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0章 螟蛉之子

類別:曆史軍事 作者:長弓挽月 本章:第570章 螟蛉之子

    孫康奉命到蒙山駐防,剛至泗水,便聞劉琦兵出四路北上,由關羽、張飛、趙雲、陳到為將,以為要呼應周瑜攻泰山,趕忙派人日夜打探前方軍情。

    次日探馬又來報,徐州兵馬折轉西北方向,都往小沛而去,孫康不敢置信,命人再探。

    他當年在徐州,可是見識過這四人的本事,隨便拿出一位來,也足以攻取小沛,所以才擔心其他三路是順勢取魯國、泰山、濟北,來與周瑜會師。

    翌日流行探馬飛報,四將確實領兵過微山湖之南,進入沛縣境內,孫康一陣頭皮發麻,歎道:“小沛縣令何德何能,竟讓這四位一起出動?”

    不由好奇心起,想必這定然又是一場龍爭虎鬥,反正在山中乏悶,也閑來無事,幹脆將斥候都派往沛縣打探消息,將前方戰事詳細稟告。

    沛縣,本為高祖龍興之地,後劉備助陶謙抗曹,曾屯兵於小沛,被陶謙表為豫州刺史,也是劉備發跡之地。

    縣令吳質出身寒微,不為鄉人所重,後曹操發榜招賢納士,前往應召才得以賞識,與曹丕更成為摯友,曾任朝歌長、元城令。

    曹操北征歸來,準備伐吳,因麾下人手不足,曹丕舉薦吳質為運糧都督,任小沛縣令調度錢糧,並派年輕小將秦朗相助,以為曆練。

    忽聞曹操敗亡,二人全都傻了眼,吳質出身寒門,又與鄉人不和,若不是曹操,根本沒有出頭之日,秦朗更是曹操義子,一夜之間失去依靠。

    秦朗聞報驚慌不已,就要假借回鄴城報信逃走,卻被吳質勸阻,徐州失守,小沛為豫州門戶,若他二人不極力安撫人心,境內必會望風而降,於是合力守禦疆境,向夏侯惇求援。

    誰知援軍未至,徐州兵先到了,吳質大驚,忙與秦朗商議道:“敵軍驟至,城中無將,如何迎敵?”

    秦朗笑道:“明府勿憂,有末將在此,賊軍休想踏進城池半步。”

    吳質愕然道:“秦將軍果能對敵?”

    秦朗一向謹小慎微,遠不如曹真、何晏等義子出名,前一陣還要臨陣脫逃,怎會突然如此有膽略?

    其實秦朗在許昌時常受母親杜氏叮囑,要為人謹慎低調,以免被曹氏宗族子弟忌恨,招致殺身之禍,所以雖受曹操喜愛,但十分低調,這在外人看來就是怯懦柔弱。

    這兩月練兵,見眾將士對他言聽計從,秦朗忽然生出幾分自信來,想國家正值危難之際,必須要有人站出來力挽狂瀾,如今沛縣告急,豈不是天賜良機?

    不說古人臨危受命,一戰成名,就是劉琦也是忽然崛起,一鳴驚人!

    自己這些年來忍辱負重,苦練武藝,學習兵法,與劉琦命運何其相似?

    如今曹丕掌權,與他交情深厚,雖不能如劉琦那般成為一方諸侯,但輔佐曹丕上位,將來封王裂土,也足以光宗耀祖。

    這幾日越想越覺得有道理,命運讓他留守小沛,便是天降大任,天賜不予,反受其咎。

    麵對吳質的質疑,秦朗大為不滿:“某自小便受丞相教導,熟知兵法韜略,又常與世子、文烈他們切磋武藝,得多位名師指點,隻是平日不顯山露水罷了!今前線告急,已容不得某低調了。”

    吳質也見識過曹真、曹彰幾人的本事,見秦朗如此說,不禁信了七八分,以為他平日為人謙遜,頓時好感倍增,抱拳道:“原來秦將軍文武雙全,恕我眼拙了。”

    秦朗傲然大笑,抱拳道:“明府盡管放心安撫百姓,備足錢糧軍器,某統城中將士,縱劉琦親至,也叫他羽而歸。”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三國:開局接盤劉備,再造大漢王朝》,方便以後閱讀三國:開局接盤劉備,再造大漢王朝第570章 螟蛉之子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三國:開局接盤劉備,再造大漢王朝第570章 螟蛉之子並對三國:開局接盤劉備,再造大漢王朝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