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八章 太子李賢

類別:曆史軍事 作者:太清妖道 本章:第一百六十八章 太子李賢

    “道可道也,非道也。名可名也,非名也。無名萬物之始也,有名萬物之母也。故:無欲也,以觀其眇;有欲也,以觀其所徼。兩者同出,異名同謂。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韋玄藏坐在靜室之內,身前坐著三人,李絢,靈心和尹思貞,沉聲宣道。

    雖然天下諸多道門的道德經和世俗無異,但在秘傳道門之中,還保留著一些古傳道經。

    畢竟為皇帝諱,還是要避忌一些的。

    李絢坐在中央,韋玄藏醍醐灌頂一樣的聲音清晰的傳入他的耳中,讓他清晰的認識到自己的問題出在哪。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天地之間,其猶橐龠輿?虛而不屈,動而愈出。多聞數窮,不若守於中。”韋玄藏的聲音如同小河流水的聲音,在李絢耳邊流過。

    天地,聖人,皆為不仁,不若守中,不如守己。

    李絢左右雙掌瞬間繃直。

    天地,聖人,皆指皇帝。

    有唐一朝,李姓皇室自溯老子後裔,乃至追封老子為太上玄元皇帝。

    聖人南麵而治天下,必自人道始矣。

    所以,皇帝習慣被人尊稱為聖人,他們也樂的其中。

    畢竟自比聖人,總能讓他們有一股能長命百歲長生不老的錯覺。

    萬物也好,百姓也罷,在他們眼不過是芻狗。

    王公貴族,文武百官,又何嚐不是如此。

    李絢的道之所以偏了,就是因為他在洛陽這段時間,逐漸偏離了一直以來保持的重心。

    他洛陽一行,唯一做的對的,就是向皇帝進獻可治風疾的藥物。

    如果他所料不差的話,這應該是最有用的。

    在太子李弘病逝之後,李治親自處理了不少事務,武後對權利雖有掠奪,但都在可控範圍。

    李絢除了那份藥,之後的參與天陰教事務,破除行一法師***案等等,都有些本末倒置。

    甚至有些惹人反感。

    李治並不希望別人在這件事情上繼續深挖下去。

    一行法師,楊上善他們究竟在研究什,怎研究,都是皇帝不想讓人知道的。

    李絢遇到過的一些不明來源的混亂,都很有可能是皇帝在幕後操控。

    好在李絢還做了不少讓皇帝滿意的事情,比如在乾陽大殿之上的那番站隊表態,還有找出神都苑的地下密道,都是助益。

    還有幾次在太子宮和上清宮表布忠心,這才有了李絢今日婺州別駕之職。

    這就是站在皇帝之側的結果。

    老師韋玄藏說的沒錯,李絢根本沒必要做那多。

    他隻需要和諸王一起進洛陽,進獻藥物,站隊表態,住在神都苑順帶找出地下密道。

    根本不需要參與到天陰教的那些爛事,就可以獲得比這更好的效果。

    他走的路的確是有些偏了。

    韋玄藏之前雖然沒和他見過麵,但對他的所有一切都了如指掌。

    寥寥數語之間,李絢和韋玄藏已經交換了太多的信息。

    一旁的靈心和尹思貞卻並未從中聽出半點異常。

    “天長地久。天地之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也,故能長生。是以聖人退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不以其無私與,故能成其私。”說到這,韋玄藏突然停頓,看向李絢:“靈機,你心中可有所得?”

    “是的,師尊!”李絢目光誠摯的看向韋玄藏,輕聲說道:“經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韋玄藏笑了,點頭說道:“穀神不死,是謂玄牝,玄牝之門,是謂天地之根。綿綿若存,用之不勤。”

    “是!”李絢沉沉躬身。

    韋玄藏的一番話,對他來講如同醍醐灌頂一樣,茅塞頓開。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人在初唐:我的提示詞條老不正經》,方便以後閱讀人在初唐:我的提示詞條老不正經第一百六十八章 太子李賢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人在初唐:我的提示詞條老不正經第一百六十八章 太子李賢並對人在初唐:我的提示詞條老不正經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