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為何不聽勸

類別:其他類型 作者:巴莫源 本章:第二十九章:為何不聽勸

    崇禎六年(16年)注定是大明王朝的多事之秋。

    正月,明將曹文詔入山西平叛,敗義軍於盂縣,殺混世王等。

    二月,農民軍攻入河北,殺參將楊遇春,敗左良玉,連下趙州、西山、順德、真定等地,實力大漲。

    五月,蒙古河套部落進犯寧夏,明總兵賀虎臣戰死。

    六月,崇禎皇帝依太監張彝憲所請催交下欠賦一千七百萬兩,下大驚,農民破產起義入民軍者更甚。

    同月滿清在孔有德的引導下兵襲旅順,明將黃龍、李幃鸞等戰死。

    七月,滿清兵略山海關。

    同月,有山東士紳王萬和報官於登州府衙,其有三艘貨船於登州沿海被劫,損失財物無數。

    八月,葡萄牙澳門總督報知大明帝國南京留守府,澳門不加勞炮廠有一鑄炮工匠失蹤。

    ………

    一個團體,最重要的就是各施其職,把所有的希望都壓在關鍵的幾個人身上,對團體的將來絕對會是一場災難。而唯一避開災難的方式就是各施其職,做到眾人分工明確。

    按照約定,劉浩很輕鬆的就劫得了王員外的貨船,押船的是王管家的兒子王三。為了表示海匪凶橫,王三以及幾個家丁一手拿著劉浩給他的銀子,一手互相在身上砍了幾刀,就回登州交差報官去了。

    現在劉浩正在擺弄著兩台床弩。弩被打造的很是結實,摸著後麵那幾條牛筋的弓弦就知道力量十足。

    劉浩又擺弄著查看一根足有一人高的弩箭。弩箭很是鋒利,箭頭足有半米,有著帶著倒刺的三條棱邊,棱邊之間各有血槽,在陽光下不住的閃著寒光。箭頭被裝上了一根結實的木杆,木杆後段帶有一個牛筋的繩環,可以用來綁上繩索。這其實就是一根長矛。

    床弩的威力很大可以把一根帶著繩子的弩箭射出百米以外,然後狠狠的釘在土牆,盡沒其身。

    劉浩給弩箭取了個叫三棱軍刺的名稱,是自己的發明,很是得意。打製弩箭的王七六很不滿意,這應該叫破甲錐,先前早有了。王七六現在變得不再那樣唯唯諾諾了。吃了幾飽飯整個人都變得精氣十足。打製了幾門火統,就知道劉浩已經舍不得吃他的肉了。所以在打製器械上,他總是和劉浩唱反調,他覺得劉浩一點都不懂工藝。劉浩看看同在一旁的楊定河,楊定河抬頭看太陽的表情,都知道他已經認同了王七六的法。

    這讓劉浩很丟臉,丟臉的結果是,破甲錐仍然被強橫的命名為三棱軍刺。唱反調的王七六則被要求全力打造三棱軍刺(不加倒刺)以及火統。楊定河則被劉浩要求要在月餘之內,讓島上眾人學會隊列走位以及火器三段射擊。

    床弩被裝上了船頭,一起的還有大量的繩索以及幾個密封的圓木桶。木桶帶有鐵環,可以把鏈接弩箭的繩索拴在木桶上。為了木桶以後在水更加顯眼,劉浩還奢侈的把木桶塗上了黃色的漆料。

    劉浩要去捕海龍公,在他回來的那就被楊老頭宣揚的島人盡知道。楊老爹和幾個有見識的漁民又苦苦勸了幾次,然而劉浩卻是鐵了心了。眾人無耐,隻能努力加固船隻準備物資。

    屠夫苦著一張臉站在劉浩的旁邊。這次出海劉浩是不準備帶他的,而是帶李朝義、楊老爹、以及隨著老爹一起新投劉浩的十幾戶青壯男丁。

    “大哥,你這事分的好不公道。這事他怎能讓貨郎(李朝義的外號)去了?他就是一個賣布頭的,除開缺斤少兩,他那啥都不會”?屠夫是個殺豬的,所以他理所當然的認為殺豬宰牛,包括這捕殺海龍公的事也應該屬於他來動手。

    “你個殺豬的,你又在胡咧咧什了”李朝義一把不滿的拽住屠夫。

    “那你我該讓誰去了”。劉浩笑了笑,揮揮手壓住了李朝義對屠夫問道。

    “我啊”,屠夫向前一步,頂開站在他和劉浩之間的李朝義。李朝義一時不查,差點被屠夫一屁股頂翻在地上。氣的李朝義滿臉通紅,對著屠夫冷哼一聲。

    屠夫對於李朝義的不滿,並不放心上。

    “大哥你看,我老李不是吹,我三歲殺雞,五歲屠狗,十歲就跟著我老子殺豬賣豬肉。這操刀殺牲,對我那就是家常便飯。大哥你在看看他”。屠夫一把又抓過身後的李朝義,“你看他,這細皮嫩肉的,拿根筷子身子都得晃三晃。我可聽楊老爹了,那海龍公可不是一般的家夥,個頭超大。就他這樣的胳膊腿,給別個塞牙都不夠個啊”。

    屠夫的一席話聽的劉浩是滿肚子打滾,卻氣的李朝義兩眼外翻,“怎,那你殺豬的就夠給塞牙縫了”?

    “什塞牙縫啊”。屠夫一把扯開自己的衣襟,一身黑亮亮的肥肉就露在了眾人眼前。他拍拍胸脯,又綣綣自己的胳膊,裂著嘴道“就我這身板,我這力氣,一頭牛我也能輕鬆放翻。再配合上我的開山大錘,管他什海龍公都隻有哭瞎的份”。

    合著,屠夫認為這鯨魚也最多就一頭牛大了。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梟與雄》,方便以後閱讀梟與雄第二十九章:為何不聽勸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梟與雄第二十九章:為何不聽勸並對梟與雄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