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稻田和果園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風中煙霧 本章:53、稻田和果園

    53、稻田和果園

    長蒿子的爛泥塘被公社徐書記看中,要改造成稻田。修大橋的技術員用儀器定下水渠的入口在王八脖子的上遊。

    初冬,河灘上爛泥塘邊上的王八柳叢用鋼絲繩捆住,被鏈軌拖拉機連根拔起,原地築起一道防洪石壩。

    公社廣播站搬到工地曠野的棚子,女廣播員不停地播報著新人新事。

    開挖水渠,舊河道中挖出一個王八,身體淡黃,硬殼的邊緣有軟軟的肉沿,建大橋的隊長說:“這是中華鱉。”

    王八脖子的石板上,夏天的中午趴著一層王八曬蓋子,受到驚擾的時候,王八像下餃子一樣滾落王八汀中,瞬間把一個深坑的水全攪渾,麵就有中華鱉,但是數量很少。

    挖出來的中華鱉不在水中,河流改道它被埋在沙子中,被挖出來,它還沒有死。改造稻田的徐指揮——徐書記看見它,高興到發狂,他剁掉王八頭把王八脖子直接插進口中使勁吸允中華鱉血,接過遞上來的溫水仔細漱口把每一滴血都咽進肚,然後抄起鐵鍬漫無無目的猛鏟,他手中的鐵鍬所到之處塵土飛揚,把社員挖出來的土石又填回溝中,幹到全身大汗淋漓才住手,然後跌在坐地上。

    晚上,我問田老叟:“徐書記喝完王八血,發哪門子瘋?”田老叟說:“這鱉血大補,和蛇膽、熊膽、人身、鹿茸一樣,吃下去必須全身發汗,不然麵紅耳赤鼻子竄血。”

    徐書記住在我們大隊的隊部,坐著一輛綠色帆布頂的吉普車。天冷,司機用開水燙、用火燎、用搖把猛搖仍然發動不起來的時候,楊大鵬組織人推,一群人推著吉普車從坡上往坡下跑,直到吉普車的屁股冒黑煙為止。

    請徐書記吃飯的人排著長隊,寶三爺請、高專幹請、趙校長請、狄書記請,我爸也請。

    徐書記愛吃韭菜、雞蛋、豬肉的三鮮餡煮餃,大冬天的沒有韭菜。我奶奶說:“好辦,咱們家有秋天醃的一壇子鹹韭菜,都是整根的。用涼水好好泡泡,不用多放,就是借個味。”

    徐書記進門就看見剛出鍋的餃子,說:“吃蒜,不用搗碎,我牙搗蒜。”

    徐書記中等個,禿頭頂大肚子,吃飯前先鬆開褲帶,肚子像卸貨一樣堆下去。胯上的皮套掛一把手槍,槍被上衣遮蔽,一動就露出槍嘴。

    徐書記吃了一個餃子,滿意地說:“好久沒品到這種味道了,楊校長,大冬天的哪來的韭菜?”我爸說:“這是我家的鹹韭菜。”徐書記又吃了一個餃子,說:“這餃子,也沒吃出鹹味來。”我媽說:“把鹹韭菜放在清水泡,換上五六遍水,韭菜就沒有鹽晶了。”

    在西屋,爺爺在給我們講故事,“有個軍閥,愛吃餃子,愛吃韭菜餡的餃子。他的吃法特別,餡不放韭菜,把一根韭菜包進餃子,餃子皮外麵露出一段韭菜頭,餃子煮熟後把韭菜拽出去,說:‘吃的就是這根韭菜的味。’吃蒜不搗碎直接用牙咬蒜瓣,自己命名:牙搗蒜。這個軍閥太挑剔,老換廚師。一天,又換了一個新廚師,他把一切要求交代完畢,最後強調:‘大蒜嗎,牙搗蒜。’新廚師很賣力,拿出看家的本領做好一盤韭菜餡餃子,一同端上一碗稀碎的乳色的粘粘的蒜汁。廚師煮餃子的火候恰當,軍閥沒費勁就拽出韭菜,韭菜和餃子都完好無損。用鼻子一嗅,味道不賴,找蒜瓣沒有,看見粘稠的蒜汁,此刻他的心情好,‘我從來沒吃過搗碎的蒜,今天嚐嚐。’餃子蘸蒜汁進嘴一品,‘嗯,好吃!今後就吃這碗蒜汁。’一天三頓吃餃子吃不夠,吃了一年的滿意餃子。轉年要留廚師接著幹,這廚師不想幹了,對軍閥鞠躬說:‘大帥呀,這餃子好做,蒜難搗。’軍閥趕緊說:‘漲工錢,漲工錢。’廚師麻溜跪下說:‘大帥呀,饒了我吧,你看看我。’他把牙一呲,滿口的爛牙花子,‘我要是再用這口牙搗上一年的蒜,我這牙花子就爛沒了。’”我們哈哈大笑。

    東屋的人聽見西屋的笑聲,問道:“啊——,六弟呀,笑什哪?”爺爺趕快回答:“狄支書,沒什,我在給孩子們講笑話。”

    先把芝麻炒熟,放在麵板上鋪開,再放點鹽麵,奶奶用玻璃酒瓶在芝麻上來回地蹭,芝麻碎了發粘成餅,奶奶用鏟刀刮起來,放進焯過水的白菜餡,蕎麥麵摻點榆樹皮麵用開水燙,我們吃的是蕎麥麵芝麻鹽白菜餡的大蒸餃。

    錦朝公路的三家子大橋,橋墩子已經建好了,冬季停工。

    橋梁隊吃的青菜都是我們村的,還有雞蛋、鴨蛋,有多少要多少。工地有人幹活這段時間,村人不去集市上賣,南票的礦工是集集來,雞蛋、肉、菜都漲價了。隔三差五的,東隊的豆腐坊就開一次火,為橋梁隊做豆腐。田寶坤觀察好久,說:“好東西幾十個工人比全村人能吃,大餅子我一個人比幾十個工人能吃。”戴眼鏡的隊長說:“老哥,你說話可真逗。”建橋工地上就一個戴眼鏡的,村人都叫他眼鏡。

    眼鏡說:“不是親眼見到難以相信:大馬車、鐵子、自己炒炸藥,這大壩是村人修成的。迎水的一麵建有許多順水斜的矮壩,用側壩損失來換取大壩的安全,真聰明。建造大壩的數據哪得到的?”田寶坤右手摸摸後腦勺說:“什數據啊?”眼鏡微微一笑說:“就是大壩需要建多高。”“啊,下砬子石壁上有曆年發洪水留下的水線,大壩比最高的水線高出三尺。”眼鏡點點頭說:“有道理,不過大壩長有一公多,上遊矮下遊高,每處總要用儀器測量吧?”“不用,村沒人懂什儀器。夏天沿河邊立上好多根木樁,發大水的時候河水漫過木樁,有人洑水照水位做記號,都是土辦法。”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村子東頭》,方便以後閱讀村子東頭53、稻田和果園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村子東頭53、稻田和果園並對村子東頭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