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沉屙不治,歸返天命

類別:曆史軍事 作者:太清妖道 本章:第四十七章 沉屙不治,歸返天命

    “臣韓王李元嘉、霍王李元軌、莊王李鳳……拜見聖人,拜見天後!”

    宗室諸王,還有一幹朝廷重臣同時俯身跪拜,參見天皇天後!

    天皇李治高坐在龍椅之上,和他並肩齊坐的正是天後武曌,武則天。

    在台階之上,雍王李賢,英王李賢和相王李旦同時站立一側,稍下一點的地方是左相劉仁軌!

    “諸位王叔,王弟,還有諸位愛卿,平身!”李治溫和的聲音從上方傳來。

    “謝聖人,謝天後!”李絢莊重的站了起來,他現在在眾人稍靠後的位置目光垂落,落在台階之下。

    “諸位王叔,王弟,一路辛苦了,朕讓人準備了午宴,午時和皇後一起招待諸位王叔,王弟!”李治的聲音很輕鬆,仿佛半點都沒有因為如今洛陽和長安傳的沸沸揚揚的謠言而有所憂慮。

    “謝聖人,謝天後!”在場眾人同時躬身,氣氛在這一瞬間不由得微微一愣。

    就在這個時候,一道儒雅的紫袍人影從諸王之中走了出來,李絢一看,赫然正是霍王李元軌。

    在這一瞬間,整個大殿的氣氛瞬間微微一凝,所有的臉色都嚴肅起來。

    李絢看著霍王李元軌眉頭微皺,不至於吧,這早就要發難了!

    “聖人,天後!”李元軌站在大殿中央,雙手拱起,麵色肅穆的說道:“太子仁孝,天下敬仰,故進神都之前,韓王兄,還有諸位王弟,王侄,托臣寫了一片悼章紀念太子,請聖人和天後預覽!”

    說著,李元軌從身下掏出一邊奏章,遞給了旁邊的太監首領王福來!

    王福來接了過去,然後雙手捧起,遞給了龍椅上的天皇李治和天後武曌。

    武曌直接接過,打開一看,臉色微有詫異,然後才遞給了天皇李治。

    李治隻是輕輕掃了一眼,就聽霍王李元軌繼續說道:“太子天資仁厚,孝心純確,戒奢虛輅,地葉蒼梧,途經紫聚。重照掩色,晨飆斷聲,隨仙驥遠,霜雪愁生,崇下武之基;遷上賓之駕,天人化生,尊挽萬古……”

    宗室諸王之中,以韓王李元嘉為長,其母出身宇文氏,身份尊貴,然論賢之名,當屬霍王李元軌。

    當年魏征曾經評價過霍王李元軌,稱其“經學文雅”,最後還將女兒嫁給了李元軌為妻。

    站在李絢身後的霍王世子李緒便是魏氏所生,家學淵源,辭賦極佳,又擅長書畫,音律。

    這隻是一片悼文,李絢微微鬆了口氣,殿中的氣氛也一下子緩和了許多。

    就在這時,突聽霍王李元軌繼續言道:“……臣在三月間曾接到太子來信,言及身體不適,未曾想旬月之間,便已經沉屙不治,歸返天命,實乃我宗室之憾,大唐之憾,天下之憾!也請陛下和天後節哀!”

    三月不適,四月重病不治,順其自然。

    “請陛下和天後節哀!”在場眾人下意識集體躬身,沉聲哀呼!

    霍王李元這一下的突然轉變,在場的幾乎絕大多數人都沒有能反應過來,隻是隨著大眾一起躬身行禮。

    在場之中,隻有一個人動作慢了不止一拍,臉上充滿了愕然和難以置信。

    其他人雖然都有些疑惑,但沒有一個人像他表現得這明顯。

    在場當中所有敏銳之人都關注到了他的異常,包括李絢,包括李元軌,李元嘉,包括郝處俊,包括劉仁軌。

    同樣包括站在上方的雍王李賢,英王李顯和相王李旦,更別說天後武曌和天皇李治。

    李賢,李顯和李旦隻是有些詫異,而那人也很快就混同與眾人之間,絲毫不顯一樣。

    但武曌和李治的臉色霎那間無比陰沉,但轉瞬就無比的漠然,一切神情消失的無影無蹤。

    莊王李風。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人在初唐:我的提示詞條老不正經》,方便以後閱讀人在初唐:我的提示詞條老不正經第四十七章 沉屙不治,歸返天命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人在初唐:我的提示詞條老不正經第四十七章 沉屙不治,歸返天命並對人在初唐:我的提示詞條老不正經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