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章 文治武功

類別:曆史軍事 作者:太清妖道 本章:第一百七十章 文治武功

    “舅父將外祖留的《九成宮醴泉銘》也送過去了?”

    李絢看著竹林邊清澈的荷池,目光閃爍間,帶起一絲愧疚。

    《九成宮醴泉銘》,是唐貞觀六年,由前相魏征撰文、李絢外祖歐陽詢書寫而成的楷書碑帖。

    整貼字形開闊,氣象莊嚴,布白勻整,間距疏朗,為九宮最準者。

    全碑血脈暢通,氣韻蕭然。

    當年太宗皇帝修複隋文帝仁壽宮,改名為九成宮,避暑遊覽宮中台觀時,偶然發現一座清泉,欣喜之餘,下令由魏徵撰文,歐陽詢書寫,刻碑。.c

    九成宮前身為隋仁壽宮,魏征為此銘,勸誡太宗以隋為戒,“居高思墜,持滿戒溢”。

    當世還好,後世將其譽為“天下第一楷書”。

    歐陽詢過世很早,當年書寫的《化度寺邑禪師舍利塔銘》、《虞恭公溫彥博碑》、《皇甫誕碑》等等碑帖早就已經散落無蹤。

    歐陽通的手隻剩下後來買回來的《九成宮醴泉銘》、《夢奠帖》、《正草千字文》《卜商帖》和《行書千字文》這些東西,如今為了李絢將《九成宮醴泉銘》送出去,就連李絢都感到心疼。

    其他還有歐陽通自己書寫的幾幅當世名帖,以及其他一些當世名家的作品,價值不菲。

    “通師兄說了,王爺若是過意不去,以後就自己寫幾幅好字,送過去便可。”餘澤輕聲安慰。

    “好字,好字又哪是那好寫的。”李絢忍不住一陣苦笑,他自己的筆法剛硬,工整筆直,哪有什美感。

    真是有些後悔,前世的時候,怎沒有把瘦金體好好的練一練,不然隻要把瘦金體拿出來,他如今也是一代書法大師。

    再加上外祖歐陽詢,舅父歐陽通的教訓傳承,絕不會有人質疑他。

    光是這手字就足夠他吃一輩子了。

    “隻要肯勤學苦練,以王爺的天資,不久之後,必能有所成。”餘澤笑的就站在一旁看熱鬧。

    “唉!”李絢搖搖頭,側頭看向旁邊的院牆,隔壁就是樂城縣公府,兩家隻有一牆之隔。

    哪邊的聲音稍微要大一些,立刻就能清楚地傳到另外一邊。

    就像現在這樣,李絢能清楚的聽到那邊歡笑的聲音,而他的腦海中浮現的,依舊是當初在古觀雨夜之中,那個身穿青色梨花紋男式圓領袍的高挑身姿。

    一副清冷模樣,宛如仙子模樣的身影。

    “好了,不說這些了。”李絢看了左右一眼,然後壓低聲音道:“陛下並未將檢校左千牛衛中郎將的官職免去,如此,再加婺州別駕之職,關鍵時刻,我們便可影響附近數州的兵力。”

    “確是如此,一切就看王爺想將戰事維持在怎樣一個規模了。”餘澤麵色嚴肅的看著李絢。

    如果再算上歐陽通和越州都督段寶玄之間的關係,浙東一帶,所有的兵力都在李絢的影響在內。

    “不,這要看陛下想要讓戰事維持在怎樣一個規模上了。”李絢輕輕的搖頭。

    在歐陽通拿出了那封給越州都督段寶玄的信件之後,李絢立刻就明白了,正在前台操盤這一切的,不是他李絢,有人不是丘神積,而是越州都督段寶玄。

    李絢和丘神積最多隻能算是投機者,隻有段寶玄才是皇帝真正信賴之人。

    身為越州都督,搞不好手還有皇帝的密旨,段寶玄輕易就能調動附近數州的兵力。

    決定他動用兵力的,絕對不是開口說上幾句話的李絢,也不是隔著老遠、在群山另一側的丘神積,而是暗中在關注天陰教兵力集結的閻莊。

    洛陽現在暗衛,隱衛,秘衛,內衛,千牛衛,金吾衛所有一切在圍繞著閻莊而動的這些人都是在做戲,在引誘天陰教的人上鉤。

    至於究竟誰會上鉤,那就要看誰更倒黴了。

    天陰教絕對會有人上鉤的,這一點李絢十分肯定。

    因為即便是他,當初在這件事情上差點都栽了跟頭。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人在初唐:我的提示詞條老不正經》,方便以後閱讀人在初唐:我的提示詞條老不正經第一百七十章 文治武功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人在初唐:我的提示詞條老不正經第一百七十章 文治武功並對人在初唐:我的提示詞條老不正經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