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4章 出其不意

類別:曆史軍事 作者:長弓挽月 本章:第534章 出其不意

    徐晃一戰折了許商,損失大半兵馬,領殘兵退至孟縣休整,憂悶不已。

    縣令供給糧草慰勞士兵,對徐晃言道:“西涼軍彪悍善鬥,隻以河內守軍恐難以抵擋,當速報世子求援,方為上策。”

    徐晃歎道:“中原連戰不利,河北之兵盡調往徐州、兗州,恐世子也束手無策,徒增其亂而已。”

    縣令道:“將軍莫忘了並州尚有五萬精兵,高幹自降丞相以來,養精蓄銳,卻從未效命,張燕所部黑山軍亦在上黨屯駐,足以為援。”

    徐晃蹙眉道:“高幹守並州,是為防鮮卑、匈奴,張燕所部本待支援河東,恐不敢妄動。”

    縣令急道:“河內若失,守河東又有何益,又會危及河北,此乃當務之急也!今國內憂患,危在旦夕,何顧胡人?且匈奴早已歸附,鮮卑也已殘破,不足為慮也。”

    徐晃沉吟半晌,西涼軍足有十萬,他們的悍勇他早就領教過,以河內目前的兵力,確實難以抵擋,終於點頭道:“且稟報世子軍情,看他如何定奪!”

    縣令去傳信,徐晃到軍營巡視,見軍兵士氣低落,若長此以往,不等馬超來戰,遲早要軍心渙散。

    在營中徘徊良久,忽然心生一計,連夜點五百精騎,沿濟水趕奔軹縣,當夜就在城中埋伏。

    河陽城中,一場大勝讓將漢軍士氣大增,審固見識漢軍之勇,愈發信心大增,馬岱都與徐晃有一戰之力,看來已是勝券在握。

    次日探馬來報,徐晃退至濟水沿河布防,馬岱等請令要去廝殺,趁勝出擊。

    徐庶卻道:“徐晃有統兵之能,我軍兵力不足,若出兵不利,反墮將士銳氣,待孟起大軍渡河,一鼓作氣可取河內。”

    傳令暫時按兵不動,養精蓄銳,派馬岱領兵到河岸接應馬超,將孟津兵馬渡過北岸,牽製徐晃大軍,張任和吳懿自下遊伺機渡河。

    隨著將令傳下,河陽城也緊張起來,百姓們無不欣喜支援,除了對漢軍的企盼之外,他們還知道劉琦定的各項惠民政策。

    凡是新收複之地,都會免去三年賦稅,官府還要重新劃分土地,這可是翻身的大好機會,另外單身者還包嫁娶,養兒育女更有獎勵,無不期待河內戰事早日大勝。

    郭淮昨日一場小勝,意猶未盡,正嚐到甜頭,有些按捺不住,來找徐庶獻策道:“西涼軍渡河向東而進,需防河東、上黨之兵,今徐晃大敗,魏軍士氣低落,何不趁機先取軹縣,斷河東之兵,安定後方,方可從容進兵。”

    徐庶點頭道:“伯濟之言甚合吾意,昨日吾已命審固寫信勸降軹縣,至今未有消息。”

    遂命人將審固請來問話,審固思索道:“必是軹縣令還在猶豫之中,在下願親自去勸他來降。”

    郭淮抱拳道:“末將可領兵相助,威懾守軍,再曉以利害,破城必矣!”

    “郭將軍所言極是,軹縣兵馬不過烏合之眾,若不識時務,可就地斬之。”

    軹縣縣令不來投降,審固也覺得麵上無光,他在河內這多年,連個小小的縣令都不給他麵子,簡直豈有此理。

    徐庶點頭笑道:“好,你二人一文一武,吾心安矣!”

    遂命郭淮領兵三千,與審固往軹縣鼓噪而來,大張旗鼓威懾守軍,叫他們不戰而降。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三國:開局接盤劉備,再造大漢王朝》,方便以後閱讀三國:開局接盤劉備,再造大漢王朝第534章 出其不意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三國:開局接盤劉備,再造大漢王朝第534章 出其不意並對三國:開局接盤劉備,再造大漢王朝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