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一章 才華絕勝,氣壓幽燕

類別:曆史軍事 作者:太清妖道 本章:第一百五十一章 才華絕勝,氣壓幽燕

    李絢麵無表情的聽著普寂大師說完,目光落在了身前的靈生道人身上。

    之前就是靈生道人帶他來參與這一場論道小會,可靈生根本沒說,坐在對麵的,是禪宗神秀法師的大弟子,玉泉寺的代理主持普寂大和尚。

    站在普寂禪師身後的是他的師弟義福和尚。

    義福和尚自幼便善佛理,後更是斬斷貪念,不染塵俗。

    其母看其有佛緣,故在臨終前令其出家。

    義福和尚看上去年紀不大,隻有十五六歲模樣,但實際卻已經有二十五六年紀。

    跟在神秀法師也有數年,深受熏陶,加之佛根深重,不容輕辱。

    聽到普寂大和尚說完,靈生子淡淡一笑,平靜的開口:“天地之間,稟戾陰之氣的人,其頑凶之性不可移易,猶火可滅不能使之寒,冰可消不能使之熱;稟純陽之氣的人,自然睿哲惠和,與道冥一;二氣均合而生中人,中人為善則和氣應,不善則害氣集,教於是立焉。”

    靈生子抬頭看向李絢,點點頭道:“聖人立言為中人爾。中人入道,不必皆仙,是以教之先理其性,理其性者必平易其心,心平神和而道可冀。”

    佛家之善惡,立於教化,人人有善惡,人人能改惡從善。

    也即言,人人都有佛性,人人都能成佛。

    道家之善惡,立於先天,先天有善惡,極善者永善,極惡者永惡,然天地之間多為同有善惡的中人。

    道門教化的就是中人,中人不必以成仙為念,但能為善,則天地和氣順暢。

    李絢看向了普寂大師和義福和尚,兩人的頭頂都沒有任何詞條,靈生子也是一樣。

    普寂大師和義福和尚都是禪宗神秀的弟子,輕易想要窺探他們的底細可不容易。

    靈生子雖然看似普通,但李絢之前和道宗的幾位真人溝通後得知,這一位也來曆不俗。

    靈生子,原名吳筠,華州華陰人,少曾舉儒子業,進士落第後入嵩山,從馮齊整而受正一之法。

    然馮齊整雖居嵩山,但其師卻是茅山上清宮潘師正真人。

    馮齊整是吳筠師兄,吳筠的老師自然便是茅山潘師正真人。

    潘師正,神秀,這兩者無一人好惹,

    李絢心知道,自己是受了老師韋玄藏的牽累,這才被人盯上,才有了如今這一場所謂的“小法會。”

    目光落在四周眾人身上,距離自己最近是那位戴平巾幘,官員模樣的人頭頂,提示詞條浮現。

    【蔣偕,字大化,義興人,主客郎中,兼史館修撰。】

    之前將李絢在太子宮所說的那番話寫入史書的就是他。

    不過他並不認識李絢,之前介紹的時候,吳筠介紹的也一直都是靈機子,並沒有說出李絢的身份。

    坐在蔣偕身側的那名看上去青澀,但始終想表現出成熟的官宦子弟。

    【李思衝,吏部尚書、同平章事李敬玄長子】

    蔣偕是和李思衝一起來的,至於二人為何會走在一起,李絢也不知。

    李敬玄身為吏部尚書,天下不知道多少人是他一手提拔的,蔣偕或也是如此。

    李敬玄和劉仁軌之間的關係有些不睦,李絢倒也未曾親見。

    畢竟李敬玄雖身為吏部尚書,但並未隨侍神都,而是待在長安,處理天下官吏選拔之事。

    洛陽雖重,但天下核心依舊是長安,明年春闈,亦在長安舉辦。

    另外一側的三位士子,如今久居上清宮,就是為了備考明年二月春闈的貢生。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人在初唐:我的提示詞條老不正經》,方便以後閱讀人在初唐:我的提示詞條老不正經第一百五十一章 才華絕勝,氣壓幽燕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人在初唐:我的提示詞條老不正經第一百五十一章 才華絕勝,氣壓幽燕並對人在初唐:我的提示詞條老不正經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