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人性本善

類別:其他類型 作者:孟一葉 本章:第九章:人性本善

    但依這編序也有一個問題:

    “大孟六一,這同州來的孟六一,以後就住我家啦,我家原來那個娃現在是孟三九,與你家哥哥是一個序。”一位叫大孟九七的。

    “大孟九七,你可好好待這孟六一,我看著孩子頗為靈性,有我當年風采,不然這孟六一的序能到他手上?你若待他不好,當心我老孟六一去找了族老老孟十一打你的板子!”那個大孟六一道。

    當然也有更老的一輩,但通常這一輩年歲都極大,族中一般都稱其為老太爺,那是活著的化石,一般少有人能呼其姓名。

    於是乎今日這內事廳就頗為熱鬧了,各家女眷領著自己孩子,牽著昨日分到自己家中的同宗子弟,到這內事廳領牌子。

    “孟五四家的來了沒?”一位內事族人大聲問道。

    “來啦,來啦。我家兩孩子的牌兒是多少啊?”一位婦人快步上前道。

    “嗯,孟五四家的兩塊牌子,一塊孟五四,一塊孟一九三。哦,你家孟五四現在是大孟五四了,你家原來的孩子是孟五四,這陝州來的孩子是孟一九三。”

    “哎,我家那口子瘦不拉幾的沒個幾兩肉,現在還成了大的了。”那婦人回到。

    “嫂子你就別抱怨了,兩個孟五四都到你家了,那是緣分啊。”旁邊有人起哄。

    “就是就是,這樣的事兒可不多見。”旁邊其他人也跟著應喝。

    如果有人古代女子那都是一個比一個含蓄,一個比一個溫柔,那是他不知道平民百姓之家,男子外出服其勞役,家中婦人也得早出晚歸去謀吃食,若納於言語,羞於見人,那不知會餓死多少人家,滅了多少子嗣。

    不光平民百姓之家,唐朝的風氣開放,不羈,甚至有些張揚。爾曾見女子上青樓不為賣藝而為尋樂?爾曾見大街之上,婦人執杖將那登徒子打得亂竄?爾又曾知曉那大唐第一相房玄齡,有次早朝之後不敢歸家,求了道聖旨讓家中夫人不再責怪,才敢回家的?

    女子無才,居於內室,笑不露齒,貌不飾人那都是宋以後之女子,宋朝為士大夫共治下的時代,那個不殺士人的皇族約定,將文人捧到了曆史的最高點,而武人則免不了麵上刺字淪為匹夫健卒之輩。麵對北方異族的侵入,文人才子無以對敵,堪可一戰的武人將門,卻被嚴加看管排斥於權力之外。麵對壓力,士人階層將女子視為自己最後建立權威的地方,程朱理學將女子的精神閹割發揮到了極致。

    至少唐朝各州官吏為了鼓勵生養,增加人口進行配婚,鼓勵寡婦再嫁,承認女子的社會地位,在這個開放的時代,男女大防隻防人不防君子。孟子曾有言:“男女授受不親,禮也;嫂溺,援之以手者,權也。”而至於宋,則成為“男女授受不親,嫂溺叔不援。”

    孟一葉一行五人來到內事廳,完全陷入孩童的海洋,依著大丫的性格也沒能翻起一片兒浪花,這基本上每位婦人都帶著三四名孩童,孩子的世界本就單純,外地宗族子弟或有些拘謹,但被本家孩童這一鬧也就放開了玩耍。孟氏一族對於孩童的教育並不嚴厲,很多時候都是由著其性,隻要不學壞,不為那人憎鬼嫌之事,即使德行略有偏頗,大都由他去了。

    畢竟孟子思想中最為基礎的便是“人性本善”,孟子認為仁、義、禮、智、信五種道德品質皆是與生俱來,人皆具有惻隱、羞惡、辭讓、是非之心。所有的惡行,劣行都是被後的醜惡汙染所致。他認為盡心而知性,修身而養性。成功都來自於對自身的嚴格要求,來源於其自覺性和自主性,而非他人所能強加。所以孟氏子弟隻要不自暴自棄,不與惡人為伍,便也不再過多幹涉,對於族中教習夫子,乃至族人的婚配選妻,最看重的便是德行,盡量為子弟營造一個幹淨而積極上進的環境,對於孩童的調皮,玩鬧都認為是性,隻要不太過分一般都不太壓製。

    族中眾人早就看見了孟一葉一行五人,也都知道是主家嫡子,但這並沒有讓大家覺得有何不同,甚至有些子弟在武堂中,沒少對大郎二郎進行身體上的親密接觸,當然這些接觸,最終換來的都是雙方的鼻青臉腫。

    當然,對於孟一葉的神石,大家也都有所耳聞,雖有議論但也不太在意;畢竟人家爺爺看自己孫子不太靈光,就算把上的月亮摘下來,隻要能讓孩子聰慧,那也是可以的。眾人並不因為這個寶貝沒有到自己手中而有所不滿,畢竟誰讓自己孩子沒有孟一葉笨呢,雖然這話聽著怪怪的,但事實卻也如此,難不成別人治病的東西,你還能搶著要不成?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唐宋之間》,方便以後閱讀唐宋之間第九章:人性本善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唐宋之間第九章:人性本善並對唐宋之間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