頭和東頭之間。



    三家子的村名源自三大姓氏,南頭的高、北頭的寶、東頭的楊。我家就在村子東頭,雖然姓楊但是同東頭楊不是本家,同楊家溝的楊也不是一個家族。



    南頭至北頭有一條土路,北頭至東頭有一條土路,東西向的土路最長最寬,這條路是南隊和腰隊的分界。這條大路越過西梁後分叉,向西過河走二路是黑影兒,向北五走路是平房子大隊。大路向東越過東梁接入錦朝公路,距離三家子村二路有一個車站——鬆嶺門站,從車站向南三路就是鬆嶺門大隊,這是一個大村子,鬆嶺門公社的大院就在村子西頭,公社大院的北麵是鬆嶺門村小學和鬆嶺門公社初中,村子中央是一個集市。



    3、我的姥姥家



    走黑影兒的北麵,過下甸子村,穿過徐家店大隊,翻過一道大山梁就是陳家油坊村,村子中央是南北走向的一條大溝。姥姥家在西山根,孤一戶,院子狹長,後院比前院大,四間房子是石頭牆、泥土屋頂,矮矮的石頭院牆,荊條編成的院子門。



    姥姥臥床不起,媽媽每天中午用溫水給姥姥擦身子。天熱,媽媽一有時間就搖動扇子給姥姥扇風,有時我也搶扇子,扇子剛到手就使勁扇。媽媽說:“你慢點扇,姥姥怕熱也怕風。”不用媽媽阻止,我沒有長勁,過了這年的陰曆五月,我剛滿七周歲。



    我抱柴火、找離家的雞,最大的作用是跑腿,去叫個人啦、借個東西的。



    後院是菜園子,土豆最多,貼著矮院牆是一圈高高的苞米。東北角有一口水井,姥爺用轆轤絞水,我來看池口子。澆黃瓜、豆角、大蔥、茄子,水流到池子底,我就用比個子還高的鐵鍬鏟泥把這個池子口堵上,讓水流進下一個池子,然後轉身打開後麵的池子口,做好澆下一個池子的準備。



    白天,姥爺要出工掙工分,澆地都是在早上和晚上。連續幾天不下雨,姥爺就摸著黑絞水。給我一個燈籠,白紙燈罩上用豆油畫一些線條,麵是半截蠟燭,燈籠用棍挑著,往池子一紮,借著燭光看池口子。我向來不穿鞋,都是泥水,沒法子穿。光腳好,池子的水滿不滿,摸著黑可以用腳來探。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村子東頭》,方便以後閱讀村子東頭第一部、這一年、1、老人(一)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村子東頭第一部、這一年、1、老人(一)並對村子東頭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