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四章 羅浮真人葉法善

類別:曆史軍事 作者:太清妖道 本章:第一百六十四章 羅浮真人葉法善

    李絢陪在李治身邊,身穿明光鎧,身體挺直,手握千牛刀柄,隨著他一起走出貞觀殿。

    在四周有意無意的目光下,李絢謹慎沉穩的回道:“兩位舅父都是臣之長輩,臣本不當妄言,然陛下令出如山,臣也隻能嚐試一言。”

    李治在門口的禦輦坐下,招了招手,示意李絢湊近,笑的看著他:“你繼續!”

    李絢沉吸一口氣,一邊跟著禦輦向前進行,一邊低聲說道:“歐陽舅父為人至孝,方正寬厚,公正練達,老沉持重,眼界廣博,得陛下信重,他日必能不辜負陛下拔擢之恩,至於阿舅……”

    說到趙鞏,李絢輕歎一聲:“阿舅雖出身清河趙氏,亦是名門嫡子,但並不為家中所重,及至後來,天後為後,阿舅性情高直,亦未曾攀附,若不是臣弟之事,他也不至求至榮國夫人門下……阿舅為人灑脫,性情爽直,他雖有其能,但多年甘願蟄伏,皆是為兒女之故,臣弟心中隻有無盡感激。”

    “善,不忘本,乃人之正途。”李治感慨點頭,對於李絢,他早已經看得異常透徹,如今這番言辭隻不過讓他更為欣喜而已,為人有才,誌向遠大,又無多少野心,的確該當多信重一些。

    就在此時,一陣整齊的腳步聲從前方傳來,李絢抬頭,赫然看到又是一隊身穿明光鎧的衛士從另外一側走出。

    一架鳳輦隨即出現,並且很快朝李治這邊匯合而來。

    李絢目光迅速的從鳳輦上那道身穿明黃色鳳冠的人影身上掠過,落於一側的兩位將軍身上。

    這兩人,其中一位赫然正是李絢曾經見過的左金吾衛將軍程處弼,另一位,四旬模樣,左金吾衛中郎將打扮,但卻並不是丘神積,是金吾衛兩位中郎將的另一位。

    看到這一幕,李絢的心微微一沉。

    皇帝李治這邊,是左千牛衛將軍北平郡王李景嘉,和他這個檢校左千牛衛中郎將南昌郡王。

    武後那邊,是左金吾衛將軍程處弼和另外一位左金吾衛中郎將。

    且能看出,此人比丘神積還要更加受信重。

    這人姓楊,出身弘農楊氏,是天後之母榮國夫人堂兄之子。

    楊元卿,現在左金吾衛中郎將。

    龍輦和鳳輦很快就匯合一起,武後的目光落在李治的身上,看李治一副笑輕鬆模樣,詫異的問道:“陛下,今日何故如此開懷?”

    “是二十七郎,我們在說他上清宮那句‘人皆三秋糧’之詩,若是人人皆能如二十七郎,你我又何必如此操勞。”李治一陣感慨,但一旁的李絢聽到這,心不由得就是一緊。

    “二十七郎性情憨厚,誌向宏達,你在彭州和洪州之事,本宮也有所知。”武後上下打量著李絢,李絢趕緊惶恐拱手,腳步不停,隨著龍輦和鳳輦一同前行。

    “州縣曆練是必不可少之舉,等到他日你曆練而歸,本宮和陛下會在司農寺給你留一位置,萬勿辜負本宮和陛下對你的期盼。”武後的聲音變得嚴厲起來,李絢立刻躬身:“臣遵旨奉命。”

    司農寺,九寺之一,掌國家糧食積儲、倉廩管理及京朝官之祿米供應等事務。

    “南昌王還是不錯的。”武後抬頭看向李治,笑語盈盈的說道:“可惜有些人就是不識明珠,本宮和聖人為他們挑選了一個好好的愛婿,有的人還一個勁的往外推。”

    朝儀郎劉元朗,左相劉仁軌之子,德昌縣主劉瑾瑜之父。

    他也是所有人之中,對這場婚事心最有不滿的人。

    正是在他的安排之下,才有了上清宮的那一場精彩法會。

    就這一點來講,李絢還要感謝他,因為正是那一場法會,讓李絢在武後和皇帝麵前的印象徹底定格。

    再加上之前他諸多的巧妙安排,讓人印象大好,未來前行道路之上,李絢遭受到的阻礙將會很少很少。

    “對了,說起婚事,你的那份謝恩折本宮收到了,不過有些早了,聖旨還沒下,你就不怕中間有所變故?”武後笑語盈盈的麵目之下,暗藏著一陣陣的機鋒。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人在初唐:我的提示詞條老不正經》,方便以後閱讀人在初唐:我的提示詞條老不正經第一百六十四章 羅浮真人葉法善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人在初唐:我的提示詞條老不正經第一百六十四章 羅浮真人葉法善並對人在初唐:我的提示詞條老不正經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