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章 千牛威權

類別:曆史軍事 作者:太清妖道 本章:第一百一十章 千牛威權

    貞觀殿內,黃帷遍布,但偏偏清風微拂,暗香飄散。

    “洪州都督閻伯嶼上奏,洪州今年初夏之旱已解,表奏為南昌郡王請功!”

    稍作停頓,王福來看了眼靠在軟榻上的李治,見他麵露輕笑,這才繼續念道:“南昌王旬月之間不辭辛勞,奔波數州之地,誠懇祈雨,於終感動上蒼,普降甘霖,洪州諸州共受其益,閻都督企望陛下能下旨褒獎。”

    王福來的聲音徹底的停了下來,李治這個時候,才發出一陣的笑聲:“這個閻伯嶼,真是個滑頭,他哪是在為南昌王請功,明明是在為他自己請功,算了,記功一轉,蔭其一子為雲騎尉。”

    雲騎尉,武散官,正七品。

    “喏!”王福來念完之後,又換了一本奏章,繼續念道:“登州都督鄧久光稟奏,新羅王遣使入唐,朝貢謝罪,不知陛下是否允準?”

    “看來七重城一戰,是將新羅王打痛了,終於肯負荊請罪來了!”李治冷笑一聲,十分不屑,但隨即臉色就嚴肅起來。

    今年二月,雞林道大總管劉仁軌率軍大破新羅之眾於七重城;又使軍浮海而擊,攻略新羅之南境,斬獲甚眾。

    “中書省是什意見?”李治雙手抱胸,目光平視前方,不知道在想什。

    王福來合上奏本,稍微向前一步,沉聲稟奏:“登州刺史胡文彬已呈奏中書省,郝相之意,是接受新羅王的請罪,因我朝如今重心不在新羅,新羅王請罪之後,便可從東島抽軍。”

    “抽軍?”李治冷笑一聲,不客氣的說道:“新羅之人,畏威而不懷德,我朝今日撤軍,明日他們就會大舉來攻……不過這也未必就不是機會,如此,先讓中書省開始籌備撤軍事宜,同時,令安東鎮撫大使李謹行屯兵戒備,不久應有一戰,也必有一戰,一戰之後,論結果而定;命金仁問暫停揚州,先看看新羅的謝罪使怎說。”

    金仁問是新羅國王文武王之弟,對大唐忠心耿耿。

    薛仁貴昔年曾上奏表:“兄為逆首,弟作忠臣。”

    故金仁問在大唐被封為臨海郡公,食邑2000戶,並在二月一戰之後,封金仁問為新羅新任國王,打算遣其回國,徹底取代新羅國王文武王,最終徹底平定新羅。

    然而,此一時彼一時,太子病逝,導致四海動蕩,再加上新羅文武王請罪而來,朝野之間的態度已然變化。

    “喏!”王福來淺淺躬身,然後再度換一本奏章:“朔州刺史稟奏,薛大將軍調任代州一事業已公示,定襄突厥部族長阿史那泥師都,突發惡疾,病重。”

    “戎夷!”李治不屑的冷笑一聲,擺擺手,說道:“好了,說說吐蕃……”

    李治的話音未落,一名小太監便急匆匆的從殿外走來。

    小太監站在殿門三步處停步,平穩氣息,然後雙手上捧一本藍皮奏章,小太監同時稟報道:“啟稟陛下,大理寺卿張文瓘有事稟奏!”

    李治詫異的看了王福來一眼,王福來立刻躬身,走過去將奏本接上,然後才回身走到李治身側,將奏本遞在桌案上,李治伸手打開奏本,一邊看,一邊手按在太陽穴上,同時微微用力拉著眼角。

    “咦?”李治突然發出一聲驚疑,盯著手的奏本雙眉緊蹙,一旁的王福來趕緊揮揮手讓小太監退下,他剛回來,就聽到李治一掌重重的拍在了桌案上,冷聲喝道:“丘神積最近是怎回事,怎一點小事到現在都辦不好?”

    “陛下息怒!”王福來從一側端過一壺溫茶,然後在李治麵前的白瓷茶碗了倒了一杯。

    淡黃色的茶湯清澈透亮,與時人常飲的煮茶似有不一。

    李治看了一眼茶湯,長長的出了一口氣,然後將溫茶一飲而盡,然後才冷然說道:“一個教匪餘孽罷了,丘神積,還有明崇儼,弄的現在一團糟,朕當初就不應該將此事交予他做。”

    李治低下頭,目光落在奏章之上,上麵寫的正是大理寺少卿徐豫從長安發來的奏文,大理寺和長安縣,在長安平康坊的暗渠之中,發現了莊王府長史楊台的屍體。

    莊王府長史楊台,在一旬之前,就已經死在了長安。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人在初唐:我的提示詞條老不正經》,方便以後閱讀人在初唐:我的提示詞條老不正經第一百一十章 千牛威權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人在初唐:我的提示詞條老不正經第一百一十章 千牛威權並對人在初唐:我的提示詞條老不正經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