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六十四章 皇太孫,李重照

類別:曆史軍事 作者:太清妖道 本章:第一千一百六十四章 皇太孫,李重照

    精華書閣 ,

    東宮門前,一陣馬蹄聲急速而來。

    到了門前,李絢已經翻身下馬。

    身後,楊炯,宋之問,盧照鄰等人,也都快步跟上。

    東宮內外,早已經換了侍衛。

    全部都是宮中禁軍。

    李絢手腰牌伸出,這一次一路直進宮中。

    內殿院中,皇帝和武後站立殿中,宮中其他群臣肅然站立。

    李顯陪在皇帝和武後身側,目光望向殿中,眼中閃過陣陣擔憂。

    殿中,淒慘的嘶吼聲在不停的傳來。

    太子妃韋氏,正在生產。

    聽到身後腳步聲響起,李顯立刻回頭,看到李絢,立刻忍不住上前,抓住李絢胳膊,緊張的問道:王叔,沒事吧?

    沒事的。李絢拍了拍李顯的胳膊,然後看向轉過頭的皇帝和武後,拱手道:臣南昌王絢參見陛下,參見天後。

    嗯!李治輕輕點頭,目光看向殿中,輕鬆一聲,感慨說道:此種情形,二十七郎在總是能讓人多放心些。

    李絢趕緊拱手道:臣為太子妃診過脈,皇孫雖然貴重,但也渾然合適,安然生產不成問題。

    如此便好。李治突然就忍不住的笑了起來。

    武後回頭白了李治一眼。

    她最是明白,能夠讓皇帝如此開心,無非就是李絢說了皇孫兩個字。

    是男孩啊!

    李治也不是第一次有孫子了,但是皇長孫李光順隨著李賢被廢,而失去皇家身份,而皇次孫,臨淄郡王李光仁又被送到了洛陽,由孝敬皇帝太子妃裴氏撫養。

    這二人都不是李治說想見就都能見的。

    但如今,韋氏又將誕下男嬰,等於李治的皇位,在李顯之後,又有了傳承。

    皇帝能不高興嗎?

    武後看向李絢,很隨意的問道:南昌王在忙什?

    是城西惠民醫院之事,已經開始選址規劃,臣打算在這個冬天就蓋好。李絢拱手,然後說道:今年冬天北疆大戰,難免會有傷卒從前線下來,到時候,正好將地方調出來,供受傷士卒使用。

    還有流民。李治側身,看著李絢,說道:大戰之後,也難免會有可憐人流落到長安,你那也要注意收留。

    臣領旨。李絢認真拱手。

    李治的目光從李絢身上落在了身後楊炯,宋之問,盧照鄰等人身上,眉頭一挑,問道:東宮修書乃是定事,你們不會開口就直接修本醫術吧?

    李絢嘴角微微抽搐,然後拱手道:陛下,太子殿下還在學習當中,並不適合直接參與,故而臣和楊學士,宋學士,盧先生,還有杜學士商量過,眼下比較合適的,還是修一本《切韻》,太子監工便可。

    《切韻》?李治有些詫異,緩緩點頭,說道:這一點,倒也的確是朕沒有想到過,但的確比較合適。

    《切韻》,隋初陸法言所著韻書。

    韻,漢語讀音之書。

    《切韻》全書共分一百九十三韻;韻又按四聲歸入平、上、去、入四部分。

    折衷了南北音係,最終而定的官話。

    大唐如今的韻律,依舊繼承了前隋《切韻》。

    但無論如何,時間已經過去了八十年,時序變化,大唐也應該有一本自己的韻書。

    李治抬頭,看向薛元超說道:若朕沒有記錯,當年是陸家將薛公,劉臻、顏之推、盧思道、李若、蕭該、辛德源、魏彥淵這八個當時的著名學者請到家聚會,點評時政,又商討音韻?

    是!薛元超上前,拱手道(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

    緊急通知:精華書閣啟用新地址-,請重新收藏書簽!

    為您提供大神太清妖道的《人在初唐:我的提示詞條老不正經》,為了您下次還能查看到本書的,請務必保存好書簽!

    第一千一百六十四章 皇太孫,李重照免費.

    精華書閣 ,

    :當年祖父的確在列,此事最後由陸法言執筆,將討論商定的音韻原則記下來,於隋文帝仁壽元年編寫完成的。

    這的薛公,就是大名鼎鼎的隋朝大儒薛道衡。

    薛道衡為高穎、楊素等人敬重,唯獨得罪了楊廣。

    同時,薛道衡還有一位密友。

    司隸刺史房彥謙——房玄齡之父。

    如今東宮要重修《切韻》,不說別的,有薛元超的參與,那誰都說不出一個不是來。

    李治點點頭,說道:既然想好了要做,那就好好去做,大唐也需要一本自己的《切韻》了。

    臣等遵旨。院中群臣同時拱手,暗暗的又鬆了口氣。

    他們是好不容易,才想到要編修《切韻》的。

    《漢書》是輕易不能碰的,尤其李顯現在的文學功底不夠,強行參與,隻會惹人笑話。

    《切韻》一事,便沒有那多的政治隱患,又有薛元超參與,相對要妥帖的多。

    而且極具象征意義。

    這意味著東宮從今往後,開始逐漸掌握所有人說話之音的權利。

    透過這種方式,東宮的影響力,很快就能夠傳遞到下層。

    同時還能夠鍛煉東宮群臣的文學手段,留名後世,沒人不樂意。

    這的確是一件好事。

    眾人的目光下意識的看向李絢,因為這件事情本身就是他提出來的。

    李治轉過身,看向內殿,這個時候,內殿的叫喊聲也仿佛小了許多。

    好好做吧,三郎,讓朕看看你的能力。李治沒有看向李顯,李顯肅然拱手:喏!

    ……

    哇……的一聲,清脆的嬰兒啼哭聲,在整個東宮響起起來。

    瞬間,東宮的所有人全部都鬆了口氣。

    皇帝站了起來,目光緊緊的盯著殿內。

    雖然李絢說是男孩,但皇帝還是要親眼見到。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人在初唐:我的提示詞條老不正經》,方便以後閱讀人在初唐:我的提示詞條老不正經第一千一百六十四章 皇太孫,李重照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人在初唐:我的提示詞條老不正經第一千一百六十四章 皇太孫,李重照並對人在初唐:我的提示詞條老不正經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