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七十三章 朕腿有點疼

類別:曆史軍事 作者:太清妖道 本章:第一千二百七十三章 朕腿有點疼

    “斷糧之策你已經說了,斷水之策怕是不好行吧。”李治有些不確定的看向李絢。

    “邏些城外有邏些河,地下水聯通井水將水流送入城中。”李絢拱手,道:“故而除了在水中下毒以外,一般的手段的確很難對城中造成影響。”

    “一般的手段?”李治有些好奇,問道:“你還有其他手段?”

    “陛下,所謂水夠,乃是因為從井中一日流出的水,夠城中百姓一日所用,甚至有富裕。”李絢抬頭,抿了抿嘴唇,說道:“但若是井中流出的水,不夠城中百姓所用,那自然便有斷水之效了。”

    “如何做?”

    “兩個手段。”李絢有些不好意思的笑笑,說道:“一者是縱火,邏些城南城西,有大量的木屋,故而隻需要將這些木屋點燃,那用井水滅火,自然就要有大量消耗。”

    “你這是不打算直接燒了邏些,而是不停的消耗他們的用水。”李治已經徹底明白了李絢的手段。

    “其二者,便是截流,將邏些河,還有附近所有河流,從上遊直接截停,這樣從地下流入邏些城中的水源便會少上許多。如此雙管齊下,多用少進,時間一長,邏些自然缺水。”

    李治突然有些不安,因為李絢的這種手段,實際上用在長安城也一樣合適。

    看著眼前誠懇恭敬的李絢,腦海中剛才一閃而過的念頭瞬間消失的無影無蹤,李治點點頭,說道:“繼續。”

    “喏!”李絢拱手,認真說道:“斷水斷糧之策,都需要大量的時間,故而大體在初秋前後,兩者會相繼爆發,但誰先誰後,就不好說了。”

    “剩下的便是分離人心了。”李治坐直,目光死死的盯著李絢,問道:“你想怎做?”

    “當年曹孟德遊說江南孫權,魯肅有言,東吳誰都可以投降,唯獨孫權不可降。”李絢微微站直,認真的說道:“故而臣打算反其道而行之,優先以說服吐蕃讚普赤都鬆讚和其母沒盧氏為要,至於其他各臣,暫時完全不提。”

    “你知道的,這應該說服不了赤都鬆讚和沒盧氏,所以之後,你還是要去找各家臣子,到時對方以為抓住你的軟肋,要價更高不說,同時也會認為你虛弱,更加堅定的抵抗大唐。”李治仿佛已經看透了未來的局勢發展。

    李絢拱手,說道:“臣不會去找各家臣子的,因為等不到那個時候。”

    李治神色微微一愣,隨即問道:“怎講?”

    “陛下可能不知,自從論欽陵和讚悉若死後,噶爾家族在邏些的親近家族,要被滅門,要就投了沒盧氏,現在邏些,沒盧氏已經將所有貴族家族上下整合到了一起,不能說堅若磐石,但也是難以撼動的。”李絢神色感慨。

    在邏些,沒盧氏通過一番血洗,徹底掌控了局勢。

    想要撼動邏些的人心是非常不容易的。

    “你繼續。”李治的臉色凝重起來。

    “故而臣需要陛下誘降沒盧氏和赤都鬆讚的條件能夠開的高些,但對吐蕃臣子,則盡可能的低些,拉開差距,總會有人心生不滿的。”李絢這話,讓李治瞬間明白,這所謂的招降聖旨,不過是個引子罷了。

    當這個引子出現在人心當中的時候,它的使命也就完成了。

    “繼續。”

    “吐蕃終究是大小邦國的治理方式,一名大臣,在邏些是否能夠站穩腳步,關鍵要看他們自身的邦國實力。”李絢微微躬身,說道:“噶爾家族之所以能夠成為吐蕃最頂級家族,就是因為噶爾家族的底蘊夠強。”

    皇帝輕輕的點頭,他已經明白李絢接下來要說什了。

    “故而,那些是能夠在沒盧氏麵前說的上話的吐蕃中堅貴族,找到他的邦國,滅了便可,臣相信,勃倫讚刃會完美的完成這一任務的。”李絢的眼底深處閃過一絲狠辣。

    李治擺擺手,示意李絢繼續。

    “但若是在這個時候,陛下再發對沒盧氏和勃倫讚刃的聖旨,人心便會真正的動搖起來。”李絢拱手,說道:“但這還不夠,類似的事情來上三番五次,陛下對沒盧氏的封賞越來越高,偏偏恰好,城中斷水斷糧,沒有援兵,深沉絕望之下,百姓暴亂,這個時候,便是破城之時。”

    “善,大善。”李治抬起頭,神色滿意的點頭讚許。

    “這其實更多的,還是要看韋少府所打造的攻城器械,不過韋少府此番在那曲的確辛勞頗多。”李絢身上感慨。

    李治笑笑,擺擺手說道:“好了,他的事情朕會記得的,拿下邏些之後,會有一體封賞。”

    “多謝陛下。”李絢認真拱手。

    “你剛才所言,朕相信,明年秋,邏些必定能夠攻破,至於之後,便是將吐蕃讚普送到長安之事了。”李治思緒一時間有些恍惚,隨即他就回神說道:“之後便是吐蕃安定。”

    察覺李治的目光看過來,李絢再度躬身道:“吐蕃安定,其實難題不過有三:其一西擊象雄,然後勾連西域,其二便是南下天竺,鞏固東南;其三是將整個吐蕃化為大唐領地,戶籍,田畝,移民,唐律,諸官,所需之事繁雜無比,需要兵力也甚多,時間也長,到時還需朝中多多支持。”

    李絢沉沉的躬身,臉上帶出無比的為難,便是李治聽到李絢說的這些,也是一時有些頭疼。

    “這些你回去慢慢弄,不著急,反正有的是時間。”李治一句話便已將事情甩到了以後。

    李絢隻能拱手道:“喏!”

    李治臉上帶出一絲欣喜的笑意,說道:“太平明年初八大婚的事情你知道了?”

    “是,臣看過朝中邸報。”

    “明年你過完十五再走吧。”李治略微沉吟,接著說道:“太平曾經為薛紹求官,朕會在科考之後,將他調任東宮舍人,你覺得如何?”

    李絢頓時就明白,李治這是在擔心薛紹任東宮舍人之後,行為會有些不受約束。

    當年太子李承乾,就是被城陽公主的夫婿杜荷等人教唆,最後才起心造反。

    也就是在那個時候城陽公主被判和杜荷和離,之後才嫁於薛瓘,有了薛紹三兄弟。

    教導太子,教導公主,李絢知道,自己如今又攤上了教導駙馬之事。

    略微沉吟,李絢開口道:“陛下,薛相如今檢校太子左庶子,很多時候不在東宮,不如由薛紹任東宮左春坊司直郎,在薛相手下任職,讓其專司負責中書省和東宮消息往來傳遞,如此,成色如何,不久可見分曉。”

    太子左春坊之首,便是太子左庶子,其下為太子左中允,太子左讚賞大夫,太子司直郎等。

    李治稍微一琢磨,就能聞得出李絢在這麵的多重算計。

    他真正看重的,是這消息的往來傳遞。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人在初唐:我的提示詞條老不正經》,方便以後閱讀人在初唐:我的提示詞條老不正經第一千二百七十三章 朕腿有點疼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人在初唐:我的提示詞條老不正經第一千二百七十三章 朕腿有點疼並對人在初唐:我的提示詞條老不正經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